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更新时间:2020-01-03 17:59:33 最新章节:后记与致谢
书籍简介
本书从对于舒茨的研究开始。作为西方社会理论领域中的一名重要人物,舒茨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其流亡者和哲学家的双重背景。而这种独特的生命经历,也使得舒茨有了对于普通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自我认同和意义问题的切身细腻的把握。舒茨将这一工作与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反思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于现代人与社会科学的独特反思。对于舒茨这方面工作的讨论,将成为本书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过,本书希望不仅仅将研究置于舒茨工作的基础上,而是希望能够进一步考察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核心议题。□□这一流派在其新近讨论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走向,是重返对于经典的理解。在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奥尼尔。奥尼尔以社会理论重新解读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学本身置于西方文明史的传统之中。这也是本书在上述两重纬度之外,从奥尼尔的工作中所提炼出的,每个现代意义上的普通人,在其日常生活之中的第三重生存状态的纬度,是忏悔者。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18-12-06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飞宇
- 会员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全新研究。20世纪,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英文“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作品全集”的翻译出版有着直接关系。本书从弗洛伊德作品的英译本与德文原著之间细微的文本差异入手,颇具理论想象力地展现了精神分析在从德国向世界范围(特别是美国)的传播中,如何从一项依据人类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兼具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实践,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理论研究18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选择从家族研究的视角进入,将金代文学家族的命运和成就放在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族文化融合与文化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加以考察,阐明了由北方游牧文化与儒家农耕文化间彼此交流与互动所引发的家族文学地位的转变,汉人家族文学观念和文学风格的转变,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学世家为金代文学的整体格局的形成和文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文学22.9万字
- 会员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从法国学派开始就注重文学文本之间的事实联系,其研究“路线图”和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范式有内在的一致性。本书分为:文本、传播、对话三部分。“文本”围绕文本概念的起源、内涵、发展和流变展开,认为比较文学批评要立足于文本研究;“传播”分析了西方的一些概念、思潮、文学文本在中国的译介、流传;“对话”认为中西方文学最终要在互为主体的基础上展开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才能互相取长补短而得以发展。文学21.5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试图从合法性危机与合法性建构的角度思考文学理论问题,并通过文学批评实践具体地触及理论问题。理论思考主要基于三个维度,反思社会理论视野下的文艺领域的规范性基础与合法性问题,探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法性危机,阐发文艺符号学的合法性命题。文学批评实践涉及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现代性与文学形式,后现代欲望与审美问题。文学18.5万字
- 会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来华传教士曾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影响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本书从文学角度对近现代来华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意义给予史料梳理和学理分析。具体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近现代来华天主教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研究;二是近现代来华新教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研究;三是就明兴礼、赛珍珠及包贵思等三位来华传教士进行个案研究。虽然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学的译介研究难免带上宗教色彩,但作为中西文化的文学18万字
- 会员清代诗歌、诗学之盛及其风气的转变与幕府甚为相关,清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乃至繁盛也与幕府的作用密不可分。本书以清代乾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幕府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地论述了乾嘉幕府对诗学演进以及文人生存状态的影响。将乾嘉“幕府”与“诗歌”的状况全景展示于笔下,既描绘出四个幕府中文人群体的“群贤图”,又呈现了诗学演进的“众生态”。文学18.1万字
- 会员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和《洪堡的礼物》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及其在形式层面的展现手法,表明贝娄在创作时受到了传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但由于历史语境的差异性,贝娄对传统超验主义思想进行了扬弃。本书依据文学社会学理论,以访谈、贝娄的评论性文章、传记等为佐证,集中探讨贯穿贝娄小说的主导主题——精神追求和道德旨归,探究贝娄小说的主题和叙事形文学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