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第二辑)
更新时间:2019-11-01 14:03:02 最新章节:The Confusion of Hu(乎)and Hu(呼)in Shuowen Jiezi Zhuanyun Pu
书籍简介
以往,对出土文献,多是从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角度加以研究,较少从语言学的角度去探究。研究杜代汉语的学者,很少涉及出土文献,往往只利用传世文献去研究古代词汇、语法、音韵等。由于传世文献的局限性,其研究成果也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本书作者从新近一大批出土文献着手,利用出土文献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显著,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品牌:Jndx_@2024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Jndx_@2024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玉金
- 会员本书基于当代描写语法学、三个平面语法学、汉语配价语法等语法理论,采用语义与形式、静态与动态、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动词进行了断代研究。无论从语法理论、分析方法上,还是从材料选取、描写分类、论证解释上,本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价值,在古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基于配价理论对动词描写分类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上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不仅对动词演化规律的历时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较高语言文字39.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清代地方档案作为一种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四川巴县档案、南部档案,山东孔府档案,台湾淡新档案,甘肃循化厅档案在内的一大批清代地方档案名扬海内外,为学界、档案界、文物界所瞩目。但长期以来,各方对其藏地、案卷数量、时间起止、内容特色等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往往各执一词。本书聚力当下关注度较高的数部档案,就其保存、整理与研究状况作一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前沿、凝聚社科30.1万字
- 会员少数民族经济古籍文献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经济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其中不乏成功和先进的经验,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需要从中继承精华,汲取教训。现存少数民族经济古籍文献分布相当广泛(经、史、子、集四部以及丛书、各类考古文献、档案文献之中),数量极其庞大,内容十分丰富。但目前少数民族经济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与其他专科文献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系统整理和开发民族经济古籍文献这一宝库,不但是民族经济学、古典文社科22.2万字
- 会员中国西南地区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且珍贵的历史档案遗产,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有效、长久地利用,必须对这些历史档案自觉有效地进行保护。本书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鲜明特色,从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载体出发,分别揭示了石质、金属质、陶质、木质、骨质等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支撑材料的特性及其损毁规律,并继而探社科20.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专题研究和教改实践两篇,涉及国际情况调研、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素养培育、难点热点、中大实践等主题,对国内外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做了专题研究,并具体总结了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改革实践,力求为该专业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社科26.2万字
- 会员《用户画像与博物馆用户体验》一书探讨了博物馆从“以展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年轻人作为主要受众的参观体验与内在动机。本书通过服务设计方法,结合Bartle玩家人格分类法和参观流程模型,采用快速民族志研究设计,从126名候选人中识别出社交者、探索者、成就者和攻击者四种理想用户画像。通过参观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数据收集,运用观察(服务旅行和影子跟踪)、访谈(情境访谈)及体验卡片等社科13万字
- 会员2018年10月15—16日,“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研究: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结集成本书,希望借此在历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历史资料整理和档案文献修复方面扩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东亚历史研究。社科4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