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更新时间:2015-06-15 09:31:25 最新章节:第65章 责任胜于能力(23)
书籍简介
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从你在为谁工作、不找借口找方法、责任胜于能力三部分展开论述,全面诠释“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一重要的工作理念。寻找方法是对工作的负责,对职位的坚守。
品牌:金石海纳
上架时间:2015-01-01 00:00:00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金石海纳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现代社会,早就不是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一个人单枪匹马成就伟业的说法可能已不现实,而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盟友的协助,需要他人的力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如何掌控这阵风,以人之力成己之事,是我们急需思考的。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忙碌碌。现在的职场生活,就好像是在快镜头里面走着,但是你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每天从早忙到晚,事情好像都做了,但做成的又有几件?如此拼命,结果励志4.3万字
- 会员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总结的情况:工作总结、项目总结、年终总结,很多人因此而犯难。其实,总结是个技术活,总结有套路,萃取有框架,掌握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了。本书提到的应用萃取技术的方法、工具,可以助你快速萃取经验。无论是自己直接拥有的,还是间接看到的,都可以通过这种萃取技术萃取出对自己有用的经验。个人经验萃取强调快学快用快总结,简单方便实用,每个人都是经验励志10.1万字
- 会员本书是对忙碌文化的抗争,以及应对高负荷日常的解毒剂。大多数图书都告诉你要更努力地工作,更早地起床,更多地沉浸于努力的状态,而本书则提供了一种方法,帮助你在忧虑更少、更愉悦的情况下收获更多。在这本实用又振奋人心的指南中,剑桥大学学霸、效率专家阿里·阿布达尔指出,实现目标不在于你有多努力,而是取决于你如何享受达成目标的过程。如果你能让工作变得有趣,效率自然会提高。书中,作者介绍了提高效率的3个隐藏的“励志11.4万字
- 会员如果你是一部手机,精力就是你的电池。在这个忙碌又焦躁的时代,大多人都过着电量不足的生活,疲惫、焦虑、压力……每天疲于奔命,试图用最后一格电量完成最耗电的任务。精力水平决定你的生命质量。电量不足,何谈幸福人生。本书讲述如何科学管理体能、情绪、专注力、目标与热爱这影响精力的四大因素,助你增加电池容量,保证电量充足。本书还着重介绍了精力管理的核心策略,包括如何布局、如何做减法,以及如何通过习惯和模板,以励志11.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采用理论知识与实施方案相结合的方式,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答。全书共包括10章,主要内容涉及新手创业起步阶段、合伙创业的股权设计和分配、新公司注册与成立、公司人事与行政管理、新客户的开发和维护、财务与税务管理、公司的推广与营销、公司缺资金要怎么解决及公司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其他细节问题,最后还介绍了创业风险的防范与必知的法律法规等内容。激励11.7万字
- 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难题,大家会手足无措,甚至想要逃避,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是不少职场人士相同的烦恼。对职场人士来说,“如何高效解决工作难题”是日常工作中任何时候都少不了的重要技能。《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中认为只要培养“整理”、“分解”、“比较”的能力,就能高效解决职场上遇到的工作难题。整理就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分解就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信息放在一起比较”。作者森激励3.9万字
- 会员本书秉持立德树人基本理念,聚焦工匠精神,共五个专题,分别从溯源与发展、新时代意义、具体内涵、如何实践、如何发展这五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有利于学习者按序、按需学习并掌握。本教材正文体例多样,从优秀事迹分享到互动讨论、分析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深刻理解、内化;知识点模块化,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安排学习节奏;配套资源丰富,有利于开阔眼界,多方位地探索知识点。此外,本书逻辑缜密、语言流畅,既适合用作各激励11.7万字
- 会员你知道为什么3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有些人却要30天?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画出来?为什么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如何告别重复式的假装学习?……本书精选了能够实现个人成长、提高个人思考能力的40种思维模型以及学习方法,包括黄金圈法则、成长型思维,费曼学习法,番茄钟工作法等,将这些经典的论述和思维模型转化成简单有趣的视觉笔记,形成深刻的记忆点,让读者可以马上理解和记住,以便更好的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个人成长激励5.6万字
- 会员《习惯的力量》中,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探讨了个人的习惯、成功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群体的习惯,作者都希格认为,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激励3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