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独宠万妃

成化帝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十八岁继位,在位23年,死时四十一岁。他幼年时期,伴随皇父英宗亲征、被俘、被囚、复辟等大起大落的命运,亲身经历了作为皇太子被立、被废、再被立的反复折腾。另一方面,明朝已经建立百年,永宣之治的余波还在,各种危机都还在酝酿之中,恰逢难得的太平之世,朱见深一辈子生活在深宫里,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可以得到极大满足。这种奇特的人生际遇,使得成化帝演绎出不少奇特的故事。

一、两次婚礼

朱见深虚岁三岁时,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他的奶奶孙太后,将他立为太子,并把他放在身边养育。孙太后有一位宫女,姓万小名贞儿,山东诸城万家庄(一说在诸城市舜王街道,另一说在原桃源乡万家庄)人。(侯云昌主编《诸城名人》)父亲万贵为县吏,被贬谪到顺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她四岁被选入宫,聪明机智,善解人意,在明英宗母亲孙太后宫里为宫女。她比朱见深大十七岁,这时已经二十岁了,悉心照料年幼的见深。朱见深小时候很难见到父亲和母亲,是奶奶孙太后和宫女万氏给予他温暖的呵护和教育,特别是万氏,亦奴、亦母、亦姐、亦妃,每天形影不离,成为他的感情寄托。

朱见深十五岁时,孙太后去世,他与万氏的亲密关系很快升温。但因出身和年龄的反差太大,明英宗和钱皇后、周贵妃,绝不可能让万氏成为朱见深的正妻。明英宗亲自为朱见深选太子妃,选了三位女子,分别是王氏、吴氏和柏氏,王氏排在第一。但是没来得及册立,明英宗病重、去世,事情就耽搁下来。但明英宗遗命见深百日后完婚。

明宪宗朱见深像

太后做主,选中吴氏。成化帝于天顺八年(1464)七月二十一日,册吴氏为皇后,并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吴皇后,顺天(今北京)人,父亲吴俊为羽林前卫指挥使。吴皇后知书达理,雅好音律,自当主持六宫,母仪天下。但吴皇后很快便与万贵妃发生冲突,并杖责了万贵妃。万贵妃向皇帝哭诉,求皇上做主。八月二十二日,刚刚册立一个月的吴皇后,就被成化帝给废了。废后吴氏搬到西内别馆居住,其父兄戍登州陵。

两个月后,成化帝举行第二次大婚礼,皇后为王氏。

四个月的时间里,皇帝两次举行大婚,这在紫禁城的历史上,也是唯一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可忽视万氏的力量。

二、彗星多现

摆在皇后王氏面前的大难题是:如何处理同万贵妃的关系。

新皇后王氏,聪明贤惠,很有智慧。王皇后“终其身,不十幸,无所妒忌”(《罪惟录·王皇后列传》)。一辈子受到成化帝宠幸不到十次,但她对丈夫恪尽妻道,毫无怨言。而面对万贵妃的专宠,史书说她:“万贵妃宠冠后宫,后处之淡如。”(《明史·后妃传》)其结果呢?史书说她“母仪两朝,寿过八十”,被誉为明史中“最尊且寿”的皇后。明成化帝的王皇后,先后做了23年皇后、18年皇太后、13年太皇太后,共计54年。王皇后居上不骄,居下不忌,心地善良,言行知礼,看得淡,想得开,心胸宽,气量大,这是王皇后幸福人生和健康长寿的秘诀。

成化帝的后妃,《明史·后妃传》记载为五人。第一任皇后吴氏被废掉,幽居西宫。第二任皇后是王氏。另一位邵妃生下兴献王朱祐杬,后来成为嘉靖帝的祖母,也得善终。还有一位是纪妃,后面再详细讲。只有万贵妃在五位后妃中,受到专宠,始终不衰。

万氏在成化二年(1466)正月,生下皇长子,成化帝大喜,派太监往名山大川寺观挂袍行香,敬祈祷佑,遂封为贵妃。但是,这位皇子当年夭殇。这年万贵妃三十七岁,此后不再怀有身孕。

成化帝没有儿子,朝廷内外甚为担忧,言者每请多选妃嫔,多生儿子,以广继嗣。

成化四年(1468)九月初三日夜,发生了一个奇怪天象:天空出现彗星,向东北移动,五天之后,便形成一条三丈多长的巨大尾巴,直指西南。从这天开始,彗星凌晨出现在东方,其尾西指,黄昏则出现在西方,其尾东指,直到十一月十四日,才逐渐消失,历时70天。这是明朝建立百年以来,在天际运行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的一次彗星,引起朝野恐慌。

