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羽扇纶巾谈笑间(三)

刘备突然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信件给折叠好,问向杨沂中:

“正甫,此处距离真定,大概还有几日行程?”

“要让大军保持精力继续前行的话,那便是还有三日。”杨沂中抱拳道。“但若是金人欲要去攻真定府,那斥候今日应当就能探寻到消息了。”

刘备点了点头:“去把吕相公唤来。”

不一会儿,吕颐浩便穿着不久前刚从汴梁城送来的紫袍官服一路小跑而来,腰间新换的鱼袋一晃一晃,显然,吕颐浩心情不错。

世人皆说红得发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然可以着紫袍,配金鱼袋。

此处唯二的紫袍大臣汇聚到了一起,刘备抢先出声,摇了摇手中的白纸:“吕相公,想看看吗?”

已经被刘备吓了无数次的吕颐浩,则是赶忙转过头去,小心翼翼道:“若是家信,下官便不看了。”

“是公事。”刘备点了点头,吕颐浩便是心安理得地接过了信纸。可就在其正准备打开信纸细细浏览的时候。

刘备又说了一句轻飘飘的话。

“天家无私事。”

此言一出,吕颐浩手中一抖,信纸便掉在了地上,勃然怒道:

“臣惶恐!殿下身居宰执之尊,位列台辅,与微臣同受官家国事之重,当效周公之志。如何能作此孟浪之态?”

“王爷轻佻!”

“哈哈哈。”刘备将地上的信纸捡起,三下五除二之间就撕成了碎片,扔到了地上,随后便朝着吕颐浩拜了一拜。

“是孤轻佻了!还望相公恕罪!”

嘭!!

被箭矢射中的感觉。

一股股暖流从吕颐浩心中流过,他激动地就要哭泣了。

多少天了,在他经历如此多的精神冲击之后,殿下终于承认自己轻佻了!

王爷的身躯虽然是躬下了,但那背上托举起来的,却是先祖打下的基业!

即便王爷有些轻佻,却能如此礼贤下士,王爷,真乃我大宋之福!

话说,王爷虽是轻佻,但自己说的话是不是有些太重了?说不得王爷的轻佻也是被这破碎的天下所逼迫的?

可恶,我吕元直好歹是正牌进士出身,即便想要劝谏王爷,也不该如此直白,士大夫的体面都去哪了?

吕元直,你圣人的教诲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想到此,吕颐浩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旋即便也朝着刘备拜了一拜,真诚地道了歉:

“伏乞王爷恕罪!下官实在狷狂,不该唐突至此,折损亲王之颜。《曲礼》云“礼不妄说人”,下官竟效市井俚语相讥,实乃僭越至极。”

听到吕颐浩的话,刘备听得却是一愣一愣的,只以为吕颐浩还是在生闷气,便同样真诚道:

“唐太宗能听得魏征直谏,所以贞观吏治才能清明。道君只听自己如意的话,所以才有了当今的天下板荡。孤的才能虽远逊于唐太宗,论地位也只是一介宗室,但毕竟深受官家重托,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孤还是知道的。若是相公不起,孤便也不起来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吕颐浩如今算是真正明白了。

王爷即便轻佻,但只要不在其它人面前轻佻,那就不是轻佻!

殿下以肺腑戏言相托,岂非寄腹心之诚?

朝堂上王爷必须端着架子,这才私下里跟下官放松些。

况且,就如王爷所说,天子无私事,天家的事但凡处理不当,便会让当下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由此观之,王爷找宰执商量,这不是合情合理的事吗?

王爷不但不轻佻,反倒还......很稳重!

呜呜呜,若无金兵入寇,王爷本该是汴梁城中斗鸡走狗的富家少年,王爷如今担负起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即便轻佻一些,又怎么了?!

吕元直,你真是个混沌玩意!

吕颐浩连忙起身亲自将刘备扶起,声音变得愈加恭敬:“王爷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国事当前,私事还请暂且放下。”

见吕颐浩终于起身了,刘备也是顺势挺直了腰。

嗨,本来就是见吕颐浩这一路见多了和儒家理想不符的景象,担心他受不住才开个玩笑缓缓气氛。现在既然不生气了,那应该就是没事了。

“那孤就且当相公宽心了,若是之后心中还有气,只管找孤直说便是。”

刘备握住了吕颐浩的双手,态度诚恳。

“有殿下在,是我大宋社稷之福呀!”吕颐浩郑重点了点头,发出了感慨。

只恨殿下不是官家,否则必当许殿下以驱驰!

如此,便只能说有的魅魔靠打扮,有的魅魔,纯纯是靠天赋了。

“王爷唤我前来,到底是为了何事?”

感动过后,吕颐浩便回归了正题。

“倒是一桩心烦的事。”刘备摆了摆手,“天家的事吕相公既然不方便听,孤便不勉强了!”

“不勉强,不勉强!”吕颐浩连忙回道。

天家无私事!

一直是大宋宰执悠久以来的光荣传统,赵普、富弼、王安石、司马光.....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道君传来书信,要官家给我升官。”

刘备叹了一口气。

道君皇帝的书信,昨夜便由驿使八百里加急追上大军送了过来。

可那时刘备正读孔明的出师表读的动容,读的流泪,便置之在了一旁,没有关注。

待一觉醒来,刘备才想起了这件令人糟心的事,于是才打开了这封信。

刘备打开信纸一看,便横竖不想上路,仔细看了半晌,才从各种花里胡哨的语句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升官’。

赵佶先是恭贺其在汴梁城下取得大捷,又是称赞其有光武之姿,之后便是痛恨自己有眼不识珠,听信了王黼、李邦彦等小人的鬼话,居然被猪油蒙了心智,立赵桓为太子。但没有关系,自己作为父亲已经在尽力弥补了,帮其求了汉王的旗旌,虽说已经当了上皇,但还是心向九哥的.....诸如此类.......鼓舞人心......挑拨离间的话。

最后的最后,则是勉励,勉励其太子多病。

就在刘备欲要开口之时,突然又有一骑带着节旌从远方飞驰而来,声音高昂:

“官家敕诏,康王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