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苏联人的重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他们吸纳了德国的技术,飞速腾飞。
可是在轻工产品上,他们的优势并不大,因为他们缺少各种原材料。
苏联商店里面,主要就是一些糖果,巧克力,大列巴,奶制品,另外有一些布料,皮料,是适合国人需求的。
邵承东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既然有一百元的消费劵,他买了一点糖果,天然奶油,给自己的妈妈买了一双高腰雪地靴,给守真买了一双内里有毛的据说是熊皮鞋。
富拉尔基是齐哈的一个区,也是一个孤独的城市,位于大兴安岭东南,来这里最适合的活动,就是带上枪去打猎。
如今是七月底,天气正热,可是这里的气温并不算高,每天都不超过三十度。
邵承东对打猎很有兴趣,可随行的是董文,她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女人,听到进山就害怕。
由于野狼太多,想要去打猎,还要保证安全,必须大部队出动。
人数最少都要十人以上,还要有完善的服务,配套,否则一点疏忽,可能就会把命丢在山里。
加上还要去廖总工家中做客,邵承东也就没指望能进山去打猎了。
周六的晚上,邵承东一个人提着四样礼,跟留在二招的董文告别。
一楼门口,廖总工的车已经等着邵承东。“董工呢?还是不肯去?”
“嗯,她说不熟悉,不好意思登门。”
廖总工也没有在意,跟司机说道:“小钱,开车。”
廖总工的家就在距离二招不远,直线距离不到五百米,只是要绕过几个活动中心,电影院。
这边住的苏联人居多,他家那边主要就是技术人员。
他家的房子是一栋两层的专家楼,面积大约一百二十平,两层两百四。
由于要统一供暖,房子的间距很小,每家只有门口一小块菜园。
相比大部分厨房跟主屋还分开的住宿条件,这种小别墅的条件非常不错了。
可以说,即使过了六十年,也不落伍。
廖总工有三女两子,最小的也都上班了,在北满这边,目前只有小儿子和小女儿。
小女儿已经结婚,嫁给了特钢的同事,但今天也过来了。
他妻子蔡阿姨看起来比较年迈,头发花白了大半,贸然一看,超过了六十岁。
但廖总工年龄只有五十出头,只能说他妻子操劳了一辈子。
面对邵承东,她表现的很和蔼,提到曾经在西北的经历,还红了眼眶。
从她小儿子的口中,邵承东才知道,她曾经也参与过革命,却被抓到,坐了四年牢房。
她身体现在不好,主要就是在家里养病。
邵承东带来的糖果没人在意,不过他把老人家给他的龙井给了廖总工二两,让他格外开心。
而蔡阿姨最喜欢的就是李霞亲自腌制的醋蒜薹,似乎闻到了这种味道,就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岁月。
晚饭前,几乎都是邵承东一直在跟蔡阿姨聊天,她身体不好,年龄又大了,对一些老朋友如今的状况很关注。
邵承东了解不多,只能挑自己知道的,跟她好好说了一遍。
晚饭是她小女儿做的,手艺竟然相当不错。
而廖总工的女婿更是海量,上来就一人面前放一瓶酒,差点把邵承东吓尿。
邵承东的酒量最多半斤,状态好,最多六两,要是一斤喝下去,直接就倒了。
还是廖总工说吃了饭还有话要说,然后撤掉了两瓶酒。
四个人喝了两瓶酒,邵承东已经微醺了。
这个时候,他才跟廖总工说清楚了自己老爸是为了高分子绝缘材料去的西北,不是因为邱小姐。
但老爸具体研究的项目,邵承东还是没有提。
这主要是无刷电机对一穷二白的东大来说,太重要了,不清楚上面的布局,他根本不敢提。
廖总工也没有追问下去,而是跟邵承东提起了他的发明。
“你现在的研究,改进,主要是小型机械,如果大型机械的加工改进,能不能采用你的方案?”
“廖师伯,你这样问太宽泛了,机械加工原理,其实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车铣刨镗磨,但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加工需求,就会有不同的递进方式。”
廖总工笑着说道:“你的发明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需要一段时间,把改进的精华提炼出来,到时候再跟你详谈。”
邵承东猜测他是因为军工生产的一些难题想要问自己,但现在还没有把所有体系认识透彻,所以并不急着询问。
把体系整理好,一个个环节的解决,才能真正形成提升。
邵承东问道:“廖师伯,不是说苏联人支援了一批晒图机吗?为什么现在大部分还在采用手工画图?”