朝臣们将这一现象,与没有皇子、专宠的万贵妃联系起来。但成化帝嘴硬说:“内事也,朕自主之。”(《明史·后妃传》)于是万贵妃更加恃宠而骄。她身边的太监,稍不如意,即遭斥逐。其他妃嫔御幸怀有身孕,遭到饮药堕胎的不计其数。但是,万贵妃一手难以遮天,百密必有一疏。成化五年(1469)四月,贤妃柏氏生下一位皇子朱祐极。这一次成化帝并不急着册立太子,直到成化七年(1471)十一月,才册立皇子朱祐极为皇太子。谁知刚过去两个月,皇太子突然生病,刚病了一天竟然死了。于是人们纷纷猜测,一定是万贵妃下的毒手。

三、相随崩逝

人们要问:万贵妃比成化帝大17岁,不是短暂受宠,而是终身专宠,直到五十八岁薨逝,这是为什么呢?她用的什么迷魂药将成化帝迷住了呢?

一是美。“丰艳有肌”,丰满艳丽,肌体健壮。美是宠妃、爱妃的共同特质。但也有书说她“貌雄声巨,类男子”,并不艳丽。万贵妃究竟长得如何,既没有《长恨歌》描述,也没有影像记录,更没有人亲眼见过,即使当时有宫女、太监见过,也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所以人们只能根据想象去推测。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在成化帝眼里,一定是美的。

二是媚。聪颖机警,善谀帝意。作为爱妃,美丽是条件之一,迎合是条件之二。史书说万贵妃:“机警,善迎帝意。”(《明史·后妃传》)聪明机智,善于迎合皇上,是万贵妃的特殊本领。

三是刚。女人柔是美,刚也是美。成化帝爱喝酒,万贵妃“常戎装侍酒”;成化帝喜骑马,常出游,万贵妃“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博得皇帝的宠爱。“上每顾之,辄为色飞。”(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成化帝幼年因皇父大起大落,缺少安全感,尤其需要女性的爱护。史书有说法:“末嬉(妹喜)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晋书·五行志上》);唐武宗贤妃王氏,十三岁入宫,善歌舞,性机悟,喜游猎,着戎装,“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校服光侈,略同至尊,相与驰出入,观者莫知孰为帝也”(《新唐书·后妃传下》)。人们将成化帝的万妃同唐武宗的贤妃相比。

四是智。笼络群下,细察动静。运用手腕,掌控皇帝,后宫妃嫔,难得侍幸。史书写她:“且笼络群下,令觇(chān)候动静。”(《明宪宗实录》卷二八六)其他妃嫔有孕,派人用药,进行堕胎。身边太监,一忤妃意,立遭斥逐。万贵妃编织了一个控制整个后宫的严密的贵妃网。

五是缘。万贵妃的反常举动,必然遭到官员反对。然而,官员愈谏,宠爱愈笃。大臣见朝廷数年没有皇子出生,言官劝帝恩泽普霖,成化帝拒不接受,且宠万贵妃益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就是缘。

万贵妃过于奢华。初居昭德宫,后移安喜宫,进封皇贵妃,服用器物,奢侈至极,四方珍奇,归己名下。万贵妃酷爱宝石,“京师富家,多进宝石得宠幸,赏赐累巨万”(韩邦奇《苑洛集》)。大太监梁芳就是靠“日进美珠珍宝悦妃意”(《明史·梁芳传》)而飞黄腾达的。万氏一门,父兄弟侄,恩泽普受,异乎寻常。赏赐金珠宝玉,多得无法计算。甲第宏侈,田连州县,佞幸出外,科敛民财,倾竭府库,骚扰百姓。

花开有谢,贵妃暴死。怎么死的?书有两说:一说是万贵妃命鞭挞一宫婢,愤怒至极,气咽痰涌,一口气憋死;另一说是《罪惟录》的记载“或曰左右缢万死”,就是被其身边的太监或宫女勒死的。这自然是无法考据了。成化帝惊闻万贵妃噩耗,不语久之,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明史·后妃传》)于是,悒悒无聊,寝食不安,同年崩逝。

逛一逛

昭德宫

万贵妃在成化二年(1466)到成化十二年(1476)之间住的寝宫。成化十二年(1476)万氏进封皇贵妃后搬到安喜宫居住。

安喜宫

明宪宗朱见深宠妃万贵妃居住的宫殿,万氏于成化十二年(1476)进封皇贵妃时开始居住,一直居住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成化二十三年(1487),万贵妃暴卒于安喜宫,独葬天寿山皇陵区之西南隅万娘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