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骨架:好提纲成就好故事在线阅读
会员

小说的骨架:好提纲成就好故事

(美)凯蒂·维兰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7.3万字

更新时间:2018-11-08 19:10:26 最新章节:出版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小说创作是思想一次孤独的长途旅行,不写提纲的旅者,容易迷失方向。写提纲有助于你更优质、更高产地开始并顺利完成你的小说创作。本书破除你对提纲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逐点指出写提纲的趣味、好处和技巧,让你的小说框架、层次和节奏都能得到方向性的保障。作者手把手地传授小说提纲写作的布局和技巧,从人物、背景、结构、冲突到主题,每章以一个具体的话题开始,建立起清晰的方法描述和任务目标,同时辅以大量创作案例;每章以对一位作家的独家采访结束,分享他们创作小说提纲的独家秘诀。此外,作者还引入了高效写作软件、连点成画、九型人格等工具,每一条建议都极具操作性,经得起创作实践的检验。
品牌:后浪出版
译者:邢玮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后浪出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凯蒂·维兰德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
    诺布旺丹主编文学32.9万字
  • 会员
    本书初步对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进行了一次综合检阅,探讨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生发机制、群体概貌、美学价值,尤其是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对华文微型小说进行了初步的把脉定位,视野宏阔,放眼全球,有利于促进微型小说文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华文微型小说在世界范围内“使得华人恢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并使微型小说不但成为推动整个华文文学的一股力量,而且成为超越国境实现中华文化向心力的
    龙钢华主编文学51.3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
    季水河等文学29.2万字
  • 会员
    一般叙述学的叙述定义、基本概念框架与理论建构,需突破经典叙述学的“语言、尤其文字中心主义”的视野局限,其“文字中心主义”可追溯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戏剧(模仿)与叙述的区分。其实,无论小说还是戏剧,都属于故事。古希腊早期文化中的故事观念无媒介限制,且与叙述近乎同义,人类的早期故事形态,也多以口述、仪式表演等形式展开,其原生口语文化形态下的演述模式也在后来的文字叙述中留下踪迹。叙述早已积淀为一种经验
    伏飞雄文学18.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谢廷秋文学20万字
  • 会员
    “革命”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进程,对新诗的产生、传播和接受影响极大。“革命”既是新诗研究的参照物也是研究的对象,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多处于传统革命观念的笼罩之下而缺乏超越性,缺少关于新诗革命话语复杂性、丰富性的研究。“革命”之于新诗的意义,一是作为新诗外部处境的革命,二是作为新诗写作核心语汇、表达现代汉诗之普遍性追求的革命,三是作为新诗特征后果的革命。革命话语包括以革命为核心词的一套相关语汇
    魏天真 魏天无文学22.9万字
  • 会员
    本书选择1979年至2019年间,陕西新时期文学的四个话题,即“笔耕文学组”的活动始末、“陕军东征”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意义,“博士直谏”的起因及其曲折、陕西民间文学社团与刊物的兴起,通过采访作家陈忠实、贾平凹、京夫、高建群、冯积岐、红柯、吴克敬及评论家刘建军、畅广元、费秉勋、肖云儒、李星、李国平、邢小利等,试图从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口述、档案资料印证与研究者客观审视的三维视角构建一种新型文学史的描述样
    邰科祥文学1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将教学和学习中常见的文学术语进行整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了连篇累牍的枯燥同时满足了文学爱好者的基本需求。该书得到了西北民族大学的大力支持,并得到犹他州立大学的吉姆·罗杰斯(JimRogers)教授的鼎力相助。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关桂云文学8.3万字
  • 会员
    本书所关涉的研究内容纷繁复杂、丰富广博,既有历时层面的分段研究,也有共时层面的互动分析;既有对文人群体的生态分布、人格心态的关注,也有对文人群体的创作思想、审美主张的把握;既着眼于宗教对巴蜀文人群体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注意到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对巴蜀文学生态的影响。五代巴蜀文学,不仅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荆南文坛和南唐文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更对宋初文坛的生成聚合与构造重组贡献良多。
    孙振涛文学20.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本书作者将当时的文学分为二类:一为古文学,以王闿运、章太炎、刘师培、陈衍、王国维、吴梅村等为代表;一为新文学,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张士钊、胡适为代表。断代文学史以这一时期文学作为内容的,本书是的一部名著。作者对于这些代表人物的时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层次的挖掘。此书《编首》叙述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下接现代文学,这正是为了通古今
    钱基博文学理论30.9万字
  • 会员
    《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
    胡适文学理论15.4万字
  • 会员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最大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元白诗”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元白诗”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
    陈寅恪文学理论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