• 会员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为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本书将了凡四训四篇分为若干章节编写,每一章另外提炼标题,如第一篇立命之学,其章节为:第一章解题,第二章孔先生算命……除了解题这一章外,其他每一章都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名言哲语五个部分。本书的通俗性表现在注释、译文,一般读者读完这两部分就弄懂了原文的含义,注
    国学普及读物5.8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汉书》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帝皇四年。
    古籍整理90.3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富含意蕴、理论和气象的著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国学经典丛书中庸全集》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
    古籍整理32.6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其墨家学说在当时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并且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集部13.5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一部研究汉字的经典作,对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来说,是不必可少的重要资料。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性格淳朴诚信,博览群书。从古至今,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们既推崇这部经典,也敬重许慎的为人,均尊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国学普及读物20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古籍整理198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
    国学普及读物19.7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
    子部8.6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
    国学普及读物33.6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家藏御书房”系列图书,堪称最透彻、最实用、最好读的国学典藏,是首部融汇古今名家批注、传承千年文化精华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基督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封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
    国学普及读物33.6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
    古籍整理2.5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辑先秦时期300余首诗歌。透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早期的社会状况和先民的生活状态。《诗经译注》是国学名家周振甫先生精心打造的力作。其注释简洁精当,对生僻字词有注音;译文通俗易懂,同时兼顾诗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此次推出的是该书精装本。
    古籍整理20.6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
    史类21.1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给儿子及后世的训示,是一本有关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书籍。作者在考科举之前由相命之人孔先生推测其未来功名,结果都一一应验,因此他认为命运不可改变,且他将于53岁寿终,且无子嗣。然而之后于1569年遇见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运可以通过积极为善、助人而改变,于是他开始发愿做善事,不仅活到了74岁,还有了两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的作者其以亲身经历,
    国学普及读物1.2万字
    6.9万人气
  • 会员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集部18.3万字
    6.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由国学网创办者、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尹小林携汤一介、冯其庸、庞朴、陈来、白化文、李零、孙家洲、王立群、佐藤利行、方铭、邓小军等百位专家学者、教授历经二十余年编纂、点校、排版制作而成,涵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的全本合辑,记载了从黄帝到
    古籍整理3304万字
    6.9万人气
  • 会员
    《孝经》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国学普及读物17.7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古籍整理121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古籍整理328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葛洪所撰《神仙传》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经典《抱朴子?内篇》的案例辅教之作,以具体人物事迹阐释他的“神仙实有”“仙学可致”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想象丰富,记叙生动,体现了魏晋时期的神仙观念及魏晋文士风气。其中不少人物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一些成语和文化典故,如“沧海桑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杏林”“橘井”等,大众耳熟能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籍整理26.6万字
    6.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