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与合作
- 詹世明 张永宏主编
- 4244字
- 2025-04-07 18:04:09
法国对非政策及法非关系的特点
——在“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宏明
我虽然也断断续续做了多年的法非关系研究,但参加以“非洲法语国家”为专题的研讨会,还是第一次。我觉得本次研讨会的主题非常好,非洲法语国家和法非关系的确非常值得研究。
一是因为非洲法语国家和法非关系本身比较特别。非洲有22个讲法语的国家,体量大,占到非洲国家总数的近一半,而且由于法国在其间的作用,以及法国对非政策的特点,法语非洲既不同于英语非洲,亦有别于葡语非洲。有时我也在想,大多数非洲国家独立都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而“法语非洲”或“非洲法语国家”这样一个多少带有殖民主义遗存或宗主国“势力范围”色彩的“老称谓”,还能一直沿用至今,总有它的道理。当然,英语非洲、葡语非洲这样的称谓也有使用,但使用频率远不如法语非洲这样高。
另外,从独立后非洲国家与前宗主国之间关系的疏密程度来看,非洲法语国家与法国之间的关系也是最为密切的,多数非洲法语国家都与法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维系着紧密的联系,甚至许多非洲法语国家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互动还不如与法国之间密切。突出体现在,在相当长时期内,基于实际需求和利益考量,许多非洲法语国家的外交重点并不在周边邻国或地区国家,而更看重维系与法国的特殊关系。
二是因为法国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利益攸关方。提到非洲法语国家,自然也就离不开法国,否则也就无所谓法语非洲了。历史上,法国曾经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宗主国。事实上,现在所谓的非洲法语国家,除了3个前比属非洲殖民地之外,主要是从法属非洲殖民地演化而来的。因此,法国始终将法语非洲视为其势力范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持续加大对非工作力度以来,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走进非洲”和在非洲活动的国际阻力主要来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法国排在首位。
原因在于,非洲特别是法语非洲,是法国海外利益最集中、经营时间最长、传统影响最深的区域所在。因此,法国是中国“走进非洲”和在非洲活动绕不开的利益攸关方。事实上,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已经要与法国在非洲的利益发生碰撞了。从趋势上看,在常态情况下,中国和法国互为在非洲最主要的利益攸关方,基于“大国与非洲关系”与“大国在非洲关系”之间的互动效应,中国和法国各自与非洲关系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彼此在非洲的利益关系产生影响。
三是因为非洲法语国家及法非关系研究的个人情结。我自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工作伊始,就被安排从事法非关系研究;1985年至1988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研士学位时写的学位论文是《论密特朗时期法国对非政策的连续性》;我出国进修的第一个国家也是非洲法语国家:1988年至1989年,我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黑非洲基础研究所”进修了一年;20世纪90年代,我先后两次常驻的国家也都是非洲法语国家,头一次是1991~1993年在中国驻几内亚使馆调研室工作,第二次是1995~1998年在中国驻贝宁使馆调研室工作。之后,我又赴法国波尔多“黑非洲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研究课题是中非关系与法非关系比较研究。
我讲这些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以我个人30多年的工作经验,非洲法语国家和法非关系确实值得研究。接下来,我就同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一下“法国对非政策及法非关系的特点”,这也是今天我发言的题目。
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法国的非洲政策是颇具特色的。从历史上看,法国在殖民时期所奉行的土著政策就与英国存在明显差异:英国的政策被概述为“间接统治”,而法国在许多殖民地奉行的是“文化同化”政策。
法国在“非殖民化”进程中对其非洲殖民地的“政治安排”也不同于英国。相对而言,英国在非洲国家独立后撤退得比较彻底,而法国则不然,通过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合作协定继续维系着法国在非洲的各种权益和影响。
自戴高乐确立了法国对非合作政策之后,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法非关系或者说法国在发展对非关系上形成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大国的特色,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注重维系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由于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渊源,长期以来,法国对非合作对象主要囿于非洲法语国家。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戴高乐将军确立法国对非合作政策之后,从蓬皮杜到马克龙,爱丽舍宫虽然七易其主,但无论是右翼执政还是左翼掌权,法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和维系与非洲法语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虽然社会党人密特朗总统在主政初期曾试图打破这一传统,提出要扩大对非合作的地理范围,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非洲国家,奉行所谓“大非洲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很快便无果而终。原因是,该政策一出台便受到非洲法语国家领导人的强烈抨击,一度使法非关系陷入危机,迫使密特朗总统本人一再明确表示:法非合作仍以非洲法语国家为中心。
诚然,进入21世纪后,法国对非合作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非洲法语国家,但法国对非合作政策的内核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在法国对非援助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与贸易和投资等商业行为不同,官方发展援助是一种政府行为,因而它最能体现一国对非政策的本质。而法国对非援助的主要对象国始终是非洲法语国家,特别是法郎区国家和马格里布国家,意在维系和巩固法国在非洲的传统势力范围。统计数据显示,在21世纪的前15年,在接受法国援助排前10位的非洲国家中,除了埃及之外,其余均为非洲法语国家。我想其中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就在于:法语非洲是法国海外利益最集中、经营时间最长、传统影响最深且法国外交需要借重的区域所在。这也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个特点。
