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更新时间:2021-10-20 19:51:44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共12章。上篇:对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对“西方中心主义”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实践批判”是“理论批判”的基础和目的,“理论批判”是“实践批判”的导向和指南;“理论批判”理念只有体现在“实践批判”中,它才是真正确定的或明确的;“实践批判”理念只有获得了“理论批判”的支持,它才能形成强大的逻辑力量,对现实的人和社会的解放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基于“实践批判”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这种辩证关系,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逻辑,开辟了对“西方中心主义”科学批判的路径。中篇和下篇:鉴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逻辑的忽略,以及这种逻辑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有创造性的发展,提出和系统论证了当代历史唯物主义对“西方中心主义”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基本环节,从而为构建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逻辑的当代形态,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思路。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2-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这本集子中所收录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中国诸多不同地点的考察,但为了这部为中国读者量身定制的文集,这些文章都作了很大程度的修订。作为激进启蒙之主要承担者“批判”是贯穿这些文章的主线。这意味着,这本文集所考察的美学、文学研究和哲学中的不同领域,都依赖于我们对“批判”一词所赋予的意义这个固有问题。这里,批判性思考意味着发展那些关涉历史叙事与变化之间关系的论争,这相应地就要求一种在其当代联结(conj哲学9.3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在汉代定型的,而汉代的政治文化又可说是由“为儒者宗”的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初步建立起来的,汉代公羊家在其中起了奠基作用。汉代公羊家本着对春秋“实史”与《春秋》“文史”的沉思,在承继先秦子学与经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原道、托王、宗经为表征的独特哲学思维方式。在此思维运作下,汉代公羊家立足“大一统”、“察名号”、“行权道”、“说灾异”等内容对政治秩序、政治伦理、政治权衡、政治敬畏展开哲学20.1万字
- 会员民族本是人文社会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主题,不同学科的民族研究有必要相互参照。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视,近年来兴起了一波多学科及跨学科的民族理论研究,哲学学科也积极参与,本文集即荟集了一批哲学学者有关民族与中华民族研究的论文,涉及文明论及其比较、现代性、民族性与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及其认同建构等多个论域,应有望拓展和深化民族理论研究。哲学39.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哲学14.4万字
- 会员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