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局势逆转

“哼,你想赌啥。”

“你赢了,豫府这边无偿分享三个核心技术。”

山本隆司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

“我们赢了,你带队来豫府交流学习一次。”

山本隆司耸耸肩,这个要求对他来说,轻松就能完成。

无非就是到豫府后被阴阳怪气一顿,作为医学交流,总不能还动手打人吧。

“这个患者的纵隔钙化灶的CT影像,与慢性铍病的患者CT影像高度重叠。”

蒲凡在电脑上拖出慢性铍病的CT影像,经过工作人员操作,同步到现场的分屏上。

“铍中毒的间质性肺炎通常伴随肉芽肿形成。”

一旁一个医生团队听闻后点了点头。

他们一开始的诊疗方向也放在慢性铍中毒上。

“但是,海德堡的病理报告显示无典型朗格汉斯细胞。”

蒲凡言之凿凿。

山本隆司的嗤笑从侧方传来:“来自中国的医生居然妄图推翻海德堡的病例检查,真是狂妄。”

蒲凡没有搭理癞蛤蟆。

而是调出一个文献。

“本来,如果没有典型朗格汉斯细胞,那这个病人慢性铍中毒这条思路确实可以推翻。”

“但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种可能。”

“体内合金的杂质改变了免疫应答。”

蒲凡在文献上圈出几处,都是在叙述体内植入合金构件后,机体免疫应答产生了改变,病人的检测数据发生变化。

“我们现代医学讲究循证医学,你在这没有证据就随便推断,那是个人都能当医生了。”

“妈的,我凡哥说话你就闭上嘴听着,哔哔个没完。”

王俊杰猛的站起身指着侧方的山本隆司。

“王俊杰。”

黄老的语气有些严肃。

“我错了,黄老师,我冲动了。”

王俊杰连忙坐下。

“干得漂亮。”

黄老脸上笑容有些压不住。

他也早就想骂人了,碍于今天的场合没办法发作。

山本隆司被突如其来的谩骂,堵住了话头。

“不跟你一般见识,支那猪。”

蒲凡这边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继续调取着文献。

“中国的医生,那患者体内的合金杂质是从哪来的?”

坐在靠前一些的一个医疗团队,用英语问询着。

蒲凡调出患者五年前的二尖瓣成形术记录,人工瓣膜的成分表在分屏上铺展开来。

“钴铬合金,纯度99.3%。”

随着分屏上的数据展现,会场里的惊叹声不绝于耳。

组委很快就采纳了蒲凡提出的意见,输入到AI模型里。

很快,蒲凡组的准确度,就来到百分之六十。

而山本组的准确度,没有丝毫变化。

显然在AI接纳了新的思路后,山本组的诊疗还是最优解。

山本隆司发出阵阵笑声。

“桀桀桀,不过如此,就算这样,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诊疗还是在第一名。”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患者作为焊接工,接触铍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根据海德堡相关的排查,患者并没有发生职业暴露,接触到铍。

山本隆司的讥讽不约而至。

“铍元素检测早就是常规项目,支那医生只会炒冷饭吗?”

“你他妈……”

王俊杰从座位上弹射起立然后被黄老光速按回座位上。

“俊杰,这时候不能骂。”

“小凡,我知道你有把握,给我狠狠地打他脸。”

黄老把目光从蒲凡身上转回到王俊杰这里。

“俊杰,你知道什么时候骂人最爽么?”

王俊杰摇了摇头。

“当然是先在专业上碾压他,然后再骂,这才是最爽的。”

王俊杰冲黄老伸出大拇指,连连点头。

之后也不再搭理山本隆司的冷嘲热讽。

“我们仔细研究了海德堡的每一次检测,做的都很完善,不过,确实这里,落下一点。”

蒲凡将患者指甲采样数据拖入分析模型。电子显微镜下,淡蓝色金属微粒在甲床角质层间闪烁。

这种淡蓝色金属微粒常见于高纯度铍加工车间。

“患者就职的汽车厂上个月更换了焊接生产线。”蒲凡的声音像手术刀划开寂静,“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最新款激光焊机,使用铍青铜透镜。”

会场响起窸窣的翻阅声,前排的Kim教授突然惊呼着摘下眼镜。

大屏同步跳转到《欧洲职业医学杂志》最新增刊,某篇被折叠在角落的短讯正提到新型焊机透镜的铍蒸气泄漏风险。

随着屏幕跳转,主持人捂住耳麦神情变得有些微妙。

没过多久,主持人宣布,来自中国豫府的蒲凡医生的提议,被组委正式接纳,正在输入AI模型中。

蒲凡坐下,戴乐投来崇拜的目光。

不过他像没有看到一样,转头看向一旁激动的黄老。

黄老此刻缩到袖子里的双手微微颤抖,脸上不停闪过激动的表情。

“黄老师,我做到了。”

“好,好,好。”

黄老连说三声好。

大屏上,出现了新的进度条。

王俊杰惬意的转过身,冲山本隆司那边做出了个割喉的动作。

给山本气的,头上的疙瘩都红了。

整个人更像一个癞蛤蟆了。

全场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大屏上的进度条。

后面的记者席早已捕捉到爆款新闻的味道,此时长枪短炮都对着蒲凡这边拍个不停。

进度条的倒计时归零的瞬间,蒲凡的诊疗模型像坐火箭一样,来到了排行榜第一。

“来自豫府医院提交的慢性铍病,准确度,100%。”

而在此刻,山本团队屏幕上的“特发性纵隔纤维化“方案顿时黯淡无光,跌到了最后一名,准确度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十五。

“不可能!”山本隆司撞翻座椅,“我们检索了全球病例库……”

“你们漏了非英语文献。”

戴乐在电脑上拖出一个文献。

是伊朗学者上个月在波斯语期刊描述的类似病例。

“怎么,认个爹跪久了,站不起来了?看不上非英语文献了是么?”

戴乐笑容正盛,热情的话语里却是冰冷的讽刺。

“我补充一点,山本隆司医生团队提交的方案复制的是三年前《柳叶刀》案例,相似度92%。”

“希望组委会鉴定一下,是否存在抄袭的嫌疑。”

蒲凡发力,盯着大屏上山本团队的诊疗模型,逆推出了他们的方案来源。

哄笑声中,山本隆司踢开椅子,招招手,带着团队离席了。

显然是待不下去了。

“山本卡卡西,别忘了交流学习的事嗷,我们会致电你们大学确定时间的。”

王俊杰激动的站起身喊道。

兴许是跟蒲凡呆久了,他的言辞也变得刻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