其二,非洲在法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大家知道,法国外交战略的核心是争取大国地位。长期以来,用以支撑这一战略的两大支柱或两大“地区政策”,一个指向欧盟,一个指向非洲,而上述两大“地区政策”,又分别以法国与德国的合作、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的合作为轴心。在巴黎的战略构想中,法德合作旨在使欧盟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法非合作旨在增进法国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而强化法国在欧盟中的地位,法国则依托欧盟并在欧盟这一极中发挥其“大国作用”。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法国正是通过借重非洲和欧盟,发挥着超出其实际国力所及的国际影响。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法国拿着二等座票,坐的却是头等舱。由此可见,非洲是法国争取发挥“大国作用”之重要依托。实际上,戴高乐将军在酝酿和制定法国对非合作政策伊始,设定的政治目标就十分明确,用戴高乐自己的话说就是“法国将在非洲国家的参与下进行世界性的活动”。时至今日,法国对非洲的这一政治诉求依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法国舆论和政界人士从不讳言:如果法国失去在非洲的影响力,那么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就无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认为“失去了非洲,法国就彻底沦为一个二流国家”。正是鉴于非洲在法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国绝不会放弃非洲。
其三,“四位一体”相互关联的机制化合作关系。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法国的非洲政策一向被公认为是最为完整的。法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合作关系自诞生之日起就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并且各领域合作是构筑在一系列条约或协定基础之上的。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法国是最早将其与非洲的合作关系纳入机制化轨道的域外大国。诸如:在政治层面有多边性质的“法非首脑会议”政策磋商机制,在经济层面有双边贸易及投资保护协定及多边性质的“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机制,在军事层面有双边“防务条约”及“军事技术合作协定”,在文化层面有双边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协定及多边性质的“法语国家组织”等。
法国对非合作的政策目标之一,就在于维系法非各领域合作的协同发展,以最大限度地维系和拓展法国在非洲的利益。法国亦不讳言,在同非洲的关系中,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法国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位一体”的合作关系,维系着法国在非洲的传统影响和各种权益。
其四,维系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干预。法非军事合作在整个法非关系及法国对非政策中始终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并且是法国对非政策及法非合作关系有别于其他域外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法国这样,在非洲国家独立后始终常态化地在非洲维系大规模的军事存在(包括军事基地和驻军),并频繁对非洲国家进行军事干预。
尽管冷战终结后,法国在逐步削减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但法国依然是世界主要国家中在非洲保持军事存在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对非洲军事干预频率最高的域外国家。从趋势上看,法国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一传统,因为这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国与非洲关系”及“大国在非洲关系”中,维护法国利益进而展示法国对非洲事务主导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法国在非洲的传统优势所在。此外,非洲与法国的国防建设息息相关,也是另一主要原因。法国本土战略资源匮乏,法国制造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所需的军工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而非洲则是这些原料的最大来源地。
其五,法国高度重视法非文化合作。法国历来重视法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并将其视为体现法国荣誉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世界上使用法语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因而非洲也是法国提升其软实力所倚重的地区。实际上,也正是由于同20多个非洲法语国家的“特殊关系”,法国才得以维系法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并发挥着超出其国力所及的国际影响。因此,文化合作在法非关系中始终占有优先位置。法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援助有相当大一部分用于文化合作,其特点还在于:法国用于法非文化合作的资金几乎是以赠款方式提供的,并且始终位居各项合作费用的前列。
法国之所以如此青睐法非文化合作,对非洲法语国家慷慨解囊、不惜工本,一方面是为了传播法国语言和文化,以继续维系和巩固其在非洲法语国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以文化合作为手段,以求达到长久维系法国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之目的。因为文化交流不仅是建立政治、经济等其他各种关系的前提,而且对于继续保持进而发展这些良好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是我对法国对非政策或法非关系特色所做出的几点归纳。
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法国与法语非洲联系依然很紧,而中国在非洲活动日益频密的背景下,作为“走进非洲”的后来者,中国发展与非洲法语国家的关系,绕不开法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与法国在非洲的利益关系,维系中国与法国在非洲的良性互动,以缓解中国“走进非洲”的国际阻力并为中国在非洲活动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既是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从事非洲法语国家和法非关系研究的学者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并在这个领域有更系统的研究和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