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牛仙客给张九龄解开枷锁之后,秦佾便将他带进自己的公房。
手下的胥吏给他们二人送来茶水退出去之后,秦佾拿起条案上的《论官弊》,面色顿时阴沉下去。
“张郎君,这封投书可是你的大作啊?”
张九龄将秦佾手中的投书接过来一看,原本黝黑的脸竟然有些红了。
这篇《论官弊》还真的是出自张九龄的手笔。
前些日子,张九龄与几个同窗吃酒。
议论到如今的朝廷被武氏诸王把持,用的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
而那些刚正不阿,有心报国之人却晋升无望。
一时心血来潮之下,张九龄这才写下这篇文章,并将它投书到了匦使院。
其实那日投书之后,张九龄心中也十分忐忑。
他也担心自己的投书万一触怒了武氏诸王,被从国子监中开革都是轻的,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大.....大人,在.......在下......”
听到秦佾的问话,张九龄原本放下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秦佾看到张九龄慌张的样子,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脸色逐渐缓和下来。
“张郎君,你如此行事,能达想要的到目的吗?”
张九龄被秦佾这句话问的有些莫名其妙,他的脸上顿时露出疑惑之色。
“秦大人何出此言?”
“匦使院的投书,不就是为了让百姓的谏言上达天听吗?”
秦佾摇了摇头,转身走到角落的一口箱子旁,弯下腰打开了箱子盖。
张九龄好奇的抬眼看去,便看见箱子里装满了札子。
“大人.......”
秦佾知道张九龄心中的疑惑,戏谑的看向张九龄。
“张郎君,这里放着的,是这一个月以来招谏司的投书。”
看到张九龄脸上疑惑之色更重,秦佾的眼神中充满玩味之色。
“没错,这就是招谏司的投书,你知道这一个月的投书之中,会有多少封被院正大人上奏给圣皇吗?”
“一封都没有,”秦佾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除了歌功颂德的文章,剩余的那些,都在这个箱子里。”
“每个月初一的朔日朝会之后,便会被送到院子后面付之一炬。”
“所以,朝廷永远看不到,圣皇陛下也永远看不到。”
“大人.......”张九龄此刻的脸上已经满是惊诧。
秦佾点了点头,此刻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眼神中充满了野心勃勃的火焰。
“张郎君,想不想让你的投书放在圣皇陛下的面前?”
“什么?”张九龄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秦佾,“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秦佾秦主事是什么意思呢?
自然是要利用张九龄深厚的文字功底,拿起这个时代无法理解的武器:舆论。
“张郎君,”秦佾脸上带着笑意,压低了声音看着张九龄问道:“不知您是否愿意,随本官一道捉笔为刀,斥尽这世上不公之事?”
“秦大人.......”
张九龄的眼神中满是错愕,但他的心跳却不由自主的快了几分。
不等张九龄反应过来,秦佾一把抓住他的手,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说出来。
历史上的张九龄能够以弱冠之年考取进士,便不是愚昧蠢笨之人,秦佾只是短短几句,他便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仿佛给他推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张九龄的心情也愈发激动起来。
他压抑着心潮澎湃,将信将疑的看着秦佾。
“秦大人,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秦佾抬起手拍了拍张九龄的肩膀,胸有成竹的点了点头。
“张郎君,只要你愿意,本官随后便会向院正大人谏言,招募你为招谏司录事,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好!”张九龄听到秦佾还要举荐他入匦使院,也就不再犹豫了。
要知道录事一职虽然只是从九品,但也算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
张九龄如今只是国子监的监生,如果考不中进士的话,像他这样民间举荐的监生,超过二十五岁便要出监返乡,仕途一道恐怕就无望了。
秦佾又与张九龄二人,商量了一些细节,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夕阳西下傍晚时分。
“主事大人,”秦佾还在意犹未尽的时候,牛仙客匆匆走了进来对他行礼道:“院正大人回来了,正在大堂之内,他命人请你过去。”
“好,我随后就去。”
秦佾让牛仙客去给张九龄取了一个临时出入匦使院的腰牌,又让他将张九龄送出去,自己便整理了一番袍服向大堂走去。
“佾哥......”来俊臣的心情明显不错,看到秦佾立刻招手让他进来。
秦佾知道来俊臣今天是进宫向圣皇献宝去了,看他满脸堆笑的样子便知道武曌应该对他大加赞赏了一番,于是便笑嘻嘻的走到来俊臣的身旁。
“恭喜院正大人,”秦佾一躬到地行礼时,还不忘高声说道:“今日又得圣皇陛下恩宠。”
来俊臣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佾哥,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气,今日为师能获圣皇陛下奖赏,你是立下大功一件。”
说着话,来俊臣从怀中掏出一张三平尺左右的纸在面前的桌案上铺开。
“佾哥,你要的东西,为师也给你求来了。”
秦佾闻言心中顿时大喜过望,他为什么要通过来俊臣将自己生产出来的那些东西献给武曌,目的就是为了要圣皇陛下的亲笔题词。
秦佾在穿越之前,可是知道什么叫做名人效应。
为什么那些明星拍一条广告动辄就是上千万过亿的广告费,还不是利用了他们的名气所带来的公信力?
