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那个老问题。
土地短缺,无法妥善安置移民,因而开拓疆土势在必行。
然而,倘若贸然一口吞下文莱,随后再进行移民,无疑是直接背上几十万人口的沉重负担,随时可能引发严重危机。
移民还未到来,魏国便可能被拖垮。
鉴于文莱的局势比预想中更为棘手,徐炜果断决定放弃鲸吞策略,改为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拿下拉让河以西地区,接着开展大规模移民行动,实行屯田之策,并将当地土著编入户籍。
第二步,再彻底覆灭文莱。
徐炜计划用两年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举措。
“关于移民,无需担忧!”徐炜随意说道,“满清国内,捻军与太平军四处征战,英国又在三面开战,各方都有和谈的意向,想必不久之后就会达成和议,届时咱们也能从中受益。”
如果他记忆无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条约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构成,除了基本的赔款之外,便是开放更多口岸用于通商,且英国在1865年成功实现贸易顺差。
但这不过是鸦片合法化带来的短期利润罢了。
待到慈禧等满清统治阶层大力鼓动鸦片种植,满清的鸦片自给率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甚至还出口至东南亚和印度。
而贸易逆差转变为顺差的实际原因,是日本的生丝、印度的茶叶取代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原有位置,进口少于出口,顺差自然就形成了。
口岸开放数量增多,移民自然也就更为便利。
毕竟他手下的阿萨姆公司和贝克公司,可都是由洋人运营的。
徐灿点头道:“火药、枪支都已准备齐全,粮食也储备充足,如今各军严阵以待,出兵的呼声此起彼伏。”
“呼声自然不断!”徐炜轻笑道,“抢钱财、抢女人,还是对付土著,谁会心生胆怯?”
“今日是几号?”
“三月十二。”
“我问的是公历!”徐炜随口说道。
如今魏国公历与农历并行,即便农历在指导农事方面的作用已不大,但依旧被推行作为主要历法,朝廷的节假日也都遵循农历。
公历则主要用于纪年,方便对外交往。
“公历是四月二十五日!”徐灿一脸无奈。
“《天津条约》的签订不远了……”
徐炜低声自语,旋即神色一沉,说道:“五日后,也就是农历三月十七日,大军将向东进发,直抵拉让河。”
说着,徐炜手指向林梦地区至拉让河的广袤区域,“这片地域,河流纵横交错,多为林地与沼泽,但拉让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一旦开垦便是良田。
“我预计,此处至少能安置十万移民。”
接着,他又指向拉让河的中上游,“这里皆是雨林,土地贫瘠,犹如鸡肋,就留给土著吧。”
“等拿下文莱城,那里少说能养三五十万人——”
……
林达安匆匆离开军营,回到家中。
大哥林达泉预支了三个月的俸禄,为他娶了个汉族女子。
女子虽说身材稍矮,肤色偏黑,但并无其他毛病。
“怎么突然回来了?”
林达泉正提笔书写文件,作为内政科长,记录今春人口增长的数据是他的职责所在。
河口县仅仅经过一个雨季,人口就增加了五百多人,新生儿也增添了数百,着实是件喜事。
他抬眼看向愈发强壮的弟弟,忍不住问道。
“要打仗了!”林达安神色凝重,“我那些田地,就得劳烦大哥多费心了。”
“田地倒是小事!”林达泉叹了口气,放下笔,“弟妹正怀着孩子,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放心吧!”林达安这才笑道,“朝廷说了,这次是攻打土著,最大的敌人并非土著,反而是蛇虫。”
他拍了拍胸脯,“这次魏王说了,每个士兵都会分得一个婆娘,大哥,我给你抢个小妾回来!”
“呸!”林达泉笑骂道,“你还是自己留着吧,你大哥我对这可不感兴趣。”
“那是!”林达安嬉笑着,“大哥可是秀才,就算要纳妾,也得是汉族女子!”
林达泉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说:“记住,功名利禄皆是虚幻,唯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咱们要光宗耀祖,就得回乡祭祀祖宗,爹娘还等着咱们回去上香呢——”
林达安也不禁眼眶泛红,他揉了揉眼角,笑道:“这次打下的地盘不少,估计又要设县,到时候大哥就有机会做知县了!”
“知县吗?”林达泉瞳孔微微一缩。
这倒确实有可能。
魏国共有十县,像他这样的秀才可是稀缺人才,知县好几次都念叨着要举荐他去古晋任职。
可自己是要回家的呀,这官要是像二弟说的越做越高,那该如何是好?
他张了张嘴,想劝说二弟退伍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自从离开老家来到魏国,尤其是参军之后,二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每日精神饱满,走路都带着虎虎生气。
如今短短半年就当上了排长,与在家乡时的憋屈模样判若两人。
“等战事结束了,再劝吧!”
他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而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没有对官场的眷恋?
在大清当官,科举不中的话,倒是可以花钱买官,可就算买上了还得排队候补。
如今体验到了当官的滋味,再让他回去做个平头百姓,苦读诗书,那简直难以忍受!
……
“大伯!”
林梦府,陆丰村,伯爵府。
刘善邦躺在竹椅上,面色红润,身旁有两个土著少女伺候着他吃鱼。
王甲不请自来,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魏王又有大动作了!”
“这与咱们无关!”
刘善邦眼睛都没睁开,慢悠悠地说道,“开疆扩土没咱们的份,安心享受便是!”
“我算是明白了,努力几十年,别人说你宽宏大量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吃苦受累?”
“都半截身子入土了,该好好享受享受了!”
王甲看着刘善邦那日益肥胖的身躯,以及伺候的丫鬟,心有不甘地说:“您老可是伯爵,我才是子爵呢,我也想晋爵!”
伯爵有三百户封邑,他这个三等子爵才一百户。
都是在林梦府的土著村落,但两者产出的大米相差至少五倍以上,这怎能让他甘心?
“去找魏王吧!”刘善邦见他要走,慢悠悠地说,“或许还有机会。”
王甲握紧拳头,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刘善邦这才睁开眼睛,叹了口气。
昔日石隆门的一群统制们,来到封邑后,各个都不思进取,开始贪图享受。
除了陈规担任知府,也就只有王甲还有进取之心了。
“操那份心干嘛?”刘善邦摇摇头,“各有各的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