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招收移民

除了军队之外,奥托还需要准备前往殖民地的移民,毕竟他是准备将殖民地当做本土来经营的。

想要这些殖民地发展得好,就少不了足够的移民。

上辈子年轻一些的时候,因为一部分媒体的影响,奥托认为非洲贫困的原因是因为非洲人很懒,靠天吃饭。

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信息渠道的增加,奥托发现这只是一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

在殖民者到来前,非洲大陆的整体文明水平就很低,尤其是撒哈拉沙漠隔绝的中南部非洲,广泛的存在着以狩猎为主的部落社会形态。

不同于远东帝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部落,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发展出了封建政权。

南部非洲的这些部落极为原始,到现在为止,当地土著的主要敌人,基本上就是当地的野兽和疾病。

倒是北非地区,因为濒临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受到欧洲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大多都发展出来了属于自己的封建文明,甚至当地人都是以白种人为主。

现在的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他的像是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地方。

或主动或被动,都曾经因为欧洲或者亚洲的侵略者,成为这些国家的殖民地或者保护国。

像埃塞俄比亚这样能够保持独立的国家只是极少数。

当然现在还有埃及,埃及在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国,但如果不是列强的阻拦,其实早就已经独立。

欧洲人在中南部非洲的殖民,完全破坏了当地原本的原始部族生态,将当地土著生生的拉入了现代社会体系,

部落制对现在的中南部非洲人来说,已经是十分先进的制度了。

在马萨蒙德的日志之中,奥托还发现非洲许多地区,还大量存在着家族和村落这种最基础的形态,基本上就和史前文明差不多。

可以说非洲人的文明起点远超普通人想象的低,在后来的殖民大潮中,面对西方人的枪炮,被迫的接受了现代文明。

但这些土著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也没有什么建设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文明的起点低。

根深蒂固的习性,加上殖民者被迫离开的时候,挖下了许多的坑,这些都引发了负面效应,让这些非洲国家独立后战乱不断,即便上百年也难以改变。

想要单纯的利用当地土著,将殖民地发展起来,几乎属于不可能的任务,即便强行去做,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是得不偿失。

所以从欧洲大量的引入移民是必须的,但就像是之前说的,希腊本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民众,奥托也只能将目标放在了欧洲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思索了过后,奥托决定主要从德意志地区吸收移民。

如今时代,欧洲人是无可置疑优质的劳动力,因为欧洲的国家发展和教育处在世界最前沿。

从德意志地区吸收移民,奥托巴伐利亚王子的身份也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同时还能更加容易的管理。

除此之外,奥地利、意大利等地区的移民也是适合的选择。

奥托经过了考虑之后,将远东地区也预定为高质量移民的来源,这则是上辈子所知的经验。

随着进入封建王朝的末期,腐朽的带清政府不断地加重对底层的剥削,各地灾害频发,无数流民,统治者却选择视而不见。

远东帝国的百姓生活也越发的艰难,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常常白白付出自己的血汗,每日劳作不休,不仅得不到回报,还会莫名其妙的背负巨债。

那些地主老爷们联合乡间胥吏,耍弄各种手段,将朝廷摊派的赋税加倍地从农民手中拿回来。

普通的农民在丰收年景尚且填不饱肚子,遇上天灾人祸更是会看到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这个时候只能选择远走他乡,四处逃荒,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其他人都只能曝尸荒野。

对于几近绝望的人来说,只要能有口饭吃,吃点苦算什么,对这些人来说,只要能有口饭吃,其他什么根本都不重要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在远东帝国招募劳工,即便是知道要远渡重洋到美国修铁路,依然能够轻易地招纳到那么多的华工。

至于另外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后世的许多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大国的底色。

完全是各个阶层习惯性的摆烂,在奥托看来可能还比不上非洲土著。

非洲的土著虽然在后世的名声不好,但对比印度人在长期的种姓制度下形成的消极应付和现实主义,起码生活态度还是乐观向上的。

人们觉得印度人懒,那是因为在上千年的种姓制度中,印度人已经学会了习惯性摆烂,渐渐地形成了民族特性。

对国家发展来说,现实主义可不是什么好词,就印度人的民族性格,奥托也不可能吸纳印度移民。

想要将殖民地当做本土来经营,就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移民。

欧洲移民的素质的确高,但只要不是没有选择,想要让欧洲民众前往印象中野兽毒虫遍地,什么都没有的非洲,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所以奥托估计欧洲地区能够招募到的移民数量,恐怕并不足以满足自己对殖民地不断扩张的期望。

因此奥托还准备安排船队前往远东,想办法吸纳一些远东地区的移民作为补充。

甚至在奥托看来,从纪律性和服从性上面来看,远东地区的移民素质还要更高一些。

早就在上千年前开始,远东帝国各个朝代的官府,就极为擅长组织调动民力,修路凿桥,挖掘运河,搞大工程。

长期以来,远东帝国的民众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性和服从性。

另外就是历史上每到王朝中后期,都要面对人多地少的境地,使整个社会内卷严重,吃苦耐劳方面是世界知名。

甚至这些人招募过来,工资都不需要多少,毕竟幸福日子是对比出来的。

现阶段只要能吃饱饭,让这些华人组织起来去开荒,说不准非洲的大农场比欧洲搞得还要更好。

甚至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比如修路铺桥什么的,奥托都准备交给当地的土著来干。

同时为了防备未来美国的命贵待遇,奥托是不准备长期使用这些土著的,最多也就是在建设初期利用一下他们的劳动力。

毕竟现在没有各种现代化的工程机械,在非洲的殖民地开荒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

等殖民地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他就计划把这些人送去美洲,让这些人能够成为天选之国的一员。

正好美国南部种植园正在不断地扩张,当地对这些劳动力还是很欢迎的。

奥托避免了未来的风险,美洲的种植园主们得到了想要的劳动力,非洲土著则成为了闻名世界灯塔国公民,可以说是三赢,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重生这么多年,奥托早就学会了这个时代的现实,甚至还看的更长远一些,对待那些部落土著,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他也不会有什么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