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专注提高业绩还给我带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我开始善于听取有助于提高业绩的各种建议。具有讽刺性的是,在销售中,真正重要的是帮助潜在客户聚焦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巧妙地提问。

好的问题能帮助我们确定客户焦虑的根源,使我们能够找到相应的对策来消除客户的痛点。《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组织营销专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就有一套帮助潜在客户明确购买目标的有效策略。他的这一方法对于激励员工、朋友、青少年等同样有效。

在一次会议上,我有幸结识了丹尼尔·平克,两人在后台休息室聊了起来。为了向我解释他那套独创的专注法,他给我模拟了一个场景:一对父母劝说十几岁的女儿收拾房间。

平克当时的原话是:

多数家长会采用的话术是:“辛迪,去把房间整理一下。”

“我不想去,爸爸,为什么要整理房间呢?”

此时,爸爸很可能回答说:“我让你去你就去!因为整理房间可以……”

接着,他会列举出整理房间的一系列好处。例如,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找东西更方便、可以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有朋友来访时也不会尴尬等。的确,这些都是整理房间的好理由,可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些无法说服辛迪的原因在于,它们是爸爸给出的理由,而不是辛迪自己想出的。然而,这位父亲只需提两个问题,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早上好,辛迪,你想整理房间吗?如果用1分到10分来表示,你会选择几?”

“应该是4分,没错,就是4分。”

“那很好啊,但我很好奇,你为何不选一个更低的分数,如2分或者3分?”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我今天或者明天还是应该整理整理的,因为哈利和萨拉周五会来玩。如果让他们看到我的脏内衣到处乱扔,会有点尴尬。而且,把房间整理好,找东西也方便。例如,要找我最喜欢的那件T恤就会简单得多,而且整理完还有成就感,你和妈妈看见了也会高兴。所以,我想,这就是我给出4分的原因。”

辛迪给出的理由和爸爸的几乎一模一样,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这是在爸爸的引导下,她自己想出来的。

不过,如果你要将这个方法用在员工或十几岁的孩子身上,就只能偶尔为之,因为这个方法用多就不管用了。

对于客户或潜在客户来说,由于我们与之接触的频率不高,所以此法更有效。有一家知名珠宝公司曾经请我帮它提升零售业绩,于是,我让售货员掌握了这一方法,结果成效显著。具体来说,这家珠宝公司经常出现如下场景。

售货员:我能为您效劳吗?

顾客:谢谢,我想挑一副耳环。

售货员:好的,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顾客:是的,结婚5周年纪念日马上就要到了。

售货员:真幸福,那可真要恭喜你们了!具体是哪一天呢?

顾客:下周六,所以我今天就得定下来。

售货员:没错,时间紧迫。您知道您的爱人不喜欢什么样子的吗?用1分到10分来表示,您对自己的答案有几分把握呢?

请注意,售货员有意用“不喜欢”来帮助顾客缩小选择范围。大多数人对其他人不喜欢的东西更有把握一些,因为不喜欢的事物范畴远不如喜欢的事物范畴那么宽泛。而且,这样一来,顾客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购买决策。他相信,只要自己不选对方不喜欢的东西,就一定不会买错。

顾客:对于她不喜欢的款式,我还是挺有把握的,差不多能有8分吧。

售货员:8分真的很棒了。那么,她不喜欢什么样子的呢?

顾客:她绝对不喜欢金的或铜的,太大的也不喜欢,因为她的耳朵比较小巧。

售货员:您真的很了解啊!那么,您是否还记得,她曾在什么特殊场合佩戴过什么耳饰吗?例如,去高档餐厅就餐时。

顾客:有一次她戴了一副圆形耳环,上面有两颗钻石。她经常戴那副耳环。

售货员:太好了,您要是方便,我可以给您看看我们的白银系列和白金系列,其中有不少镶嵌了2~3颗钻石——既符合您爱人的喜好,又有独到之处。

不难看出,在以上情境中,售货员没有一味鼓动顾客购买,而是专注细节,帮助顾客克服因担心买错而产生的焦虑与茫然。请注意,正确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破解选择悖论。“她喜欢什么?”这样的问题太宽泛,令人无所适从。而询问她不喜欢什么则更容易得出答案,从而帮助顾客缩小选择范围。

而我们的推广信也存在类似问题,总是花大量篇幅来介绍自己——介绍我们的业务范围和优势。

天哪,我想……没人会读这些吧。我自己每天也会收到50多封不同公司发到我邮箱的推广信,而这些通常都会被我放进废件箱。

几周后,这些“鸿篇巨制”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了。于是,就有公司团队找到我,向我寻求建议。我找来了其中的团队成员之一香农(Shannon),向她提了几个问题,便立马看到她眼睛一亮,满脸顿悟的样子。

我:你希望收到的邮件是长篇累牍还是言简意赅?

香农:言简意赅。

我:你觉得你给潜在客户发的邮件言简意赅吗?

香农:不,我们的篇幅太长了,可以说令人讨厌。

我:如果你收到这样一封邮件,你会把它读完还是删除?

香农:我会删掉它,太长我受不了。

我:你收到过的最有用的邮件,内容是关于你和你的需求,还是关于发件人有多优秀的?

香农:我愿意收到那些关注我和我的需求的邮件。

我:你喜欢严肃的商业化内容,还是有趣又有人情味的内容?

香农:有趣又有人情味。

我:现在有解决方案了吗?

香农:有了,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将邮件的重点从我们自己转移到收件人身上。我们还应该尽量缩短篇幅,提出令人愿意回复的有趣的个性化问题。

于是,香农删除了推广信中大段大段的有关动画工作室的介绍,而将重点放在收件人的具体需求上。

我非常喜欢你们公司的新款电动牙刷!如果你们需要制作动画视频在亚马逊上用于促销,欢迎联系我们公司。我们曾为迪士尼制作过类似视频。

说到迪士尼,不知你从小到大最爱的迪士尼电影是哪一部?我最喜欢《超人特工队》。

祝好,香农

看到这样的邮件,人们可能不仅会停下来想想自己最喜欢的迪士尼电影,甚至还会觉得必须回信分享一下心得。无论何时,唤醒人们的童心总是无妨的。其他同样有效的问题还包括:“你最喜欢什么口味的女童子军饼干?”“你最喜欢的儿童麦片是什么?”

当我们告诉潜在客户,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超人特工队》或最喜欢的女童子军饼干是薄荷巧克力饼干时,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的就是《超人特工队》的海报或薄荷巧克力饼干的图片,而不是冗长的文字。多数人是视觉学习者,图像可以刺激人们的思维——这也正是表情符号大受欢迎的原因。

一幅图像确实胜过千言万语。我们发现,在将邮件内容精简、增添人情味、使用图像刺激方法之后,我们开发客户的成功率显著提升。

减少客户的考虑集也能对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经告诉我,他在年初对董事会说:“我们的业务领域太大了。”他大胆地要求董事会批准公司接下来只专注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一心做好银行和信用卡业务。这么做就意味着,他们将放弃在航空、食品、房地产等领域的潜在大客户。董事会勉强同意了这位首席执行官的请求,但补充说,如果计划失败,将由他承担一切后果。对这位首席执行官来说,做出如此孤注一掷的决定,着实需要一番勇气,好在最终结果没有令他失望:12个月后,公司的总收入翻了一番,利润增长了2倍。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极为困难的决定——缩减业务种类。这个故事极大地触动了我,因为我们公司也正需要将目光从其他海外市场收回,专注提升在美国市场的表现。

有的人穿过整片森林,却看不见一根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