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茶诗二十二首

杨公远(1227~?),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全宋诗》有其诗二卷。有茶诗二十二首,今均录之。

三用韵十首之七

不作皱眉事,何烦古押衙。且尝桑落酒,更瀹雨前茶。风锐霜初结,天寒日易斜。莫言秋色老,犹自有黄花。

《全宋诗》第67册42072页卷3523杨公远1。

三用韵奉酬四首之二

不是骚人不是农,笔耕墨耒愿年丰。有时啜罢卢仝茗,习习能生两腋风。

《全宋诗》第67册42108页卷3524杨公远2。

水西行散次韵程南仲

散步招提去,禅房幽更深。开经醒俗眼,瀹茗洗尘心。石罅泉长溜,林巅蝉独吟。诗成书雪壁,恐或有知音。

《全宋诗》第67册42110页卷3524杨公远2。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之七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瀹凤团。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全宋诗》第67册42105页卷3524杨公远2。

四用韵十首之七

卷起黄䌷被,何消道放衙。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全宋诗》第67册42074页卷3523杨公远1。

龙金庵借张山长韵

道人结屋万山阿,趺坐焚香意味多。尘事不干心已寂,年华易度发难皤。薇烹石铫供常馔,茶煮山泉当太和。我亦非贪名利者,拟来入社许侬么。

《全宋诗》第67册42091页卷3524杨公远2。

再用韵十首之四、七

林塘幽复僻,俗士可曾游。景物因人胜,茶瓜为客留。纳凉寻密竹,凝眺倚层楼。浮世荣枯事,从今莫问休。

绕檐深竹木,环列类排衙。供客何消酒,论文只藉茶。禽声喧昼永,日影印窗斜。更有清虚事,凭栏看藕花。

《全宋诗》第67册42071页卷3523杨公远1。

再韵二首之一

听彻茶烹蚓窍声,挑灯开卷眼能明。□□□□□□□,过了残冬岁又更。世事间关人易老,容怀萧索寐难成。推窗且对梅花月,便觉尘襟一晌清。

《全宋诗》第67册42101页卷3524杨公远2。

再韵奉酬四首之一

穿帘燕子作双飞,恰是春光欲老时。公退只应无个事,山泉石鼎煮枪旗。

《全宋诗》第67册42108页卷3524杨公远2。

次吴篁屿山行

诘曲深林小径斜,杖藜徐步访山家。老翁□□无只待,禁酒官严又禁茶。

《全宋诗》第67册42064页卷3523杨公远1。

次朋山郑管辖韵

朋山心与白云闲,一点尘嚣不可干。披褐朝真香篆袅,登坛召将剑芒寒。棋枰子落鸣飞雹,石鼎茶煎吼怒湍。待得功成丹九转,愿随鸡犬事刘安。

《全宋诗》第67册42083页卷3523杨公远1。

次程斗山村居韵十首之七

山中闲宰相,日日有蜂衙。剑戟门前竹,枪棋(应为旗编者)鼎内茶。莺歌喉宛转,蝶舞翅欹斜。只此堪娱乐,何消解语花。

《全宋诗》第67册42069页卷3523杨公远1。

次韵别黄山中

相逢只在万山阿,每愧才疏藉琢磨。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

《全宋诗》第67册42089页卷3524杨公远2。

回溪道中

山束溪流窄径迂,眼前景物入诗无。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锄新画图。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夸酒诱人沽。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

《全宋诗》第67册42100页卷3524杨公远2。

连日雪次黄仲宣韵二首之二

连朝飞雪满山城,恰负人言雪易晴。梅顿添肥香不减,竹虽暂屈节还清。闭门僵卧嗟寒士,煮水烹茶任巨卿。但喜遗蝗深入地,休夸李愬把吴平。

《全宋诗》第67册42120页卷3524杨公远2。

除夜(戊寅

檐溜声中送旧年,团笑语不成眠。忽惊雷吼三更后,始悟春回半月前。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明朝贺客无只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全宋诗》第67册42087页卷3523杨公远1。

借虚翁涌金门城望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五首之二

半生迹未历江湖,辟地东郊旋剪芜。结屋池边尘自少,莳梅窗外俗全无。偶来啜茗谢良友,不肯趋时愧腐儒。却笑一寒难措手,欲裨短褐拆天吴。

《全宋诗》第67册42117页卷3524杨公远2。

怪得云顽冻不开,漫空忽搅豆秸灰。青留一半窗前竹,白胜三分屋外梅。剡曲舟应撑月去,灞桥驴想得诗回。吾侬喜有煎茶兴,不羡销金帐底杯。

《全宋诗》第67册42063页卷3523杨公远1。

雪十首之十

彻夜阴风恣怒号,谁家帐底饮羊羔。何如榾柮炉边坐,雪水煎茶兴味高。

《全宋诗》第67册42080页卷3523杨公远1。

隐居杂兴十首之十

诘曲通村小径开,依山结屋任低隈。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绝怜笔砚香犹在,集句曾赓百咏梅。

《全宋诗》第67册42060页卷3523杨公远1。

寓乾明观五首之三

多谢老弥明,金芽石鼎烹。一瓯浮雪白,两腋觉风清。齿颊回真味,诗联悟道情。北窗高卧处,魂梦到蓬瀛。

《全宋诗》第67册42066页卷3523杨公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