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力学

一整个十一月,朱允炆都在处理煤铁这边的事情,和周德兴也没有实际联系,

说来其实也正常,人家一个封疆大吏,是来干大事的,你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凭什么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

朱允炆并不着急,许三训练调来的民兵,至少要练出个模样来,才好涉足卫所的事情,

不然两三百个兵都带不好,他更不会信任自己了。

总之,在北平开始下雪,金陵也降温的时候,

一大早,朱允炆还是穿着单衣,行走在自家的小院里,做着从古书里看来的舒展动作,

得益于这副身体还没长开,筋骨柔软,他做出许多动作尽管有些慢,但也算是有模有样,

李成牵着马走了进来,

作为他的马官,也是这半年来看着他长了起来,牵马过来的时候小声说道:“殿下又壮实啦。”

一套养生拳打完,朱允炆才长出一口气:“李伯辛苦。”

“不辛苦。”

朱允炆只是一时兴起将马养在院子里几日,但真正地精养还是得靠李成这样的老手,

李成半张着嘴,作势要说话却半晌不曾言语,脸都红了还是不好开口,

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朱允炆说道:“李伯是想回金陵了吧?老婆孩子都在金陵,如此分离之苦,着实难以忍受之苦痛。”

李成眼眶霎时间就红了,他老婆不识字,离家多日未曾通过书信,中得子,才三岁多,如此骨肉分离,何等的痛苦?

但他也知道朱允炆和太子分离之苦,因此没说话,

他泪眼婆娑:“殿下,老朽……”

“李伯,别急,我不敢准你的假,你如今是我的马官,若是你走了,我这马儿生了病害了疾恐有性命之虞。”

朱允炆说道,

李成当即哭出了声,老泪纵横,看着十分凄惨,

朱允炆继续说道:“你随我南下,不是行军,胜似行伍……但是。”

他的声音变得很轻:“我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你回家之后,要在中元节前赶回来,否则,我便将你革职查办!”

他声音很大,很严厉,但李成却已经喜极而泣:“多谢皇孙殿下。”

“不过你要为我找个马官,我辛苦驯养的马儿,若是出了差错,我拿你的人头是问!”

朱允炆面带笑容,转头之后却也一脸惆怅,

离家多日,谁不思乡,

但他犯了罪,理应受惩,

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李成离开的时候,朱允炆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摸着自己的马儿,在自己的小院里环视一周:“找时间给你也整个恒温的马槽,这福建靠近赤道,太阳直晒,感觉比广东还他娘的热。”

刘笙虽然不知道自家主子又在嘀咕些什么他听不懂的东西,但瞥见殿下眼角的笑意,也轻轻松了口气,

朱允炆和马儿说着话,刘笙也分出些神来打量着主子的小院,

乍一看这个院子和其他州府官员的府邸没太大区别,

不过是假山假石,有小巧园林景观,人在景中,如同置身天然,

算是有巧思,但没什么了不起,

可仔细一看便会发现很多非同寻常之处,

比如在假山内里已经掏空了,用“铁架子”蒙的一层“石皮”,看样子和其他石头堆成假山差不多,

其实每过几天就要换一层“石皮”,因为日头一晒,石皮就“皲裂”了,

因此来访的客人每次看都感觉有些不同,

朱允炆也不甚满足,念叨着“技术不够”的说法……

还有院子里有一些铁厂送来的奇状物体,堆在亭子里,

基本都是叫做模型的小玩意儿,寻常人看不出个门道,但殿下可宝贝了,不让人靠近,每有客人来了才给他们展示,

最新的是一个小巧的叫做“二轮车”的巴掌大模型,乃是最新研究成果,

据皇孙说,距离投产还有几年,最核心的技术不在车辆本身,难度奇大,

原话是把“煤油”今年能玩明白就谢天谢地咯……“石油”这东西先别想了,

据说如果造成了“二轮车”,才算是真的走入“新时代”,但这时代,有点儿远。

还有一些已经取代了原本生活用品的新用品,

比如取代了木盆的铁盆,以及无法取代木桶的铁桶,

拿铁桶洗了一次澡,殿下就有些骂骂咧咧的:“这玩意儿导热快,凉得比放血的人还快……”

然后换回来木桶。

还有些小玩意儿,例如“肥皂”,带给刘笙极大震撼,洗完澡身上滑溜溜的,简直给他打开了新世界,

就算殿下觉得“肥皂”,压根就是“副产物”,造出来玩的东西,挣不了大钱,

他心里也是不同意的。

随着殿下府上莫名其妙的小玩意儿越来越多,

刘笙感觉自己慢慢心态也有所改变,习惯于看到新的东西,更喜欢听到皇孙殿下看似胡编乱造的东西逐渐变成现实……

他不知道,有一个人这样的想法与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笙只是听,觉得有意思,想要看到,听到更多,

而那个人则是看,想办法自己整……

时间退回到朱允炆离开之前,他不止是向蒋瓛最后交代了事情,还向朱允熥留下了一封信,

两本不太厚的书册,封面上只有两行年纪轻轻的朱允熥完全看不懂的字:《几何原本》,《力学分析的几何基础》……

完全没看懂的朱允熥找到了博洽,而博洽翻看之后开导了他很多,至少让他心情好了一点:

“我也看不懂。”

但架不住这些玩意儿自成体系,基础的理论循序渐进,简直就是一场头脑风暴,

博洽研究了三天三夜,终于入了门,在高达十人的“新格物致知学”聚会上大声宣布:“这便是圣人之作!自然万物已囊括其中!”

抛开其中夸张的成分不谈,毕竟上一个得到这个评价的是《数算》……

的确,力学对于自然的解释更直观,富有强烈的经验美。

力学本身就是解释实用大于理论构建,使用好处大于“真空机”研究的基础学科,

通俗来讲就是自然界的力通过数学工具严谨分析其实是一座一直跑就不会崩溃的屎山代码,

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造物主就别想一探究竟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里的一堆经验公式……

现实世界飞机的受力分析很多都是反直觉的,甚至完全先验的——没人知道飞机怎么飞起来的,但风吹得多了,人就能造出飞机来了,

就是这么离谱,毫无逻辑和因果关系,

但也就是这么纯粹,不需要因果关系,只需要对直觉和反直觉的把握……

听起来很离谱。

总之,朱允熥和博洽搞明白几何基础之后,就被目前还算简单的,富有逻辑性的力学给深深迷住了,

在实操动手的过程里,他们干了一件疯狂程度堪比“北平火灾”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