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
更新时间:2019-12-20 16:45:42 最新章节:民族文化认同与经典的再发明
书籍简介
《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内容简介:“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不同文化群体共同关注的话题,它经常和性别、种族、民族主义、全球化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由于不同学科的介入和推动,文化身份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理论话语,给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思想资源。《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的作者是来自欧洲,北美,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书中所呈现的跨学科视野将进一步促进和深化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主题:文化身份的多元理论视角;传媒、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文学和文化身份认同。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1-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何成洲
- 会员本书提出一个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新概念和新理论——“表演性”。目前人文研究的一个主导范式是“历史与文化语境式批评”,这一范式在近40年当中渗透到了人文研究的方方面面,在推动了全球人文进步的同时,也渐渐由于方法论的单一和僵化,成为阻碍学术发展的一个因素。近一些年来,国际学界出现了积极的批评声音,提出要强调文学与艺术的能动性和行动力。正是在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上,本书提出了“表演性理论”,为当下反思与建构社会学24.2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来源于贵州领导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历程,新时代贵州精神不仅属于贵州,也属于全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为贵州提出的这十六个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全国人民都需要的。本书对贵州文化自信建设的实现途径和新时代贵州精神植入人心的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新时代贵州精神和文化自信蕴含的丰富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挖掘。文化16.7万字
- 会员《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以比较的视野分析海峡两岸和香港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由此来审视华语电影叙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问题,从而考察身份建构的复杂层次话语系统和权力关系。文化12.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湖北文化资源研究”为主题,既有对荆楚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特质的研究,也有对当代湖北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其中多篇论文立足湖北,总结了长江中游区域乃至全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成就,启迪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有数篇论文探讨了湖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路径;还有论文梳理了荆楚法治文化传统和当代湖北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文化20.8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了英国新左派如何发展出一系列关于“文化”的特殊观念,从而为后世的左翼批评理论寻找到了更为丰富而可信的对象,并提供了不同于欧洲大陆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新左派的文化观念是英国左翼在二战之后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面临的多方压力以及寻求突围的冲动。新左派思想家以历史和经验的丰富性来对抗理论的抽象和还原倾向,提出了“普遍文化”“感觉结构”“文化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理论,丰富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形成了文化22.1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名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野蛮否”,体现了阿多诺对文化与社会的总体思考;第二辑名为“艺术:摇摆于严肃与欢悦之间”,呈现了阿多诺对文学艺术的关键论述;第三辑名为“文化工业:总体效果是反启蒙”,选取了阿多诺谈论大众文化的重要文章。文化41.3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探讨西方的漫威英雄、体育明星等文化现象,从文化社会学的元视角,探寻英雄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内容涉及:对近代英雄主义的反思、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型、英雄化的愿望和去英雄化的趋势等前沿问题。文化17.4万字
- 会员《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汇集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5年卷围绕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文化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