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六辑)
更新时间:2024-04-26 16:01:58 最新章节:稿約
书籍简介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六辑)》作为“中国中古的钞本与知识史专号”,由童岭教授主编。就如下内容收录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海外佚存的中古经、史、子、集四部汉籍研究;2.海外所藏突厥、回鹘、粟特等史料文献研究;3.隋唐时代西域及丝绸之路佚籍(包含非汉语文献);4.隋唐时代东亚佛教典籍与佛教思想;5.遣唐使等国际文化交流与使节交往研究;6.中古时代东亚世界的天命观、王权观等知识史研究;7.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以域外旧钞本、石刻等为中心)。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童岭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自拥有不同的语言、价值、思维方式和社会关怀。科技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大多数知识分子囿于一隅,往往导致他们对现实的曲解,对过去的误解以及对未来的无解。造成两种文化严重分裂与冲突的原因很多。科技知识分子需要克服科学主义以及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人文知识分子则需要克服孤芳自赏与固步自封。在后现代社会与后科学时期,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27.2万字
- 会员本书以江南望族义兴蒋氏为研究对象,在纵向上对蒋氏家族在历代的发展进行梳理,以展现蒋氏在文学创作、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在横向上,则把蒋氏家族置于整个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着重分析科举、婚姻、党争、交游等与家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对蒋氏家族长盛不衰的深刻原因以及在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探本溯源。文化27.6万字
- 会员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21篇论文,代表了作者在国际谚语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这些文章从建设谚语学理论、探讨社会实践中的谚语与认同、解析美国的谚语与政治生活、挖掘谚语与日常生活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在半个世纪里的探索与成果。在理论上,作者基于欧美的宏大文化史,从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究谚语的起源、传播与意义,充实了谚语学的理论与方法框架,对构建任何一种语言内的谚语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和研究模式。文化30.7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深入湘黔桂界邻侗苗等族群聚居的田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角,综合考察了飞山公杨再思从“杨氏祖先”演变为“土著”神明,并跨越地域、族群等界限成为一位重要的区域性神明的历史过程及当下民众多元化的信仰实践。自宋至清历代中央王朝都曾致力推行的神明“标准化”“正统化”,只是该区域社会中信仰演变的一种可能趋向,而不同时期特定区域社会空间中,人们基于客观条件与主观需要展开的飞山公信仰实践,则再现了这一信文化21.4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连续|生学术辑刊。本辑共分五大板块:”区域文化与文学理论“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巴渝文化与文学研究“”纪念温恕专辑”,收文29篇,是目前此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最新结集,其作者包括朱寿桐、周晓风、韩鲁华等国内知名学者。论者认为,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在理论文化28.7万字
- 会员丝绸之路是一条交通贸易之路,与中国关系密切,也与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相关,丝路贸易的兴盛是各国共同经营的结果。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地理和政治环境并不甚佳,但从来也没有完全断绝。《丝绸之路研究》是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主题的首部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国学院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合办。本刊以沟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丝绸之路为支点,秉承“一带一路”倡议,文化21.5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既立足于空间以探究其文学文化书写,也立足于文学文化思考其空间表达,这是传统而又历久弥新的研究。本辑设置“南方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抗战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现代中国文艺”等特色栏目,栏目所载文章或宏观扫描或微观论述,新见迭出,显示了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包容性与生命力。“巴渝学人”“书评”承继上一辑,继续展示巴渝学人风范,并将新成果介绍于学界。如文化24.1万字
- 会员《智慧珍宝》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伊本·阿拉比(1165~1240)的代表作,被奉为理论苏非学或理论灵知学最核心的经典文献。本书在参考多种权威注释本、译本及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着力从语言、义理、术语等方面对《智慧珍宝》进行了翻译、注释和解读,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思想和文化。文化3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