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早上,沉寂了一个暑假的实验中学,重新唤起生机。
其实从十天前起,已经开始预热。
新高一的学生们提前开学,要军训。
但直到今天,校园才彻底恢复往日的活力。
学校门口人山人海,私家车停得满满当当。
校园禁止私家车进入,家长们只好靠边停下,车门开启,一个个穿着校服的孩子飞快跑出来。
有的学生需要住校,家长们还得打开后备箱,将生活用品拿出来,目送孩子进入校园。
车主们不完全按规矩停车,造成了交通拥堵,甚至引来两名交警调来指挥。
这个时候,反而是骑车的同学更有优势,在车缝中穿梭,很快就钻入校园。
宋维骑着新买的黑色小电动车,混在入学的同学之间,很快到了车棚。
这个时间点,不早不晚,车棚却已经快被塞满。
将电动车锁好后,来到布告栏前,看高二文理分班的情况。
布告栏前也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
好在宋维在暑假长了些个子,在一干学生中间,勉勉强强称得上鹤立鸡群,分班的详细信息在眼前,一览无余。
“理科班,一班,王江波,张龙飞......”
宋维跟着布告栏中的文字默念,发现前面的班级都是理科班。
于是快速浏览,一目十行。
直到过了14班,才看到“文科班”几个字。
原来,从15班开始,后面的才是文科班。
只不过,一连看了几个班,居然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
全年级一共二十个班,20班是最后一个文科班。
宋维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二十班,江瑶,刘洋洋,宋维...江瑶?”
看到这个名字,他很诧异。
前天晚上贴吧的女神排名之战,最后两名的角逐引来不小的争论。
虽然江瑶被认定为第一,但“夏柠粉”也不在少数。
直到现在,有关两人的排名,依旧在贴吧里讨论不休。
宋维诧异的不是这个。
当时在看到“江瑶”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突然唤起了前世的记忆。
只因这个女生太过如雷贯耳。
正是“2009届豫省高考理科状元”!
当年,在高考放榜的那段时间,网上没少报道此女的事迹。
实验中学更是张灯结彩,把江瑶的信息贴在校门口最显眼的地方,“豫省高考状元”的字样裱得极其引人注目。
没办法,在高考环境堪称地狱级别的豫省,每个地级市的状元,分数都极高。
贵为“林阳第一高中”的实验中学,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出现过“高考省状元”的毕业生了。
自然要大贺特贺一场。
宋维的记忆不会错。
当年同为2009届的理科毕业生,江瑶的信息被他浏览了好久。
从冷冰冰的照片中,依旧能感受到这个女生的清丽脱俗和盛世容颜。
只不过,此刻在文科班的名单中看到这个名字,宋维不禁后脊发凉。
她不是学理科的吗?
为什么会出现在文科班?
难道是,自己的重生,导致了蝴蝶效应?
宋维眉头紧蹙,就在此时,一个巴掌猛地朝他背后一拍。
“嘿!”
来人是杨旭光。
“看了你半天了。”杨旭光笑得很灿烂:“盯着名单,发什么呆呢?”
宋维真被吓了一跳,也不客气,回砸了一拳:“你分到哪个班了?”
杨旭光嘿嘿笑道:“20班啊,咱俩一个班,我刚才看见你名字了。”
说完,凑到耳朵旁,放低声音:“江瑶跟我们一个班,还有我的娟娟,你的萱萱。”
宋维想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陈雨萱当真跟我一个班?”
顺着杨旭光的目光,再次扫视20班的名单目录,果然发现了陈雨萱和赵丽娟的名字。
“别乱说。”宋维纠正道:“你的娟娟不假,我的萱萱可不对。”
找到班级后,两人一边说笑一边朝教学楼走去。
分班后,教室依旧在二号教学楼。
这是座四层的环形建筑,原本高一和高二各占两层。
新的学年,校委会将教室的布局大改,二号教学楼被新高二的班级填满,每一层五个班。
二(20)班在四楼的北侧。
来到教室,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尽管大部分的同学,之前不是一个班,但之前在校园中,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多人的关系拐来拐去,到最后发现是同学的同学。
大家的谈兴很高,教室里非常热闹。
宋维与杨旭光,选了最后一排靠窗的两个座位,刚一坐下,就有人来打招呼。
杨旭光在学校中的人缘不错,打招呼的几个人中,有高一的同班同学,也有球场上认识的。
宋维对他们不了解,但他们对宋维比较熟悉,知道这个俊朗的大男孩成绩不错,三分球也很准。
一群男生不管认不认识,天南海北地聊着。
宋维也没端着藏着,加入其中聊的很嗨,放肆大笑。
不知不觉,教室里的同学越来越多。
突然间,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原以为是班主任来了,抬头一看,居然是个气质如兰的绝美女生。
有男生不禁小声低喝:“江瑶来了!”
男生们的目光,跟随着这道倩影缓缓移动,对方随便选了个空位,在第一排的正中间。
教室中又逐渐热闹起来,该说说,该笑笑。
江瑶静静坐在第一排,无人敢上去搭话,自己仿佛与这片喧嚣无关。
过了一阵,嘈杂声再次戛然而止。
这一回,班主任真的到了。
果然,门口站着个中年男人。
中等身材,微微秃顶,身上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表情十分严肃。
又有几个学生小跑着进了教室。
秃顶男等了一会儿,待所有位置都坐满后,这才走到讲台中间。
“同学们好。”
秃顶男的嗓音有种说不出的威严:“我姓贺,是20班的班主任。”
讲台下的同学,齐刷刷盯着这位贺老师。
“往后两年,咱们要在一起共同渡过,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在两年后的高考时,不留遗憾。”
坐在第一排有个戴眼镜的女同学,听到这里后,居然带头轻轻鼓掌,引得其他学生也拍起手来。
一时间,二(20)班内掌声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