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欺负人了!

张元和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没想到户部尚书居然是个如此短视之人,居然说出了放弃北辽郡这样的话来。

也不知这人是怎样坐上这个位置的,简直就是老糊涂了。

深吸口气,张元和拱手向上方的刘灵道:

“陛下,北辽郡固然年年遭遇蛮族入侵,也年年都需要朝廷的支援。

但是,北辽郡绝对不容有失!

原因有二!

一!大汉国土寸土不让,此乃一国之尊严!

祖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若是因一些小事就随意丢弃,放弃国土,这不是在丢掉累赘。

这丢的是我大汉的尊严!

周遭各国都会因此看轻我大汉,认为我大汉连自己的领土都守不住。

其二,北辽郡虽然已经不能挡住东北的蛮族了,但是北辽郡依旧是我大汉的东北屏障。

有北辽郡在,我大汉在东北的战略纵深就依然是蛮族的后勤无法逾越的距离。

蛮族就算再猖狂,他们也只能祸害北辽,而祸害不到后方的冀北。

作为粮仓的冀北就可以始终在北辽郡之后安心产粮。

若是今日真跟杨尚书所说的那样放弃北辽的话,那我大汉无异于是在放弃冀北的安全!

到了那时蛮族再来入侵就将如入无人之地,陛下,诸位臣工,你们猜贪婪的蛮族在看到产粮的冀北时能不能忍的住?

若是冀北粮仓遭遇了威胁,那就相当于我大汉的北方粮仓遭遇了威胁,这个后果谁能够承担得起?”

重官员听到这儿,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北辽郡死不死不重要,但是冀北粮仓不能出事啊!

如果真的按照杨祖达的想法来放弃了北辽的话,那不就相当于把冀北这个原本穿着厚厚铠甲的弱女子给扒光了,到时候那些蛮族哪里还忍得住?

杨祖达的额头也渗出了冷汗,但还是强硬的犟嘴道:

“我大汉可在冀北边境设立边军!

一样能挡住蛮族!”

张元和闻言顿时发出冷笑,随即问道:

“设立边军?

杨尚书打算在冀北漫长的边境线上安置多少军队?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四十万?

本相想想,十万是肯定不够的,二十万也不够,以蛮族如今的实力,若是想在边境上守住他们,那最起码要在边境上布置30万兵力。

而且还要有一只最少5万人的机动军队随时支援防线薄弱处。

如此才能勉强保护住冀北郡。

那么问题来了,杨尚书,如果朝廷要养三十五万新军,而且还要设立冀北防线大约需要多少银子?

往后的每年又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杨尚书作为户部尚书,总不至于不知道吧?”

杨祖达听到这儿心里就是一颤,感觉到了不好。

可如今也只得默默计算了一番后回答道:“三十五万边军,招募人手到装备齐全一人最少花费十两,也就是三百万两,而防线的建立最少也要一百万两。

初步的建立朝廷需要支出四百万两银子,至于之后每年的所需,光是军饷按照我朝边军的饷银一年是五两,那便是一百七十五万两。

另外还有粮草,按一人一年二石算那就是七十万石。

再加上兵器甲胄的维护,城墙的修缮。

一年下来,零零碎碎,朝廷只需要再支出两百万两银子和将近一百万石粮草……”

话说到后面杨祖达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

张元和则是冷笑着继续问道:“那如今朝廷每年给北辽军的支援是多少?”

杨祖达整个人变得颓废了起来,有气无力道:

“一百万两银子,五十万石粮草。”

满朝官员看向杨祖达的眼神已经变的古怪了起来。

好家伙!

感情你是舍不得小钱想要花大钱啊。

觉得每年一百万银子五十万石粮食太少了,想要花一笔大的,给朝廷的财政压力上上强度啊!

你这户部尚书,牛批!真牛批!

杨祖达已经羞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此刻朝堂上就有一个地缝让他给钻进去。

此时却只能拱手道:

“陛下,此事乃老臣考虑不周,险些酿成大祸,请陛下惩戒!”

他知道,现在老实认错的话,惩罚还会轻一点。

若是再犟嘴下去,惹恼了陛下,指不定自己就得提前回乡养老了。

此时刘灵的眼神也变得严肃了起来,面无表情道:“虽然杨尚书只是考虑不周,非是有意为之。

然杨尚书身为户部尚书,如此冒然建议,险些酿成大祸,若不触发也不能服众,故朕便罚你一年俸禄以儆效尤,你可服气?”

杨祖达心中松了口气,到了他这个地步,哪里还会靠俸禄过活啊。

所以这个惩罚对他来说并不算重,赶忙便跪地谢恩。

“臣!谢陛下天恩!臣认罚!”

