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黎明的炮声:从诺曼底登陆到第三帝国覆灭1944—1945
更新时间:2022-03-18 18:06:49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这是20世纪无与伦比的史诗。本书通过再现1944—1945年西欧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和戏剧化的故事,还原盟军以巨大代价占领欧洲、摧毁第三帝国的惊险历程。盟军以诺曼底登陆拉开了西欧战场决战的帷幕,继而攻下命运多舛的法国城市瑟堡和巴黎,将枪口指向德国的工业命脉鲁尔区。自此西线的战事已蔓延至德国本土。在接下来的市场花园行动、许特根森林之战和惊心动魄的突出部战役中,盟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已经扫清道路,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纳粹德国的心脏——柏林。同时,一场血雨腥风的报复行动也即将展开。作为一名成功的记者与杰出的史家,阿特金森用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优美的文字,生动描绘了历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并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展现这段历史:傲慢自负的高级军官与政客,战壕中瑟瑟发抖的士兵,在掠夺、烧杀和强暴中呜咽的柏林平民……阿特金森以悲天悯人的笔触书写了那些沉重的苦难和带着血水与污点的荣誉。
品牌:中资海派
译者:小小冰人 王祖宁等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资海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一.二八”事变期间,日军对上海及周边的杭州、苏州等地也多次进行了空袭,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对中国文化设施的破坏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共愤,“防空”由此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我军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战大捷,防空部队在南京防空战中有效地阻击了日军侵略步伐,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在抗战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种和盟国空军奋勇抗敌,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军事20.8万字
- 会员在海防受到剧烈挑战时,一个国家如何应对以保卫其政治经济核心区?本书从倭乱对明代国家海防的挑战出发,叙述明政府面对袭击时具体的防御应对和调整。全书研究由军、兵两个方面构成的“军政格局”下明代海防所涉职官设置、各层级配合与实际指挥的制度运作过程,揭示明代海防格局、部署以及制度的调整和改变,展现近代早期国家在制度操作层面的探索和一些困境。通过对实际海防形态的叙述和分析,增进对明代国家及其组织运作的认识和军事11.1万字
- 会员在人类文明史中,每一个民族的战争史都是其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不断的征战中,集精神、智慧、技术、财富于一体的武备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个阶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最为突出的标记,它们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本书作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通过对古籍史料的研读,并结合相关的绘画、雕塑,以及历代出土的甲胄实物和诸多收藏家的藏品进行反复考证,归纳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军事34.5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试论雅典帝国内隐的政治冲突。伯罗奔尼撒战争是雅典通向帝国的直接途径,也是其他希腊城邦捍卫自身独立的最后手段。战争暴露民主制之短:不利于做战事决策。雅典面临两难:或动摇城邦之本,牺牲民主制乃至其引致的个体性,成就正式的希腊帝国;或维系民主制,有碍战争取胜,帝国夭折。军事2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明代广东地区的海疆防御格局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集中体现在海防军事指挥体系的时空变动中。本书在对广东海陆分布格局、海岸地貌类型和明代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等海防地理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明代广东沿海倭寇、海盗入侵的时空分布特征,沿海卫所、水寨与海防的空间部署,以及澳门开埠对广东海防形势的影响。进而从明代两广总督、镇守广东总兵、副总兵、参将等明代广东地区军事指挥体系的高层建制入手,通过细绎文军事史15.1万字
- 会员“一.二八”事变期间,日军对上海及周边的杭州、苏州等地也多次进行了空袭,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对中国文化设施的破坏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共愤,“防空”由此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我军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战大捷,防空部队在南京防空战中有效地阻击了日军侵略步伐,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在抗战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种和盟国空军奋勇抗敌,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军事史2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