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二陈的骚操作

京城,橙子影视传媒公司。

陈东和陈曦两个陈家人坐在会议室开小会。

“老板说了,这部电影由我们和西影联合发行,我们主要负责线上线下的宣传工作,并且从这部电影开始咱们要培养自己的发行团队,这次电影上映老板让你和我共同负责”

陈东斜睨了一眼假传圣旨的陈曦道:“我是公司一把手,你听我安排就行了”

陈曦不甘示弱的瞪着东子。

“我是老板专门从香港派过来的,并且这部电影戛纳首映的事情是由我一手包办的”

还在香港拍戏的宁导演不知道自己公司还没起步呢,两个陈家人已经开始争权夺利了。

他安排陈曦回来是因为戛纳首映是对方负责的,另外宁阳也有些不放心东子,毕竟陈曦在后世是证明过自己能力的,基于此他才安排陈曦回来帮忙。

东子有些恼怒的揉着脑门,跟一个女人吵架平白跌份,对方再怎么说也是老板的助理,搁古代就是钦差大臣。

最后东子妥协了,“行吧,那你有什么想法?”

陈曦“啪”的一声将一个笔记本扔在桌上,翻开后看着自己做的案头工作。

“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把戛纳老板的小妙招打出来,“看电影送手绢,今天大家都是悲伤的人”这个文案可以继续沿用”

陈东疑惑道:“这有效果吗?”

“当然有,按老板的话说,就是把观影氛围给营造出来,看电影之前就把情绪调动起来,到时候你不哭都不好意思。”

陈东看着面前大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陈助理,内心突然紧迫了起来,自己得努力了,不然公司这陈总得换人了。

“电影院那边应该不会配合咱们吧?”

“没事,上映之前在京城挑三五家大型影院我们自己掏钱搞,等第一天结果出来,效果好的话其他影院不用通知自己就主动学起来了,一条手绢才多少成本”

陈曦说完后看着东子道:“我认为纸媒不用太看重,照以前买个版面宣传就行,主要是互联网上的宣传,老板说的这个观影文案必须刷起来”

“哎,你等等”

东子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当初宁阳那家伙好像是让张亚栋养了一支网上搞彩铃歌曲宣传的队伍。

想到这里,便掏出手机给张亚栋打去电话。

陈曦疑惑的看着东子站起来打了个电话,坐下后一脸的自信。

“网上宣传你不用管,我这边有一支大学生团队,宣传语绝对给你刷到爆,每天不重样的都能搞”

“这玩意还有团队?”

东子不知道这玩意的妙用,但陈曦一瞬间就来了灵感。

“你哪里来的网上宣传团队?”

“老板之前投资张亚栋开公司,让老张那边拉了两个企鹅群来宣传彩铃,这会儿正好用上”

陈曦一下兴奋了起来,“你让张亚栋把我拉进去群”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水军正是今年出现的,因为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网络公关公司应运而生,为网络水军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陈曦第一时间就觉得这玩意简直是搞宣传的利器,违不违法的事哪里会想得到。

当然这年头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惩治这种现象,所以也谈不上违法,只是破坏了互联网正常的信息传播是真的。

陈东联系张亚栋将陈曦拉进了群里,陈曦一看直接惊了,五百人的群竟然有四五个,这岂不是说自己可以指挥两千多人来宣传电影。

就这样,后世影视公司的女董事成为一名初代水军头子。

时间来到7月1日,在《头号文字D》持续霸占票房榜的情况下《七号房的礼物》正式上映了。

上映前的宣传都是中规中矩的,在纸媒上买了几个板块,陈东作为制片人在导演不在的情况下带着富大龙和张佳妮上了几个电视节目。

周黎民是看电影杂志的专栏作家,他对电影很有研究,现在是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影评人。

他对宁阳有了解过,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被电影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称为才子。

《杰出公民》上映的时候他专门跑去电影院看了,看完后觉得威尼斯最佳导演实至名归,对方的处女作电影不像其他年轻导演那么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回去后还认真写了一篇影评,不乏许多溢美之词。

不同于第六代死盯着小人物的情感纠葛,来抱怨时代和集体。

也不同于第五代聚焦于乡土和旧时代,他觉得宁阳的电影很“新”,这里的“新”指的是电影的内核和气质。

在他看来那部电影更像是欧美西方的文艺剧情片,那电影如果换作白人来演,奥斯卡都能上得。

至于某些媒体质疑田庄庄代拍,他只是嗤笑一声,田庄庄是什么风格他还能不清楚?