那这个时代最有公信力的人是谁?
自然是大明宫中那位高高在上的圣皇武曌了。
秦佾之所以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让店铺开业,就是在等这幅题词。
喜滋滋的从来俊臣手中接过那张白纸打开,看到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字:资生堂。
不仅如此,在字的左下方还盖着宝玺。
这个章周遭有两只凤凰环绕,中间分明是‘天下大圣皇帝’六个大字,正是闻名遐迩的凤凰玉玺,代表着这幅字是武曌的真迹。
秦佾看着手中这幅题字,来俊臣还在一旁邀功一般喋喋不休的说着。
“佾哥,圣皇陛下问为师,这‘资生堂’三个字是何意思?”
“为师便按照你那日所说,资生堂意味滋养容颜,生生不息之意,圣皇听后甚是喜欢,还让我有机会带着你入宫觐见。”
见武曌?秦佾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
都知道武曌这人喜怒无常,再加上她对大唐开国勋贵没什么好感,现在见她还是有些福祸无常。
秦佾早就在心中打定了主意。
等到张易之真正在武曌身边站住脚之后,他才敢去见一见这位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多谢恩师,”秦佾小心翼翼的将武曌题字叠好收入怀中,向来俊臣再次躬身行礼,并且再次给对方了一个甜头。
“恩师,学生这个店铺,将来还要老师多多回护。”
“学生决定了,将其中四成的股份送给老师,还请老师莫要推脱。”
来俊臣听到秦佾这一番话,顿感大喜过望。
说实话秦佾这一手做生意的套路,他私底下细细琢磨了一番,也感觉颇为佩服。
作为家中养着上千美姬的人,来俊臣对女人的心理也算有些了解。
女子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自然是她们的容貌。
如果让那些女子们知道秦佾店铺内的东西能够让她们貌美如花,这店铺一旦开业,必定会让整个长安的女人为之疯狂。
到时候这个店铺即便是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恐怕也毫不夸张。
更何况如今秦佾还通过他求来了圣皇陛下的亲笔题字,那便相当于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女人的权威认证。
这个‘资生堂’想不赚钱恐怕都不可能。
来俊臣自然对这个生意十分眼馋,可一想到秦佾只是老神仙孙思邈的代理人,心中又有些忌惮。
他生怕万一惹得孙老神仙不快,纵使他权势滔天,可面对神仙手段的时候依然于事无补。
因此,当秦佾说给他四成干股的时候,来俊臣怎么可能不心花怒放。
他仿佛已经看到泼天的富贵,正向自己铺天盖地的涌来。
看着来俊臣此刻心情不错,秦佾又不失时机的向他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件事是招募张九龄成为招谏司录事之事。
来俊臣从秦佾这里得到了如此多的好处,一个区区从九品的官职,对他来说基本上就是信手拈来,自然是一口应允了下来。
第二件事则是秦佾告诉来俊臣,‘资生堂’将于四月一日开业。
因为自己人微言轻,所以他会印制一批请柬,想要以来俊臣的名义在那一日邀请长安城内那些达官显贵的家眷们参。
来俊臣也如今知道这桩生意与自己有关系,积极性自然是被秦佾调动起来。
思索了片刻,他告诉秦佾,等到请柬印好之后,让他直接去自己的府上找他家大郎来梓承,到时候由来梓承亲自前往那些人的府邸送请柬。
听见来俊臣这样安排,秦佾心中自然也大喜过望。
毕竟如果由来梓承前往那些达官显贵家赠送请柬,恐怕长安城内没有人敢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