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 11 月 1 日

康海山是条资本主义的鱼

张世功说,康先生对康培每天都做早请示晚汇报。是的,他予儿子第一主人身份。然而,他又对谁不敬呢?

中西合璧康海山,处处不忘“人权”。

来别墅好多天,从没听他用雇主口吻跟张世功说过一句话。

只是他不奉承人,不会用语言献殷勤。

父子间,谁扮主导,谁做响应,一时不好评说。但对我这位“不速之客”,重要事务则由康培宣布:

“杨阿姨,你的书我看了(不会读写汉语的英语作家,只是看了我书籍的装帧、设计,应该说,所做评价只能是拷贝老爸意见),很好啊!我们的书怎么做,一切听您的。

“杨阿姨,你最好每天都换节目,只要身体没问题,随时让老爸开车带你去。”

他好喜欢我被他老爸带到他曾经去过的地方。

这也是苹果树,长在北美,姑且叫它苹果小鲜肉。

哪怕就是遛狗、买菜,去看附近的库泊湖,逛“不太远”的社区公园,参观百米开外正在造屋的邻居家。

听我回来对潺潺溪流、古朴木桥,到处可见的松鼠、野鹿、苍鹭,和红苹果落满地的大惊小怪,他十分欣然快活。好像那些赞扬、感叹,亦是对他生活方式和生命存在的肯定。

康培为自己是美国公民骄傲,为由他拍板选定的别墅骄傲,为李安用它做背景拍摄出经典电影的伍德斯托克镇骄傲。他希望我完全融入他们之中而洞悉他真实的岁月拔节、情感走势,与他建立亲密关系;而不仅仅以作家身份,观察他的生活,书写他的故事。

“培培,我觉得你身心健康着呢,再养一段,杨阿姨欢迎你到我家做客。”

他摇头的样子和他爸爸述说时的“平静接受”一样,让人生出无尽感怀。那一刻,我想起康海山说过,培知道自己的生命处在哪个阶段。我伸出手,只碰到他几个有些发蓝的指甲:

“不管你去不去,反正我邀请了。你要相信,在地球那边,有个杨阿姨,随时会给你一个拥抱。”

康培先给我一个美式耸肩,再歪头,蹙眉,耸起鼻子做坏笑状——这既是在回答我的善意,又否定了我的妄想。

他早就不能坐飞机和长途出行了,甚至连墓地也已经选好。

康先生告诉我,父子俩讲定,都把骨灰撒进别墅森林,“那儿很美。”

自此,我每天都按照康培和他老爸商量好的“节目单”出行。这让我与康先生的对话,也越发地没了外交辞令。

从镇政府服务地产事务的办公室出来,我夸康海山和什么人种都处得好。他说,是那些人做事诚恳,替开发商着想。我说,总有人朝你伸大拇指。他说,最初改造易园,白人反对,西班牙人也反对,黑人更是当面嘲笑,后来他们才相信我是真在为房客着想。

“扔出去十几万,怎么回本?”

“卖主开价160万,我用135万拿下,其余的25万,全部用来改造环境。第二期工程再装太阳能,取代燃气炉……”

“共产主义思维方式。怎么挣钱?”

“第一,因为只有一家民间投资做透水铺装,提高生活品质会吸引不同的租客。第二,任何先进的、明显具有环保效益的投资,都是吃亏在前获益在后。

“自23岁来美国,我深深体会到,这里的制度保护积极做事的,勇于奋斗的,会用法律自律和保护自己的。不管发生过什么,我从来没后悔到美国来。”

“虽然家世不错,受过好的教育,但我毫无背景。30多岁抓住机会获得财务自由,后面最重要的,便是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你的‘选择’的自由。”

“选择权,是资本主义给中产人士最大的福利。政治选择,投资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差别往往是心智和命运,而不是其他。”

终于发现这位躲在山里的“乡下人”,非常非常善谈。

一向以口才不错自居的我,用一句由衷的感叹调侃这位开车很稳的“专职司机”:

康海山同志,你真是一条资本主义的鱼!

在动手动脚中康海山尝到做事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