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与农科院合作

李强满意的离开了,这一趟南山县之行,他收获良多。

尤其在离开之前,他和林虎进行了一次私下长谈。

就是这次长谈,他对林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省城,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发现李强局长脸上不再有苦闷,而是一种愉悦,一种大局在握的自信。

他们纷纷向同行的秘书打听发生了什么事,让局长精神好了起来。

很快,林虎的名字便在局里传开。

3天后的一个早上。

冬天早上7点,天色如同晚上7点一般昏暗。

省城的火车站。

站台边的空地,停了几十辆车。

有卡车,有三轮车,还有牛车。

人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李强也在站台,身旁围着几个农业局的工作人员。

呜!

铁路远方忽然响起一声汽笛声。

站台边的众人脸色一变,不约而同的扭头看了过去。

大地轻微颤抖起来。

紧接着两道刺眼的光芒猛的闪出,刺破昏暗的天地。

“来了!”

有人低呼一声。

李强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这趟从南山县驶来的火车,让他心里的石头落地。

火车缓缓停靠到站。

车厢的门开了,一个身影从车上下来。

李强满面春风的迎了上去,握住了那人的手。

“小林同志,你来了!”

林虎面带笑容:“局长,蔬菜,我按照约定带来了!”

农业局其他工作人员惊奇的看着林虎,惊讶于他的年龄。

这就是传言中的人?

怎么那么年轻?

其中是不是有隐情?

“太好了,我代表省城的人民感谢你!”

“局长,事不宜迟,咱们还是先把蔬菜分了吧。”

“好。”

李强随即扭头喊道:“快,按照计划把蔬菜卸下来!”

安静的站台顿时热闹起来。

车厢里的蔬菜,经过过称,然后再装上各种车辆,陆续送往省城的各个单位和农贸市场。

“局长,新一茬蔬菜已经种下,在春节到来前,还会送来一批。”

“好,很好!”

林虎和李强并肩而行,给他介绍大棚蔬菜的情况。

李强听了,越发安心,也越发高兴。

火车上的蔬菜很快就卸完,农业局的工作人员统计过后,把材料交到李强手里。

李强看了一眼数据,然后心中一算,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兵工厂送来的这一车蔬菜,可谓雪中送炭,为省财政节省了几十万。

“几十万,财政那边也能轻松许多。”

“小林,你看一下。”李强把材料递过去。

林虎拿过材料,简单的看了一下点头道:“局长,咱们盖章吧。”

热闹的站台渐渐安静下来,农业局调来的车辆全都离开站台,将新鲜的蔬菜送到各地。

阳光也冲破云层,照在站台每个人的脸上。

“小林,跟我去一个地方。”

李强看着朝阳笑道。

林虎点点头,来前李强就告诉他,今天会带他去省农科院,见一见农科院的院长,争取把养鱼的事落实。

小车行驶在省城的街道上,七拐八拐后,进入一个大院。

下车后,林虎看到一个4层楼的外墙上,挂着一块招牌。

“省农科院。”

“上次你不是说想认识农科院的人嘛?今天我就带你去见一见农科院的院长。”李强笑道。

“啊?”林虎大吃一惊,随即欢喜的谢道,“谢谢局长!”

。。。。。。

清晨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房间,落在桌上的一个白色瓷杯上。

农科院院长程亮坐在椅子上,他昨天接到农业局的电话,今天李强局长会带人来。

“高密度养鱼。”

程亮拿起桌上的瓷杯,抿了一口微热的茶水,脑海里回想起通话内容。

“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他从桌上的文件筐里,翻出一个文件夹。

文件夹贴了一个标签——四大家鱼养殖技术汇总。

他翻开文件夹,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高密度养鱼”五个楷体字。

“我倒要看看,这个‘高密度养鱼’,是怎么回事?”

正当他陷入沉思中,楼道传来脚步声。

没一会儿,办公室的门口被人敲响。

程亮从沉思中惊醒,整理了一下衣服,才开口:“请进!”

门开了,率先进屋的是李强。

接下来,进屋的是一个青年。

看到李强带着一个青年进来,程亮愣住了。

“怎么带一个青年过来?”

“程院长。”李强笑道。

“诶,”程亮回过神来,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然后笑容满面的走到李强面前,握住他的手,“李局长,您好!”

“程院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优秀的青年。”李强把林虎拉过来,笑道,“这个青年叫林虎,南山县人,高密度养鱼技术就是他提出的!”

“是吗?”程亮吃了一惊,既然是李强局长说的,那肯定错不了。

他连忙握住林虎的手赞道:“小林同志,你好。我叫程亮,你叫我程院长吧。”

三人简单的寒暄一会,坐定后李强开口道:“今天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程院长,‘高密度养鱼’是小林想出来的办法,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问他。”

“是吗?”程亮非常吃惊。

这个青年不过二十岁出头,就能想到这个技术,莫非是哪个农学院的大学生?

“请问小林同志毕业于哪个农学院?”

“我?”林虎摇摇头,“我只是一个农民,没有读过大学。”

“什么?”程亮大吃一惊,扭头看向李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兵工厂的养鱼场,我亲眼所见,绝不会是假的。”李强点头道。

“既然李局长说了,那我就先说吧。”程亮平静下心情,开口道,“小林同志,我对‘高密度养鱼’还是没有太大的概念,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没问题。”林虎淡定一笑,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发出一沓相片,起身走到桌前,把照片摊开放在桌上。

程亮面露讶色,目光在照片上来回扫过。

“这些照片是兵工厂‘高密度养鱼’的现场照片。”林虎指着一张照片,开始给程亮介绍起来。

“这是养鱼池。”

“这是供氧机。”

“。。。。。。”

程亮越听越惊讶,尤其是看到鱼池里游动的,密集的草鱼群时,他忍不住的抬头问道:“这些鱼,你们养了多久?”

“满打满算,3个月吧。”林虎想了一下说道。

“才3个月就长这么大?”程亮大吃一惊,“你们都喂了什么?”

“我们根据草鱼的杂食性,配制了一些颗粒料。”

“饲料也是你们自己配制的?”

“嗯,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南山县没有草鱼饲料,我们只好自己研究。”

“好,你继续说。”

当林虎介绍完整个高密度养鱼技术,程亮满脸激动。

他也是个养鱼专家,非常确信这个高密度养鱼是可行的。

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前期的投入不小。

但只要能运行起来,利润非常可观。

“小林同志,咱们谈一谈怎么合作的事吧!”程亮兴奋的说道。

“好!”林虎点点头,心中笑道:“还得是和有经验,有见识的人聊轻松!”

坐在沙发上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强,看到程亮的脸色后,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笑容。

心中暗喜:“合作好,合作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