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启人生:在冥想中收获能量与富足
- (马来)维申·拉克雅礼
- 1062字
- 2025-03-13 18:25:29
慈悲的挑战
现在你知道了慈悲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好处,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没有更多人谈论它。
可惜的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支持我们去成为慈悲的人。尽管慈悲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自然状态(绝大部分的小孩刚生下来都有一颗慈悲而柔软的心),但社会的影响和熏染却往往会将其剥夺。
让我用一个实验来向你证明。
看向别人的眼睛。
如果你真想挑战自己,不妨试试不那么熟的人。如果你独自一人,不妨找一面镜子,看向自己的眼睛。请保持住视线,尽量不断开,持续一分钟。
感觉如何?
这种人类基本而原始的联结方式,让你感觉多不舒服?按0~10打分,会是多少分?
如果你居住于美国、加拿大、欧洲或澳大拉西亚[4],你估计会相当不舒服。因为在这些地方,社会文化让人们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应该不舒服。你可能曾被告诫说,盯着别人看是不礼貌的。而被别人盯着看,会让你感觉异常暴露而脆弱。这莫不悲哀。不仅如此,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未能幸免。这种排斥深层次联结的文化,已经肆虐到了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许多城市和乡镇。
但为什么会这样?要是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人与人的联结”被社会定义为奇怪的、不礼貌的、近似痛苦的事情……那么坦白讲,我们都要完蛋。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和学习。
这便是为什么爱与慈悲排在六阶段冥想之首。人与人的联结对我们而言不应陌生。它应是我们生活里的第一要务。
现在,我猜99%的人读到这里会有一个疑问,而这个疑问可能会是:
慈悲这个事吧,的确不错,但如果有人真的很浑蛋,我要怎么办?如果有人真的就像希特勒一样坏,我不想对他们慈悲,我要怎么办?
我理解这种感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至少会有那么一个人,希望他立马从地球消失,无论原因是什么。这很正常。如果我们做不到对这个人慈悲,没关系,交给阶段三。到了阶段三,我们会练习原谅,它类似于工业级强效慈悲。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在阶段一,你只需要聚焦于某个你深爱的、更容易唤起慈悲的人。在本章末尾,我们会一起走完整个流程。
阶段一虽然不关注那些“坏人”,但在实际功效上,会让我对他们怀有更多的慈悲。一旦我进入慈悲的状态,当别人做出让我生气的事时,我不会立马爆发。我知道我要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快速恢复平静和安宁。练习慈悲,让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了更强的掌控感。也让我在与容易犯错的人类同胞相处时,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包容。
这极大地改善了我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它让我更自如、更自在地行走于世,感受自己和万事万物的联结。
最棒的是,你不必怎样努力。一旦你开始定期练习,所有这些都将发生在你的潜意识水平。就像被动收入,爱和慈悲会不断向你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