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婉拒

襄阳城郊外,一处名为马家沟的镇上,萧峰和邓元觉走在田埂上,看着老农在田间辛情劳作。

没过多久,欧阳澈神情凝重的走了过来。

邓元觉见状,呵呵一笑,问道:“欧阳居士,可曾探问明白?”

欧阳澈颔首,沉声道:“已问得清楚,此马家沟田地,尽归镇上张姓豪族所有。”

邓元觉闻言,低诵佛号:“阿弥陀佛……”

转而望向萧峰,言道:“萧兄,此行北上,已历六镇,皆是如此景象。”

萧峰面色亦凝重无比,自襄阳城出来之后,这一路所见,可谓雇农遍地、佃农稀疏,自耕农竟如凤毛麟角,实乃大宋土地兼并之写照,触目惊心。

四人走到一泉眼旁,稍作歇息。

邓元觉看向萧峰道:“萧居士曾游历杭州,可知那花石纲之事?”

萧峰微微点头,开口道道:“花石纲之名,我亦知晓。此乃专为皇帝搜罗奇花异石之特运,一纲十船,浩浩荡荡。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皆奉旨行事,东南珍宝,尽入其手。”

“此纲所过,钱谷民役,重负如山。更有甚者,为使其通过,拆桥毁城,江南百姓苦不堪言。”

邓元觉闻言,长叹一声:“阿弥陀佛,世间疾苦,皆因贪嗔痴慢疑。当今官家此等行径,岂是仁君所为?”

欧阳澈眉头轻蹙,声音朗朗道:“大师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且看教学,官家于各县广设学塾,让寒门子弟得以苦读圣贤之书。待学成之后,又可经科举或举荐,入得京师太学,继续研习经史子集。此等举措,不是仁政么?”

“再观那黎民百姓,官家亦不曾忘却。下旨设立安济坊,收养那些贫病交加之人,又令各州县效仿,京师更有居养院,专为鳏寡孤独之辈提供庇护。”

“至于朝堂,官家更是雄才大略,一举平息了那绵延三十余载的党争风云。朝堂之上,再无党同伐异,百官齐心协力,共谋国事。”

“对外,政和四年,我大宋铁骑在古骨龙之地,大展神威,将西夏军杀得大败而逃,扬我国威!”

“细数官家这些年来的种种作为,对内仁政爱民,对外英勇抗敌,称一声明主,又有何不可?”

“哈哈...”

邓元觉闻言,爽朗大笑,点头赞同道:“听欧阳居士所言,官家倒也担得起一代英主。可是...”

大和尚手指缓缓指向那远处的田野,那田地里老农们佝偻着腰背,辛勤耕耘,汗水浸湿了衣襟,脸上沟壑纵横。

“这世间万般繁华,终究需落到实处,方能惠及黎民。咱们一路行来,遇到的那些老农、匠人、行商、店家,他们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只为在这世间谋得一份生计。可曾有人问过他们,官家的那些仁政善举,是否真的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可是我等读书人,自幼苦读圣贤之书,心怀天下,志在四方...”

“放屁!”

邓元觉猛然起身,那魁梧身材如同山岳一般,威压十足:“士农工商,你读书人有几何?普天之下,匠人、农户、行商又有多少?你们这些士人,不过寥寥数载寒窗,便妄图以笔墨改变乾坤,可曾真正了解过这世间疾苦?”

“天下的美事,都让你们士人占了,你们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却从不曾真正踏入这尘世,体会百姓的艰辛。如今,官家善政都是对你们士人,你们当然维护官家,因为你们从未真正站在黎民百姓一方!”

“你们亦是天下的蛀虫!”

欧阳澈见邓元觉大放厥词,脸色不由得一沉,正欲开口与他好好理论一番,却被一旁的萧峰抢了先。

他将气头上的宝光如来按下,温和的说道:“两位,不过是各抒己见,怎还谈出火气了?来来来,都且坐下,冷静冷静。”

“哼!夏虫不可语冰。”

“呵,饱汉不知饿汉饥!”

李逵看着两人,一脸懵逼的挠了挠头,搞不懂他们咋吵起来了。

一行人走出马家沟,在镇上找了一家酒店暂且住下,欧阳澈还受着伤,他服过药后,便早早歇息去了。

独留下萧峰、李逵、邓元觉三位好汉,围坐在院中,就着月色,开怀畅饮,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逵已经醉倒,邓元觉这才看向萧峰,神情认真的说道:“萧居士也看到了,如今世风日下,赋税苛重,劳役繁巨,官吏更是巧立名色,层层剥削,致使百姓种桑养蚕之微薄收入,难以维系生计。昔日赖以糊口的漆、楮、竹、木耳等山货,亦被官府搜刮殆尽,不留丝毫余地。”

“再者,朝野上下,奢靡之风盛行,声色犬马、土木建筑、祈祷祭祀、武器装备、奇花异石,无一不耗资巨万。加之每年向西北二虏贿赂金银绢帛,数以百万计,皆出自东南百姓血汗。”

“可二虏得此厚贿,却愈发轻视大宋,岁岁南下侵扰。朝廷还在一味的媚敌求和,不敢违逆。诸公宰相不思进取,竟视此为安边之策,置百姓疾苦于不顾。如今东南百姓终年劳作,妻儿老小饥寒交迫,难求一餐温饱。”

“近十年来,朝中元老忠臣,多遭贬谪,权柄尽落奸佞之手。那些奸佞以声色土木蛊惑圣听,对朝廷大事漠不关心。至于地方监司、牧守,亦是贪墨成风。”

“上苍赐命于万民,复设官吏以牧养苍生,初衷实为养民安国,护佑社稷。可官吏贪婪无度,残暴不仁,至此境地,百姓心中自是愤懑难平。”

“吾主方腊,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早已洞悉朝堂之奸邪。故而,主公立志建立一个法度严明、无有贵贱的理想国度。如今,主公麾下已汇聚四方英雄,众志成城,誓要改天换日,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像萧居士这般的大英雄大豪杰,正是主公一直等待的人啊!”

萧峰听闻此言,却是一笑,举起酒坛说道:“多谢邓大师看得起萧某,不过萧某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