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珍藏古籍图录
- 金延林编著
- 4字
- 2025-04-03 17:26:49
經部文獻
韓詩外傳
《韓詩外傳》十卷,漢韓嬰撰。線裝四册。版框高18.3釐米,廣28.8釐米。
韓嬰,燕人。漢文帝時以治《詩》爲博士,景帝時出任常山王太傅。韓詩以傳授者姓氏命名,兩漢時與齊詩、魯詩并列學官。《史記·儒林列傳》載韓嬰:『推《詩》之意而爲内、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然其歸一也。』《漢書·藝文志》著録『《韓外傳》六卷』,《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則爲十卷,《隋書·經籍志》載:『《齊詩》魏代已亡;《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唯《毛詩鄭箋》,至今獨立。』故此十卷本《韓詩外傳》當非韓嬰原著,蓋經隋、唐間《韓詩》學者補充修改而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録》載:『其書雜引古事古語,證以詩辭,與經義不相比附。所述多與周秦諸子相出入。班固稱三家之詩「或取春秋,採雜説,咸非其本義」,或指此類歟?』
是書《序》中載『嘉靖十八年歲在己亥孟秋之吉,賜進士奉政大夫浙江提刑按察司僉事』,又有江西按察司僉事錢塘楊祜《序》亦稱『嘉靖十有八年十一月五日』,且稱『歷下薛子汝修嗜古而文,於《韓詩外傳》獨傾心焉,爰刻以傳同好』,書後有薛來《跋》稱『嘉靖己亥秋八月望月泉薛來書於芙蓉泉之秋月亭』,可知此本爲嘉靖十八年(1539)薛來(汝修)芙蓉泉書屋刻本。
是書每半葉八行,行十五字,雙行小字同。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版心中部鐫刻書名卷數及葉碼,下部鐫刻『芙蓉泉書屋』文字。卷内部分書葉有斷版情况。正文每卷卷首題『韓詩外傳卷第幾』,次行題『漢韓嬰撰』。正文每段首行頂格,次行以後低一格刊刻,眉目分明。且於每卷末葉標明書名卷次。其著作體例并非是對《詩經》的解釋或論述,而是先叙述一段故事,然後在『傳曰』之後發表一番議論。薛來跋中介紹刊刻始末:『閲書家塾,得先君子所藏《韓詩外傳》,取而讀之,其事肆,其變備,其義微,當爲漢人之書無疑也。乃以質之鵲湖子,鵲湖子曰:「固遺書也。」因復梓之。』其目的是『使凡讀經者取焉,猶可以翼道也』。
本書《序》葉鈐有『鄧林堂』白文方印、『趙氏元方』朱文方印,『韓嬰小傳』葉鈐有『曾植私印』白文方印、『秀州沈氏』朱文方印、『曾在趙元方家』朱文長方印。卷一首葉鈐有『章之氏』白文方印、『羅大章印』白文方印、『鈁』朱文方印以及『北京市文物管理處藏書』白文長方印等。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號巽齋,别號乙盦,晚號寐叟,晚稱巽齋老人、東軒居士,浙江嘉興人。爲學兼宗漢宋,而尤深于史學掌故。藏書頗富,先後積書達三十萬卷,有宋刊元刊近百種,方志和鄉邦文獻百餘種,康熙、乾隆刻本最富。藏書樓有『海日樓』『全拙庵』『護德瓶齋』等,編有《海日樓藏書目》一册。
趙鈁(1905~1984),字元方。光緒時軍機大臣榮慶之孫,姓鶚卓爾氏,蒙古正黄旗人,世居北京。抗戰前後移居天津,任天津中南銀行副理,新中國成立後遷居北京,任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參事。受業於吴江沈兆奎,通版本目録之學。赵氏素愛古籍,其收藏多宋、金、元、明著名刻本,尤喜收藏明代銅活字印本,主不稱意之贋本即散出,因而藏量雖不甚多,但皆精本。藏書室名『無悔齋』。藏書印有『曾在趙元方家』『趙鈁』『趙鈁珍藏』『人生一樂』『元方審定』『無悔齋藏』『無悔齋校讀記』『一廛十駕』『曾居無悔齋中』『依緑軒印』『趙元方考藏善本書籍』。新中國成立後,赵氏擇其精本,獻給北京圖書館,多是罕傳善本。趙氏所藏除此本《韓詩外傳》外,尚有明野竹齋刻本《韓詩外傳》,今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