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援军并非两千余人,而是五千人。”
呼延泉的脸色瞬间垮了,他这才意识到杨彦调兵了。
而他调兵的目的,自然是想全歼己部了。
“杨彦亡我族人之心甚巨。”
呼延泉感慨之余,忽然有些后悔,他不应该集结族人对峙,应该向北逃的。
那样虽然会被追杀,死伤不少。
但不会像现在这般可能全军覆灭。
呼延泉心有愧疚的看向周边族人。
却见族人们欢呼振奋,正为即将到来的决战而激动。
呼延泉一时间有些恍惚,意识到是自己太悲观了。
但,族人们似乎太乐观了。
他听到有族人高慨道:
“我们集合了上万族人,可以跟汉军决一死战了。”
“一举击溃汉军,夺回彘县城。”
“击败汉军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南下劫掠了。”
“到时候,我们还有更多族人南下。”
呼延泉不由叹了口气,族人的确太乐观了!
但见他们情绪亢奋,士气可用,呼延泉便打算拼一把。
因为彘县北方不仅有族人,还有乌桓人。
可以拉拢乌桓人一块来战。
既要决战,呼延泉便让妇孺先行上山,占据他们所背靠的山头。
这样不仅安全,还能防备汉军抢占山头。
另外,呼延泉派人翻过大山,向上党和太原郡的乌桓人求救了。
作为对手的杨彦自然知道呼延泉会求救,而且周围的匈奴人肯定会赶来。
所以,这一场仗必须速战速决。
卫觊和徐晃赶来之后,他便召集众将议事。
这次,卫觊情绪很高,且有些傲娇道:
“投石车已有九辆,完全可以强攻敌军营寨。”
卫觊部为了等待徐晃军,一路上放慢了速度。
这就有时间让卫觊赶制器械了。
不过,杨彦没料到他能做出来这么多,不由震惊:
“九辆?这么快!?”
卫觊振奋的点头,虚荣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
但他仍不失敏锐道:
“将军若是现在强攻,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杨彦也想立刻动兵,但卫觊和徐晃军都赶路而来,需要休息。
卫觊主动道:
“卫家军慢行而来,体力并未消耗,可以充当突击主力。”
杨彦闻言,十分意外。
其实他一直把卫家军当成盟友,而非部下。
攻坚战也没想过让他们做主力。
卫觊主动请缨,让徐晃也十分感动,他道:
“我军休整半个时辰,就能投入战斗。”
卫觊当即应道:
“那今夜就攻。”
杨彦见他们俩这么积极,自己也没阻止他们,而是把匈奴军营布置和兵力解说了一遍。
“匈奴已经分了妇孺上山。”
“匈奴营寨被攻破,他们很可能会上山躲藏顽抗。”
“所以我建议分兵在另一山头拦截,将匈奴困于此山内。”
否则匈奴一旦四散于山,追杀起来就难了。
杨彦这一战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消灭匈奴,杀灭其有生力量。
徐晃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后,道:
“我带兵上山,抢了他们的山头,然后从山上夹攻如何?”
这样自是更好。
但这对徐晃军是个巨大的考验。
毕竟匈奴肯定会死守山头,强攻难度很大。
不过,徐晃坚持己见,并愿立军令状。
杨彦见此,便调了自己麾下擅步战的三百铁骑给他。
卫觊则让卫戍带着三百精锐族兵过去帮忙。
当夜,卫家军推着投石车来攻营寨,徐晃军则开始爬山了。
匈奴发现徐晃踪迹后,立刻回报。
得到消息的呼延泉满脸凝重,不由踌躇:要不放弃营寨,收兵上山。
这样即便被围困山头,也能坚守,等待援军到来。
即便援军不来,他们熬不住了,也能四下逃散,不至于被全歼。
但麾下的将领们却士气高昂:
“汉军分兵乃是大忌,我们正可以集合优势兵力,一举击破河东铁骑。”
“对,山顶数千妇孺足以坚守,我们全线出击,灭了眼前河东铁骑和卫家军。”
呼延泉看着他们亢奋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些人太鲁莽、太天真了!
呼延泉不得不提醒道:
“河东铁骑精锐,且有投石车,主动出击乃是大忌。”
“我们既有营寨优势,便应该坚守。”
“我建议,分兵去山头加强守卫,其余留营坚守,等敌军来攻。”
有部分将领支持,但大部分都反对,甚至还有人嘲笑呼延泉胆小。
有几个粗蛮将领带头起哄:
“我匈奴乃是马上男儿,就应该驰骋沙场,岂能像是汉人那般懦弱的依靠城寨防守反击!”
“没错!”
“杀出去!”
呼延泉苦逼的叹了口气。
他知道匈奴并非战力不强,而是因为一盘散沙,无法凝聚众力。
就像是现在,他无法号令这些大小头目,就无法做出最有利的部署。
呼延泉想过捕杀这些头目,加强统治,但这需要时间和空间操作。
如今大敌当前,实在不适合内讧。
最后,呼延泉软硬兼施,才勉强达成意见统一。
“左图部带一千兵上山。”
“休兰拓带两千兵出击,我带三千人镇守中军。”
六千余人分成了三部分,各自行动。
有人骂他分兵,呼延泉便道:
“休兰拓的先锋取胜,我便带领中军杀出去。”
众首领这才满意了。
然而,就在休兰拓准备杀出去的时候,汉军开始进攻了,投石机首发。
因为是攻击营盘,所以投石机用了拳头大小的石头,一次性能发射数十枚。
九个轮动投石机齐发,弹如雨下。
休兰拓部直接被打蒙了。
在这毁灭性的石弹面前,大盾都被砸裂,甲胄根本不管用。
被砸中的匈奴和战马,骨骼断陷、脑瓜崩裂,死状凄惨。
这部匈奴还未出寨就被打怕了,他们狼狈后撤,直接扰乱了后面的部署。
卫家军便顶着大盾、手持钩镰,开始强攻。
杨彦带着百余铁甲骑兵助阵,栅栏和战车组成的营盘很快被摧毁。
不过,匈奴营寨建的极大,且还设置了拒马和栅栏。
杨彦带头突击,连破十道寨栏,战马和骑士已疲惫不堪,
再看匈奴营寨连绵数里,而今突进一半不到,所以杨彦便返回换乘战马。
卫家军继续推进,匈奴开始反攻,双方在营寨中打成了拉锯战。
呼延泉让突击队绕出营寨,携带火油,来烧投石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