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职业形象与职场礼仪
更新时间:2020-01-10 12:35:5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教材从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及职业人士如何设计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需要设置内容,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主线,以职场礼仪为宗旨,系统地介绍了职业形象概论、职业礼仪塑形象、职场形象的自我管理与提升三大篇内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职业形象与职场礼仪的相关知识和运用技巧,可帮助毕业生走入职场展示得体的职业形象和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个人魅力,协调人际关系,修养和形象的养成,有效地掌握职场基本礼仪、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够轻松自如的运用。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及独立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各类专业学生的用书,职业素质或职业拓展课程用书,也可作为人文素质通识课程教材,还可供企业员工及社会各行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形象的提升培训提供使用和参考。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美学是个古老的概念,美学又是个形而上的学科。本书没有艰深生涩、佶屈聱牙的学术语言,而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热点话题中摘取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试图从美学的角度为年轻读者答疑解惑。本书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今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在分崩离析的知识体系中发现智慧的灵光,从看似专业化的分解中探寻超越其上的灵性、精神,为人类尊严奠立基座。美学智慧,能否担当这一使命?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骆冬青《美学智慧》课哲学19万字
- 会员本卷收入了作者的两部学术专著:《禅与唐宋诗学》及《神思:艺术的精灵》。前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后者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都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独创性的学术观点。《禅与唐宋诗学》对唐宋时期盛行的佛教宗派禅宗的理论要义作了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并对禅学观念深层地影响唐宋诗歌风貌的因素作了独到的剖析。《神思》一书则是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作为重点,将神思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哲学31.3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我国当代各艺术门类领域中的作品、现象,通过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的含义、现代性转化、与西方诸美学思想的比较等方面获得理论依据,聚焦当代具体艺术案例、热点现象进行分析论证,突出中华美学精神对当代文艺事业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同时兼顾理论性与传播性。哲学23.5万字
- 会员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辽金元诗学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多有个案研究,如关于王庭筠、赵秉文、李纯甫、戴表元等;也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关于辽金元诗的整体特征、民族文化内涵、发展演进轨迹的探求。对于辽金元诗学,作者以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其参照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确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其中还有关于辽金元文学批评的相关论述。本卷还有画论研究的专题论文12篇,是从美学角度来探讨画论中的一些命题。另有多哲学42万字
- 会员明代中晚期是整个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变期。作为明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晚期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生的变化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变化密切相关。明代中晚期特殊的“两京格局”、集权统治及其后期逐渐失去控制是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展流变的重要原因。经济上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为休闲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心学”及其后学的发展,推动异端思潮的兴起,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提出挑战。明代中哲学18.6万字
- 会员本卷收入作者关于审美文化、文艺美学、传媒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论文50余篇,从中可以见出作者对当代的审美文化的建构性理念,对于传媒艺术的功能解析,对于视觉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对于艺术媒介、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学理论的基本范畴,都有颇具深度的认识和理解,且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作者还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作为文艺美学的重要资源,使古代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哲学49.5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文化想象的主线重启对战时美学的研究,力图突破新启蒙主义的思想框架,正视战争状态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发展及其经由美学再造传统之努力。通过对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三个代表性个案的分析,不仅旨在勾勒战时美学的文化想象在三人论著中的具体开展,更力图呈现其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所遭遇的难度与困境。哲学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