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孩子的宇宙:拿来就可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 陈钱林
- 1337字
- 2025-04-15 17:24:51
婴儿生活
孩子俩1周岁生日那天,我家搬到塘下镇塘西村,到孩子4周岁生日时我们搬到了瑞安市区,他们婴儿期一直在塘西村度过。
婴儿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经我母亲细心操劳,孩子俩饮食均衡,基本上能做到按时就餐,少有挑食现象。我比较重视孩子的运动,最早的玩具里就有篮球、排球。孩子俩在2周岁多的时候,已学会了骑儿童自行车,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孩子俩出生时都只有4斤多重,比一般孩子要轻,3岁时已经跟同龄孩子差不多重了。
孩子俩很喜欢做游戏,先是玩撕纸片、堆积木、叠书、摆棋子、拍球等游戏;稍大些,喜欢摆筷子、在书中找规律、过家家等。孩子俩互相有伴,平时都是他们自己玩。有时,大人也参与。孩子俩下棋喜欢创新玩法,堆积木喜欢玩花样。他们想出了“排排队”的游戏,筷子、碗、饼干盒、水果、凳子、拖鞋、书、布娃娃……凡是能拿得动的都拿,从一楼排到二楼,从前门排到后门,乐此不疲,有时大人也被拉着排队。
婴幼儿期是习惯培养的黄金期,我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幼儿园前,孩子俩养成的良好习惯有:
按时作息的习惯。孩子俩吃饭、睡觉比较有规律,晚上不怕黑,一到规定时间准时上床,早晨按时起床。
卫生习惯。孩子俩从小吃喝拉撒都注意卫生,不玩脏、乱的东西,衣服上都干干净净的。
遵守规则的习惯。孩子俩做游戏时偶尔发生争吵,谁是谁非我会做个评判。一般流程是:先了解他们的游戏规则,凡遵守规则的会受到表扬,违反规则的会受到批评。
与人分享的习惯。吃东西时,孩子俩一般都一起吃。凡大人喜欢吃的东西,孩子俩都能分给大人吃。我特意交代我父母,孩子给的东西,不要客气,一定要吃,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好处,我父母也每次总忘不了对孩子俩给予表扬。有邻居小伙伴在,孩子俩会分些给他们。孩子俩有好书,也喜欢给客人看;有好玩具,也喜欢给客人玩。
不打骂、不撒野的习惯。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不文明的行为,孩子俩待人彬彬有礼。我不允许孩子俩调皮,经严格要求,他们养成了文明的习惯。
自理的习惯。凡是自己能办的事情自己办,如整理玩具、吃饭、睡觉、洗脸等,小小年纪的时候,这些事他们就自己做了。
看书和学习的习惯。他们从小与书为伴,什么书都喜欢翻翻,不知不觉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他们喜欢数学,简单的加减乘除法也懂了一点儿。他们更喜欢科学,看过很多科普读物和动画片,志向是得诺贝尔奖。
大胆说话的习惯。孩子俩有什么话都喜欢跟大人说。我工作忙些,在家时间少,但只要在家,孩子俩就抢着对我说前几天发生的事,高兴的、难过的,说个不停。
听从大人教育的习惯。我很少对孩子俩发号施令,如玩什么游戏、怎样玩,我都少有干涉,我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一旦发话,我一定会让孩子俩服从。小小年纪,如果大人的话都不听,那家庭教育就有问题了。
孩子俩婴儿期,是我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因刚在塘西村建了房,欠了一些债,尽管我们夫妻都是职工,但待遇并不高,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根本没有钱请保姆。这段时间,我在瑞安市教育局上班,市区离家约10千米,平时坐公交车上下班。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国道线修路一直堵车,我只能骑自行车上下班,来回都要骑一个小时,相当辛苦。我没有钱在市区租房子,中午连个午休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办公室看书。好在我父母能力特别强,把所有的家务事都揽下来,还把孩子俩养育得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