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诵读本(中)
- 张乃美主编
- 701字
- 2025-04-08 01:17:18
第11课道用
注释
①冲:空虚。
②渊:深远。
③湛:深远,暗黑。这里指高深莫测。
④存:生存,存在。
译文
道似一个器皿,好像万物的根源,它浩瀚无边啊,永远用之不竭。“道”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就像万物发源的根源一样。在不断地认识和了解过程中,要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解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之处,最终达成一致。“道”真是高深莫测啊,好像无处不在。我们不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好像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日积月累
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世相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指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尘”。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晋书·宣帝纪论》
拓展阅读
素问·经脉别论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