这次宁阳的第二部电影上映他自然不会缺席,能捧出一位戛纳最小影后的电影他决定一定要好好写一篇影评出来。

这是东城区的大华电影院,年初的时候,大华电影院进行了最新的装修改造。

新的大华不仅在环境上有改观,更重要的是在电影设备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提高,达到了国内最高级别的影院效果,

周黎民拿着提前买好的电影票来到检票口,在影厅门口他被一个小姑娘拦了下来。

“先生,这是您的手绢,”

“这是做什么?”周黎民拿着白色的手绢疑惑地问道,说是手绢,其实就是一块柔软的白布。

“待会儿看电影您一定能用得到”

周黎民怀着疑问把手绢随手揣进兜里,走进放映厅找到座位坐下。

其实戛纳的新闻有媒体报道过,不过因为版面有限,只报道了首映的情形和场刊评论。

电影马上要开始,周黎民看见不远处有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跟自己一样,也是带着纸笔。

他笑了笑,看来这两年的电影行业发展不错,连大学生都学会观影写影评了。

事实上他看见的那两个大学生并不是为了写影评来的,他们是为了写文案。

前几天群里来了个宁阳的富婆粉丝,说是让大家观影写文案发到群里,文案一经选中就给五百块钱,并且会在网络上把文案刷上去。

之后还有活干,在各大网站一条评论五毛,热评五十。

五百块钱够他们上一年的网吧了,大家自然是争先恐后的跑来观影。

因为富婆姐说了,一天选三条优秀文案,持续三十天,只要好好写被选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群里都是大学生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没错,这时候的水军自身也不知道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是网络水军,其实后世很多人干着水军的活也不知道自己是水军。

电影很快开始,节奏一点儿也不拖沓。

当剧情到小女孩被装到箱子里偷偷送进监狱的时候影院里传出一阵笑声。

周黎民觉得剧情转折马上要来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点他比很多专业的导演都懂。

龙久被警察用小芸希做威胁让他认罪的时候,其他观众也有了预感。

坐气球逃走的计划破产,监狱里众人为芸希庆生,龙久把水兵月书包送给女儿,一些感性的观众已经哭了出来。

周黎民看见旁边的姑娘拿着手绢擦眼泪,这时他才明白了送手绢的意思,他从裤兜里掏出手绢擤了擤鼻涕,把手绢折起来又塞进了兜里。

作为一个观影无数的影评人他怎么会被一部喜剧电影看哭呢,完全没可能嘛。

上刑场前龙久向狱警跪地求饶说着“我错了”的时候,周黎民擦了擦眼角。

龙久爬过来,父女二人隔着铁栅栏拥抱,互相呼唤着对方,周黎民掏出手绢擦起了眼泪。

旁边早就哭的梨花带雨的女生看了一眼周黎民。

“大叔,呜呜你那手绢刚擤了鼻涕呜呜呜”

“没事,自己的鼻涕不嫌弃”

女生:“呜呜呜,龙久太可怜了!”

电影放映结束,大家陆陆续续离场,很多女性观众边哭边走。

影厅门外,陈曦领着晨报的记者看着观众红着眼睛鱼贯而出。

“拍到了吗?”

“拍到了拍到了”

陈曦满意的看着观众离开,忍不住挥了挥拳头,做什么演员啊,这不比做演员有意思。

在京城的另外一家电影院里陈东看着青年报的记者拍照,跟陈曦同样的想法,当毛的编辑啊,这不比一潭死水的出版社刺激?

网络上的宣传已经开始了。

“看电影送手绢,《七号房的礼物》让大家一起悲伤!”

“《七号房的礼物》:爱是最好的礼物,爱的力量能战胜一切!”

.....

橙子影视,东子挂断西影发行部的电话,跟院线打交道争取排片是西影负责的,橙子还默默无闻,跟院线说不上话。

宁阳也是一样,威尼斯最佳导演?戛纳影后?那又怎样,你能让电影院赚钱吗?

这也是宁阳必须拍两部商业片出来的原因,一家成熟的制片公司不能没有电影发行的能力。

“怎么样,首日票房多少?”

“还行,五百四十六万”

陈曦眨了眨眼睛,“按照首日票房的八到九倍计算的话,总票房应该五千万往上了吧?”

“你这计算方式没啥科学依据,不过按照西影的说法,晚上的观影人数比正常情况下要多很多,我觉得应该是咱们网上的宣传起效果了”

陈曦点了点头“那就网上宣传继续加码,明天纸媒跟上看看效果”

其实这两人并不知道有一种情况叫做破圈效应,原版《七号房的礼物》就是因为破圈了,差一点就刷新了棒子的观影人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