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史记》篇章连接标记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2 17:02:4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对《史记》篇章连接标记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从篇章功能的角度,将《史记》篇章连接标记分为“篇章逻辑连接标记”和“篇章功能连接标记”两大类型,注重揭示不同类型的篇章连接标记在篇章信息组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考察了《史记》篇章连接标记产生、发展的情况及规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凌瑜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阐释学为切入点,以现代语文学、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现象学为支点,聚焦历史形象、跨文化形象、心理形象、象征形象四类形象学研究范式。核心论点包括:形象学研究的核心是身份认同涉及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化运动;滥觞于罗曼司语文学、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现象学三大源头;不断突破并重构文学边界、学科疆界,跨越地理和文化藩篱;旨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西方阐释学传统;形象学征兆的诗学革命深刻地嵌入了文学和思想现代性的文学20万字
- 会员本书在现代空间理论视阈之下全面考察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的文学作品,以空间的不同层次: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和精神信仰空间为经,以英雄史诗、抒情诗歌、圣徒传记、智慧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本为纬,探讨了重点文本所阐发的空间概念及地景特征。研究聚焦不同人物群体与居住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了盎格鲁一撒克逊作家们积极致力于将空间这一抽象而广泛的概念转化为能够体验和感知的地点、景观、区域、边界等具体的空间表文学16.1万字
- 会员《楚辞》是承载丰富的中国远古人类文化资源的经典诗歌文本。本书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跨学科视角,以《楚辞》的文化英译为取向,分析其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势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楚辞》各经典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思考译者主体性对《楚辞》英译的影响;探索《楚辞》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表层物质系统、中层技术系统和深层社会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的整体开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质、翻译文学16.8万字
- 会员作为“社会变化和发展机制”的有机部分,甚至“社会历史”本身,18世纪英国小说不仅“说事”,反映当时风起云涌的外部现实,同时也在“做事”,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现实的建构。本书从民族性、道德伦理、现代性、性别气质等多个维度,探讨18世纪英国小说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述行性,发掘小说中作者、读者、社会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理解他们为构建和发展新的英国社会形态而实施的言语行为。文学18.9万字
- 会员延安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独立的文学形态。延安文学现代性也是体现了一定人文关怀和启蒙色彩的,是一种复杂化存在。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动态过程,是在历史发展中予以历史地形成。后期延安文学中的现代性呈现有其自我超越性品格,也坚定了其自身因信仰而来的现代性色彩,这是基于信仰和趋于信仰的文学延安文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对其在还原和反思观照下的重构也应是一种敞开的存在,并在不断探究中凸显其当代性价值。文学26.7万字
- 会员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由本文走向经典的阶段性过程,其起点在本文的经典性,此经典性融涵传统、开创、典范等多层面含义。作品的经典化,是读者不断发现、揭示本文经典性及逐渐确立本文经典地位的过程。曹植融汇其前文学传统而独创,兼备众体,集其大成,而其文学经典化的首要途径是创作型读者的学习。经由两晋、宋齐文人的创作接受,曹作经典系列基本形成,《文选》编入、《诗品》《文心雕龙》的批评使其经典系列显化。与其文的经文学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