“现在的晒图机太落后,不好用不说,复制的还不清楚,经常一团看不清楚,而且显影水经常断货。画图虽然慢,但画的更清楚……并且能在心目中留下深刻记忆。”
邵承东他们研究所有一台晒图机,他没有亲自用过,但尚工复制了一套图纸,里面的确有一些细节容易被污染。
但除了他们研究所,无论在金州,还是一机床,还是北满,都没有见人用晒图机,可能还是如今的晒图机太落后。
“那你们什么时候能复制好?”
“周一我把材料给你发回去,周二或者周三,我就能把图纸给你。”
第二天是星期天,虽然钢铁厂与热电厂都没有停工,但大部分工人迎来了休息的时候。
整个十里钢城就像活了过来,电影院从上午九点就开始放电影,每家商店也都人满为患。
作为重点企业,北满的待遇是很好的,而现在的人们除了衣食住行,也基本没有其他消费。
住厂里包了,行也不是刚需,工人就住在厂区,不是特殊的工作性质,甚至连自行车都不需要。
所以大部分人的消费,都花在了衣食上面,也舍得花钱。
邵承东也跟着出去到处逛了逛,买到了不少好东西。
各种菌菇,他只选晒干的买,还有腌肉腊肉,遇到了就不放过。
而他今天就遇到了有附近农场的人卖飞龙,七只飞龙,才只要十块钱。
这个价格相当于一只鸡了,却又没有鸡大,邵承东不敢耽搁,一股脑全部买下。
回来的时候,他大包小包装了一大堆,特意避开了前台,偷溜回房间。
进了房间,他就把大部分东西都装进了空间,外面只留下了一些掩人耳目的,甚至特意给董文留下了一条黄羊腿。
他们来的时候就安排好了行程,回去会在沈城转车,给董文留下一天的时间回家看看孩子。
因为天热,这条黄羊腿已经被抹上了盐,但为了防止变质,还是挂在房间里风干。
邵承东统计了一下空间里的食物,各种零散食材不算,大米有一千斤,白面有六百斤,小米,玉米面都有五十斤到一百斤。
他们家不是在农村,每个月还有供应粮,这些食物,足以让全家人度过困难时期。
由于空间没有保鲜功能,与外界一样,虽然冰柜能用,可是能长期储存的肉类也有限。
但现在冰柜几乎都塞满了,再加上还有养殖的少数海鲜,勉强够提供丰富的营养。
如今看来,不需要再急着往空间塞食物了。
实际上他一直都在担心,怕自己买的东西太多,引起了其他人注意。
“小邵,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一会儿,把羊腿挂了起来。你跟徐大姐去逛集市,买到什么好东西了吗?”
“买了不少好东西呢,各种干货,还买了一斤鹿茸,我们一人半斤。这么大一条羊腿,会不会坏?”
“不会,卖黄羊的人就是怕坏,特意烤制熏干了一下,又抹了盐,只要通风,几天之内不会坏的。”
经过几天的磨合,邵承东跟董文勉强找到了最合适的相处方式。
两人保持着疏离,却又感觉比其他人更亲近一点。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他们两个却刚好相反,都刻意相互保持距离,不敢更近,却又舍不得离开太远。
向前一步,可能就是万丈深渊,他们两个都不敢。
可是就这样后退,又舍不得,就固定住了一个合适的距离。
你能看到我,感受到我,我也能感受到你。
我知你心,你知我意,才是男女之间拉扯的精髓。
邵承东也知道自己有些精虫上脑,董文各方面都比不上苏守真,只有成熟的风情略胜一筹。
可是苏守真也会长大,也会成熟起来,那个时候,董文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可是他就是被吸引住了,她不能再生孩子,这个时候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是最大的优点。
特别是她那半年多都没有回奶的奶香四溢,更是让他蠢蠢欲动。
可他只能勉强压抑自己,不敢跨出那一步。
董文也害怕恐惧,但她也很享受邵承东的迷恋。
所以复杂的心态让两个人现在自觉比同事更亲近,表面上,却更疏离,私下里,边际感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