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人生的参差啊!(求追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最能编的狗牙根
- 2275字
- 2025-03-24 19:29:27
燕大图书馆位于整个燕大正中心,南边是大饭堂,也就是后来燕大百年纪念堂。顺着图书馆往北走,则是未名湖。
在通往未名湖的一段凉廊内,崔道逸在这里等着刘一民,凉廊的柱子上缠绕着翠绿的扶芳藤的藤蔓。
崔道逸坐在一旁认真地拿着刘一民的草稿读了起来,他已经写了两万字左右。
目前的剧情到了老薛遭遇沙尘暴,小八奋力相救。狗先是将老薛的脑袋和一只胳膊扒了出来,接下来老薛和狗合力从沙堆下面把自己挖了出来。
如果单是一只狗将整个人都给挖出来,那就太过魔幻了。
等老薛脱困后,狗累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老薛一度认为狗为了救自己累死了。
“一民,我有个问题,在前面两万字的剧情里,大部分的笔墨落在人和狗的日常相处上,关于狗护林和老薛跟偷伐者做斗争的笔墨却很少。先是寥寥几笔讲述有这种现象,接下来仅仅出现了一幕与偷伐者做斗争的情节,这是你故意安排的吗?”
崔道逸看完后,忍不住皱眉问道。在他的印象里面,大部分作家都会将笔墨放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情节中,以彰显主人公的英勇形象。尤其是在十七年文学的作品中尤为明显。
十七年文学指的是49年到66年之间的一个文学时期,不管是知名作家还是普通的作家的作品里面都蕴藏着高昂的革命精神,政治性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
刘一民如此处理倒是让崔道逸大感意外,看完后就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
“师兄,这部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人和狗之间和谐相处,日常的点点滴滴来触动读者的心灵,主要是温情而非斗争。如果对斗争描写过多,就容易出现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况且老薛的日常生活就是护林种树,不是只有跟犯罪分子作斗争,才能展现出他英勇的一面。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能独自一人来到荒漠的边缘地带,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忍受孤独和风暴,这难道还不足以展现出他英勇的一面吗?”
刘一民说完,崔道逸的脑海里不断地响起“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一句话,沉思一会儿后如梦初醒,冲着刘一民笑着说道:
“你说的在理,这样一说,我觉得你这种处理手法是极为高明的,偷伐者的故事写的太多,确实有喧宾夺主之嫌。”
崔道逸作为京城四大名编,他看稿子很准,被作者反驳回去还觉得合理的情况并不多见。
“什么极为高明?什么光荣和平淡?让我看看!”一道突兀的声音在两人耳边响起,声音中带着五分严厉三分不屑和两分好奇,在这瞬间稿子也被人给夺了过去。
崔道逸正准备破口大骂,看到来人后换成了一副笑脸,耷拉着脑袋温顺地说道:“老师,您怎么来了?”
来人是个老头,是个低矮的老头,大约只有一米六左右,年轻时可能会有一米六五。头发灰白,戴个眼镜,看的极为认真。
老头看了约半个小时后,抬头看向刘一民:“你叫刘一民?”
刘一民点了点头,虽然他不认识这个老头,但凭借崔道逸的态度来看,定然是中文系的老师,还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师,中文系呆久了,什么样的教授都能见到,刘一民早就习惯了。
“写的还行!难怪小严称呼你为中文系之宝树,是有点意思。”说完,老头背着手施施然离开了凉廊,丝毫没有多聊的意思。
嗯?小严?严家炎?
“不认识吧?中文系老主任,还是咱们燕大中文系任职时间最长的主任。”怕刘一民不懂老主任的份量,崔道逸继续说道:“当年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知道吧?”
火烧赵家楼刘一民当然知道,巴黎|和会失败,愤怒的学生五|四当天跳进赵家楼胡同的卖|国贼曹|汝霖家里面,暴打章|宗祥。学生们找不到逃跑的曹|汝霖,于是一把火将他的家给烧了。
“是他烧的?”刘一民忍不住问道。
“对,就是他烧的,他是咱老主任杨晦!”
中文系真是藏龙卧虎呐,拉出来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头就是个扫地僧
“这是《高考1977》的读者来来信,挑好的。这一封没邮票,是西单的一个女孩子直接到编辑部门口给我的,就是见艾清先生的那天。人长得挺漂亮的,就是....”崔道逸说到最后,顿住了没往下说。
“就是怎么了?”
“人挺漂亮,就是眼睛有点问题!”
刘一民接过信看了一眼上面写着“国医科学院医学生朱霖”。上次崔道逸给的读者来信他都没有回,现在还在家里压箱底!
“这一封我看写的不错,你到时候抽个时间回复一下,顺便刊登在《人民文艺》上,有稿酬!”
“好!”
“今天最后一件事情,一名中青报的同志联系到我说想找你约稿子,估计一会儿就能过来。”崔道逸本来想说刘一民很忙没时间写稿,但对方说这个稿子刘一民写过,不需要浪费时间,只需要稍加润色即可,这倒让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稿子?
刘振云和李学勤、陈大志三人从图书馆出来,看到刘一民,一起走过来打招呼,三人的眼睛不时落在崔道逸身上。
刘一民主动介绍道:“这是咱们中文系的师兄崔道逸师兄,现在在《人民文艺》当副主编。师兄,这是我三个舍友,都是写作的好苗子。这是我老乡,十分热爱文学。”
“三位师弟你们好,以后有稿子可以直接投给我,就算是不过我也会给你们提出修改意见,谁让咱们都是中文系的。”
刘振云三人激动地跟崔道逸握手,《人民文艺》的副主编,只要是在燕大想投搞的学生都有过了解,四大名编之一,还是师兄,能得指点一二受益无穷。
握完手后,三人感激的看了一眼刘一民,太给面子了!
寒暄了一会儿,三人背着挎包离开凉廊。自从严家炎先生布置《驴得水》的作业后,刘一民就将三人给孤立了,他们三个天天腻在一块查资料写书评。
三人走了十几步后,不约而同的回头羡慕地看向刘一民。他们还苦苦挣扎在过稿线,刘一民已经可以跟副主编谈笑风生了!不禁感叹高山仰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望其项背!
“这人生的参差啊!”李学勤摇了摇头。
刘振云半天后无奈地说道:“我怎么感觉咱们上的不是一个中文系?”
“妈的,这中文系是咱学校单独给他开的吧!”陈大志哀嚎一声!
感谢大佬天下纵横有我的500点币打赏,太带派了!
感谢大家的月票和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