“嗯……”

刘灵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看向百官道:

“既然张相已经将利害分析清楚了,那支援北辽之事便不必再议了,就按照往年的常例,向其拨送物资吧。”

“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百官下拜,刘灵满意点头,这个话题便就此过去,朝堂进入下一个议题。

而在朝堂有了结果后,商议的第三日户部那边便将支援的银子和粮食给准备好了,踏上了押送至北辽郡的路上。

而此时的北辽郡,辛祁疾已经是满头黑线了。

“什么?你说什么?!你再给本官说一遍,安宁城和附近五城怎么了?!”

一大早,辛祁疾就收到了一个惊天噩耗!

消息是靠近辽东城的包括安宁城在内的五个城池如今已经空了!

没错就是空了!

郡守府派去的衙役到达后见到的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诺大的城池一个人也没有。

他们就是到了乡下,也没想到人,根据遗留的痕迹,全都是在近期离开的。

这个消息顿时就把辛祁疾给雷的外焦里嫩!

什么玩意儿!

老夫一觉醒来,百姓少了五个城的!

哪个乌龟王八蛋干的!

虽然说众多的流民让他很头疼,可是人口也同样是北辽郡的重要资源啊!

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口,这诺大的北辽郡如何发展?

靠空气吗?

可这明明蛮族已经退走了,老夫的人呢?!

人跑哪儿去了!

天杀的!

一个都不留啊!

隐隐的,辛祁疾猜测到了真相。

这五座城全都是靠近辽东的。

莫不是这五座城的人口全被王爷给带走了?

我的天呐!

我的辽王殿下啊!

您怎么能那么狗?

之前偷偷摸摸的趁乱弄人也就算了。

也算是给北辽郡减轻压力了。

可如今我的求援信都已经送去帝都了,眼看着支援到后就要靠这些人口来恢复北辽郡的元气,结果你居然悄无声息的给我弄没了5个城市的人口。

那可是至少五到十万人啊!

夭寿了,天杀的!

如今整个北辽郡,不算辽东可也就剩四十万人了,你一下给我弄走了四分之一,我怎么办啊!

我怎么给帝都交代啊!

坑啊!

那被派去三城的衙役也是一脑门的问号,满脸无奈道:

“郡守大人,小的没骗您。

那五座城真的一个人都没有了!

小的这几天可都跑断了腿,愣是一个人都没瞧见!

要不是知道以前那里有人小的都以为那里荒废了几十年了。”

辛祁疾深吸几口气,又重重吐出,头疼的揉了揉额头,随即摆摆手道:

“行了,本官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本官想静一静。”

那衙役赶忙拱手退下,生怕被抓做出气筒。

这五座城的人都没有了,哪怕是想他也能想得到这家郡守会有多愤怒,还是别在这时候出现在郡守跟前为妙。

辛祁疾是静下心来,越想越气,最后直接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叫来了手下送了马来,带上几名护卫交代了一下北辽郡的一些日常事务后就骑马出了城。

他娘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

这他娘的也太欺负人了!

不行!自己非得找到辽王问个清楚不可!

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

辽东城。

刘云看了看面前一脸无辜的孔青,又转头看了看旁边一脸尴尬的魏忠贤,也是满脑门子的问号。

犹豫了一下,他看向魏忠贤问道:

“你刚才说咱辽东城周遭五个城池全空了?”

“魏忠贤默默点头。”

刘云深吸口气,转头看向孔青。

“你干的?”

孔青看了看自己的鞋面,嗯,很干净!

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嗯!修剪的很整齐!

刘云的眉头皱了起来:

“孔青!”

“咳咳……回王爷,下官……咳咳……下官是依令行事罢了。”

孔青若无其事的咳了咳,一脸的无辜模样。

黑线在刘云额头上浮现。

“依令?你依谁的令?”

“殿下的!”

“本王?”

刘云瞪大了眼睛。

孔青一本正经道:

“不是王爷说的,要看到辽东的所有田地都有人种吗?下官这才拼命招人。

王爷,如今人够了,不过俺们辽东的地好像不够了,您看去哪儿再给他们找点儿?”

“我……”

刘云好悬一口气没有上来。

“好!好!好!好!你就是这么给本王招人的是吧?

你把本王周围其他城市的人都给清空了,你是生怕我们辽东城不被别人发现,是不是?

你信不信现在辛祁疾那厮绝对他娘的正骑着马向辽东而来,来向本王要个说法。

你告诉本王,本王到时候要怎么应付他?”

孔青撇了撇嘴:“这就是王爷您的事了,下官就负责拉人。”

“我他娘!”

刘云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一手指着孔青,气的说不出话来。

娘的,被手下坑了啊!

刘云此刻只觉得欲哭无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