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小结

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的工作逐步开展,而国内交通运输建设更是一日千里,两者互相配合,对实现复兴中国的伟大梦想,自然是相得益彰。百多年前,招商局作为中国第一个“走出去”的民族企业,其开展国际航线的宝贵经验,直到今天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招商局在国势倾颓的晚清,面对外商的跌价倾轧及外国政府的无情打压,仍能在短短数年内不断开拓国际航线,其中困难实不足为外人道。然而,直到中法战争酝酿之前,招商局仍能够迎难而上,不但大力扩张船队、筹设保险公司、成功增招股本,并大幅降低所欠官款和钱庄借款、按商业习惯对生财资本进行折旧等,成绩都是显著的。[74]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航线,商总唐廷枢亲自出洋考察十个月,这在当时实属创举。由此可见,唐廷枢是一位深具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商业领袖,其使招商局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典范。唐氏对该局的后来发展,曾做出极富前瞻性的部署。

张伟保(Cheung Wai Po) 1959年生于香港。香港新亚研究所历史学博士(1994)、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2004)。曾任新亚研究所副教授兼总干事、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兼课程主任,现为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史教学)及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近代经济史委员(2008~2022)。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献学。共出版专著11种、主编图书4种,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1] 刘广京:《华商企业家唐廷枢(1832~1892)》,载刘广京著,黎志刚编《刘广京论招商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185页。

[2]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修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54页。

[3] 徐润:《清徐雨之先生自叙年谱》,商务印书馆,1981,第36页。

[4] 拙文《“商总”唐廷枢对招商局的贡献》,载胡政、陈争平、朱荫贵主编《招商局与中国企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第164~180页。

[5]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7] 《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

[8]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8。

[9] 汪敬虞:《唐廷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178页。

[10] 燕台即烟台。——引者注

[11] 陈玉庆整理《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412页。

[12]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The Comprador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李荣昌、沈祖炜、杜恂诚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第173页。按,旗昌洋行的F.B.福士称赞刘绍宗是“一个精力充沛和容易亲近的人,他同那些托运人极为相得”(第173页);参看汪敬虞《唐廷枢研究》,“派招商局商董刘绍宗赴日本筹备中日航运”条,第179页。

[13]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第55页。

[14] 陈玉庆整理《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第417页。详载其内容,包括“江船九号、海船七号、小轮船四号、趸船六号、金利源、金东方、虹桥头、下海浦、宁波码头栈房五处……另汉口、九江、镇江、天津四处旗昌自己名下所置之洋楼、栈房、码头”等。又,首批船款大部分是官款,包括沈葆桢筹借的100万两。

[15]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第173~174页。关于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可参阅全汉升《从徐润的房产经营看光绪九年的经济恐慌》,载氏著《中国经济史论丛》第2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72,第772~794页;刘广京《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信贷机构:1883年徐润破产的背景和牵连》,载刘广京著,黎志刚编《刘广京论招商局》,第203~216、217~224页。

[16]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14页。

[17]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第215页。

[18] 刘广京著,黎志刚编《刘广京论招商局》,第75页;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213页记载了郑观应对海外侨民的分布和人数情况的统计,详见下文。

[19]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第203页。

[20] 陈玉庆整理《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第413页。

[21]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49页。

[22]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46、71页。

[23]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第7~8页。

[24]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47页。

[25]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47页。

[26]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47页。

[27]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2~83页。

[28] 胡海建《中国早期工业文明与唐廷枢》,南方出版社,2005,第111页。同页又载当时李鸿章对唐廷枢等禀请批曰:“暹罗之孟角现经查明该处货产繁富,孟角一埠又有陈善继为众商所信服,前已批准,即没陈善继为局董,仰即妥筹拨船只,分往试行。”唐廷枢在1880年就向外洋华商招股事称:“其暹罗、檀香山、旧金山华商所入之股尚多,俟收到股银再行汇入下届之帐,总以凑足百万之数为止。”

[29]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4页。

[30]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46、87页。

[31]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5页。

[32]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5页。

[33]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51页。按军运方面,1874年曾派伊敦、海镜、永清等轮装兵渡台;1880年六月奉装撤霆军回楚,秋间奉装皖楚诸军赴山海关洋河口,因不属本文范围,不赘。

[34]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7页。

[35]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7页。

[36]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7页。

[37]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7页。

[38] 胡政:《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招商局》,《文汇报》2011年10月31日。

[39] 汪敬虞:《唐廷枢研究》,第181页。按,容闳是唐廷枢在马礼逊学堂的学长,1847年随布朗校长前往美国,后毕业于耶鲁大学。两人都是香山人,经历相近,志趣相同,彼此合作无间。

[40] 汪敬虞:《唐廷枢研究》,第181页。汪氏认为“这个论点反映唐廷枢当时的要求”,是可信的。

[41] 薛福成:《应召陈言疏》,严云绶、施立业、江小角主编《桐城派名家文集》第10卷《薛福成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第14页。

[42] 李玉主编《〈申报〉招商局史料选辑·晚清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28~29页。

[43] 《洋务运动》(六),第10页。

[44] 《洋务运动》(六),第11页。

[45] 即澳大利亚墨尔本。——引者注

[46] 郑观应:《易言·船政》,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213页。

[47]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97~1098页。

[48] 《梅启照》,华人百科,https://www.itsfun.com.tw/%E6%A2%85%E5%95%9F%E7%85%A7/wiki-8704093-5335173,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9月20日;另参看《清史稿》卷150《交通二·轮船》,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qingshigao/qsg_150.htm,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5月20日。

[49]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94页。

[50] 《刘坤一奏疏》第1册,岳麓书社,2013,第652页。

[51] 《刘坤一奏疏》第1册,第664页。

[52] 《刘坤一奏疏》,第1册,第665~666页。

[53] 《刘坤一奏疏》,第1册,第666页。

[54] 《洋务运动》(六),第51页。

[55] 《洋务运动》(六),第57页。

[56]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101页。

[57] 即将之前所拟的“宏远公司”改名为“肇兴公司”。——引者注

[58]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102页。

[59]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102~1103页。

[60]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95页。

[61]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621页。

[62]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621~622页。

[63]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94页。

[64]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2~83页。

[65]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第220页。

[66]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4页。

[67]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5页。

[68] 孙慎钦编著《招商局史稿 外大事记》,第87页。

[69] 《洋务运动》(六),第11页。

[70] 《刘坤一奏疏》第1册,第665~666页。

[71] 全汉升:《从徐润的房产经营看光绪九年的经济恐慌》,载氏著《中国经济史论丛》,第772~794页。

[72]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621页。

[73]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第220页。

[74] 《招商局轮船只吨、资本本额及盈亏统计,1872~1895》,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00页;又,筹办保险公司事,参看同书,第1083~10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