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在蒋介石手下的特种部队在线阅读
会员

葬送在蒋介石手下的特种部队

郑丹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23.6万字

更新时间:2021-12-30 15:48:07 最新章节:第13章 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国民党几百万的军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享有“国军的鸣镝之师”、“国军的霹雳战神”等称号。这是一个神勇的群体,他们装备精良、训练严格、作战勇敢,刀锋一出,势同摧枯拉朽。这是一个神秘的群体,他们从招募、训练到行动、撤退,形同鬼魅,对于外界来说都永远是一个谜。这是一个冷血的群体,无论是面对战场的敌人、汉奸,还是面对民族英雄、爱国人士,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亮起利刃。在战场,无论是直接参加战斗、实施突袭、围剿等行动,还是辅助主力作战、实施营救、包抄、运输等行动,抑或是深入敌后进行的侦察、暗杀等行动,他们总是反应敏捷、技能超群、战术诡异,常常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国民党军队克敌制胜的一把“魔剑”。这个群体就是国民党的特种部队,它曾经令国内军阀伤亡惨重、闻风丧胆;曾经令日寇深受重创,产生畏惧;也曾经给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带来一定的破坏,并引起重视。当然,特种部队能够取得如此辉煌,不是因为他们是超人,不是因为他们是野蛮人,更不是因为嗜血的神经质,而是因为他们是国民党用大量黄金和外汇堆积起来的部队,他们是从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部队,他们是用德国、美国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他们是纳粹、美军教官严格训练出来的部队。可以说,国民党的特种部队从招募、装备、训练都被寄予了厚望,都获得了巨大的支持,他们注定要成为国民党军队中的“天之骄子”。然而,特种部队毕竟不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他们对整个战局会产生促进与影响,却不能改变整个战局。在蒋介石的独裁政策不得人心的情况下,在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击之下,这支娇艳的战争之花也开始变得暗淡,并最终被击败、被打散,或者仓惶逃到了孤岛台湾。
品牌:天下书盟
上架时间:2013-03-01 00:00:00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天下书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剖析犯罪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无意对那些罪犯做再一次的道德审判,而是要将个案展列开来,一一呈现到读者面前,使读者在享受阅读之余,顺便自己做出评价。该书将为读者提供世界上诸多悬而未决的惊世诡案,图文结合,让读者过目不忘。
    蔡子金编著文学43字
  • 会员
    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这两个体现国共合作的政府文化机构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它们的组织建构、文化活动和文艺政策,通过第三厅、文工会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及其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种种影响,来重新观照生存于战争和政治的纠缠之中的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和生存机制。第三厅和文工会是观照国统区抗战文艺的一条重要线索,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中革命功利主义的一脉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和壮大。《野玫瑰》和《屈原》的两军对
    李扬文学17.7万字
  • 会员
    在太平洋深处的血色甲板上,幸存者讲述着残酷的生存法则;在巴丹吉林的死亡沙海中,两个年轻人用生命丈量人性的刻度;在深圳霓虹照不到的角落,“三和大神“在欲望泥潭里沉浮挣扎……杜强以手术刀般精准而又冷静的笔触书写人性纪实:这里有被烈日蒸干的理想主义,有在物欲中溺亡的尊严碎片,也有在绝境时刻的道德崩坏。这不是虚构的寓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生存启示录——当命运将你推至悬崖边缘,你会在坠落前抓住哪根人性的绳索?
    杜强文学9.8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多起案件,通过对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案件的详细叙述,展现了腐败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本书对破获这些案件的全过程实属独家披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读性。
    海剑文学15.4万字
  • 《永不褪色的人生》是一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退役军人参与地方建设风采的纪实文学。全书由28篇文章组成,以细腻、纪实的笔触描写了身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乡村的退役军人如何深入一线,以忠诚、勇敢、坚韧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事迹。
    《永不褪色的人生》编委会编著文学8.8万字
  • 1979年出生的莱亚·乌皮在阿尔巴尼亚长大,一个拥有独特历史又鲜为外人知的东欧国家。那些年,那里的人们怀揣着乌托邦理想,外人几乎无法访问,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几乎无法离开。它是一个物质匮乏、买东西需要排队的地方,一个充满秘密和不可说的地方。对莱亚而言,那里是家,邻里之间互助,长辈期待孩子们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那里有她的共同体和希望。在1990年12月,在柏林墙倒塌后的一年,一切都变了。几乎在一夜之间
    (英)莱亚·乌皮文学15.2万字
  • 会员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自传,叙述的时间跨度从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奥利弗·萨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临床医学作家之一”,而在这本传记中,我们看到,纵然光环环绕,荣誉加身,生活仍有其具体琐碎的痛苦和不易。《错把妻子当帽子》中24个脑部神经受伤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要一把抓过往头上戴;有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却能与动物自如对话;还有
    奥利弗·萨克斯文学54万字
  • 会员
    时代在变,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传统的婚恋家庭观念无疑也在变。许多现象在逐渐宽容的社会舆论下,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而导致的刑事案件有增无减。本书叙述了十多个奇特的案例,给人们以更多警示。
    海剑文学9.5万字
  • 她是作家、“美国当代雨果”,也是一个帮助阿尔茨海默病丈夫寻求安乐死的女人。从阿尔茨海默病到安乐死,从失忆失智失能的生活到体面的离去,一个人要跨越多少医疗、法律和伦理的难关,一个家庭要经历多少次抉择、哭泣和告别?以凝练之笔,埃米·布卢姆记录这段鲜有人走过的路途,讲述她如何竭尽全力为丈夫寻找无痛、合法、有尊严的生命终结方式,并最终在瑞士实现他的愿望。书写爱与失去,也书写生死沉思,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回忆
    (美)埃米·布卢姆文学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本书是一部融合人文关怀与医学观察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全科医生的身份深入精神科临床一线见习,通过14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病例,勾勒出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的生存图景。作者以克制而温煦的笔触,在科普精神疾病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叩击着关于自我认知、社会偏见与救赎可能性的深层命题,最终展现出在精神困境的裂隙中,人性如何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生命力。当病症背后的故事层层展开,那些暗处挣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