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联动:如何告别单体经济
- 刘旸
- 1629字
- 2025-04-06 13:38:57
序
三年前,我的生活完全崩溃了。十年传统行业的工作使我筋疲力尽、找不到突破的方向,大公司内部流程复杂,有一种被螺丝钉化的无力感;放弃当下的安逸,转型互联网又缺乏勇气,重返校园也不是万能的法宝;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是一团糟,然而当时我却不知道,就在这焦虑绝望中,竟伴随着最棒的恩赐。
我发现辞职、重返校园并不能改变现状,思维模式的转变才是关键。
只要努力就能生存,学一项技能就有铁饭碗的想法,已经和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我开始苦苦思索未来的生存模式究竟是什么,发现了一种超越互联网思维的新判断——告别单体经济,部分伟大的企业和商业精英正在运用它们布局未来,我自己也重新收获了工作的激情,于是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和我一样苦恼的你,能从中找到一点共鸣。
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冲击着传统行业,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正在进行。这种变化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身陷其中,同时也彷徨无措。本书主要讨论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为何要告别单体经济?
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个被淘汰的可能就是你。
大公司就像是一个轰隆隆转动的机器,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长此以往只能周而复始地参与其中一个环节。当一批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具备专业化能力的大公司,一夜间轰然倒塌的时候,去一家大公司,找一份铁饭碗渐渐成为一种奢望。
单体经济是什么?
单体经济现象由来已久,只是你没有发现。
单体经济就是单一技术、单一产品与单一市场。当出现蒸汽机车的时候,马车被逐渐取代了;出现蒸汽船后,划桨的行业被取代了。一个行业被取代,就会有另一个行业和岗位被重新创造出来。我们做一颗螺丝钉,依然能够生存,但这是单体经济时代的发展规律,当下已经不适用了。
如何告别单体经济?
我们总结出了跨界联动的八条通用法则。
结合国内外企业的案例,我们帮助单体企业从自身单一的优势业务出发,不断演化发展,并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用户定位、产品多元化、组织设置以及营销等问题。其中内容产业会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得不告别单体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从“专业化生存”向斜杠青年转型。
单体经济时代中,社会根据专业化分工运作,个人只要精通某一个领域就行,因此涌现出了各行各业的专家;而告别单体经济时代,产业边界被打破,跨界创新成为趋势,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是跨界的通才,我们不奢望财富自由,只是渴望工作自由。
第二,从“打工生存”向主动创新转型。
在某种程度上,单体经济时代,做一个螺丝钉的思维,也是打工思维。因为长期以来,企业考量一名员工的重要指标就是执行力,只要能完成流水线上自己所在一环的工作,甚至按时上下班打卡就是一名好员工;而告别单体经济时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已经不能满足,希望员工不要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关心组织整体的发展方向与运作效率,进行跨部门的“协同化反”,甚至还鼓励员工内部创业者。
第三,从“经验生存”向人机共存转型。
单体经济时代,我们在不断挑战人类记忆与寿命的极限,通过经验积累获取生存的资本,因此,工作经历成为择业的优势,论资排辈成为晋升的准绳;而告别单体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在单一领域的优势,使得我们不得不与智能机器“做朋友”,如何找到差异化生产的地方,做跨界联动就是人机共存的出路之一。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白领比蓝领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容易失业。
如果你觉得我的论点站不住脚,那是因为你还停留在自我的世界里,没有勇敢地面对当下时代的变化。
你,也许来自传统产业,正面临互联网转型升级的紧迫感;
你,也许就是大学生,即将迈入职场,对未来充满迷茫;
你,也许就在互联网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着不安全感。
人工智能在单一领域的优势无人能比,是我一直研究下一代商业模式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需要:
告别单体经济,跨界联动,改变螺丝钉式的生存,寻求自我转型。
我想通过本书,邀请你加入“告别单体经济”的行列,成为跨界人才,只为遇见未来更不一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