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上下两策
- 水浒之我乃人间太岁神
- 半囚居主人
- 2049字
- 2025-04-23 01:53:07
话分两头,那日鲁千里驳了陈知县的脸面,知县心内只恨武松。
他先从东平府讨来祝家庄家仆祝平口供,又私底下暗暗查访,终于将武松家底摸了个七七八八。
当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呈递高太尉,言及武松架空县衙,阴蓄私兵,图谋造反一事。至此他便在县衙苦盼太尉回书。
这一日快马送来回书,陈知县得了,急忙拆开封皮,展开来看,内里只有一纸书信和一张禁军指挥使的告身。
陈知县正不解,忙看那信,上面写道:
妖人武松,勾结贼寇,图谋造反一事,我早有耳闻。一时顾不到处,竟使妖人做大。你休当面理会他,只将五品禁军指挥使的告身与他,将他诓骗到京,我自料理。
陈知县看罢喜不自胜,连道“好计”,连忙叫人唤武松来衙。
……
武松故意在阮小七和花荣面前展露实力,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们有本事,又对脾气。
说起来梁山一百单八将,和他志趣相投的,不过一二十,品格不算低劣的再有一二十,加上有一技之长的一二十。
这三批人就是他要努力争取过来的兄弟,总不能明知招安没有出路,还眼睁睁看着同生共死的兄弟,一条道走到黑。
扈家庄、李家庄、戊己寨、金山村,全都带着他们挨个走了一遍,每日看不尽的风光,吃不完的好酒好菜。
到了第七日,众人在金山村与杨志聚在一起的时候,林冲、花荣、阮小七无人对武松敢有半分轻视之心。
阮小七啧啧惊叹,“二郎做的好大事业。只看这一村,若真个建起来,便与一城相似。”
在林冲看来,梁山如今四五千人马,已经是一方巨擘了。哪里想到同在山东地界,武松不声不响竟已创下比梁山还大的基业。
倒是花荣想得多些,忍不住问道:“二郎养许多兵马,银钱从哪里来?你如今是官身,总不会和我们一般靠劫富济贫吧?”
武松沉吟半晌,不答反问道:“花荣兄弟的父亲曾为沂州都统制,嘉祐三年平西夏阵亡。时年你十六岁,承荫得职清风寨知寨,是也不是?”
“你如何得知?”除了官面上的人,也就与宋江说过,是以疑惑。
“那花荣贤弟如今在落草,是盼着将来朝廷招安吗?”
花荣看了林冲和阮小七一眼,一时沉吟思虑。二人是晁天王心腹,而晁天王志向未明,他若妄谈招安,徒惹猜忌。
武松见他不答,又道:“林冲哥哥上山之前,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你前日见的鲁智深大哥曾是西军提辖,欧鹏大哥累世军门……”
说着顿了顿,一指旁边杨志说道:“杨志大哥乃忠良杨家将之后,曾任殿帅府制使之职。他们或遭陷害,或因小过,就被丢官罢职,甚至家破人亡。
这样的朝廷,哪怕真来招安,给你个官职,你能当得安稳吗?真到了那时,我们手上无兵,再想啸聚山林也不可得,真成了板上鱼肉,任昏君奸臣宰割了。”
一番话说得花荣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阮小七更是大怒,“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且受用一日是一日便了。”
武松正待下一济猛药,说些书上看来的“君君臣臣”的道理,就见李助带着白家老爹,走了进来。
“主公。”李助先朝武松行了一礼,后再朝众人团团一揖。
“白家娘子派他老爹来,说有十万紧急的事情告之主公。他找到了府上,正好我也有事要与主公商议,便带他一起来了。”
白老爹自进了金山村便入老鼠进了猫窝,吓得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只畏畏缩缩跟在李助后头。
“有什么话直说无妨,这里都是自家兄弟。”
“我儿秀英探听到知县相公想对县尉不利,特的让小老儿来报与县尉知晓。”
当即便将知县如何与太尉写信,太尉如何回书,准备如何将武松诓骗至东京之事一一说了出来。
武松看向李助,李助点了点头。
武松便叫人拿了百两银子给白老爹,“一有什么消息,即刻便来告诉我,我保你父女两个下半辈子的富贵。”
白老爹点头哈腰地接了银子,忙不迭地表忠心,千恩万谢而去。
李助等他走后才从袖中取出禁军指挥使的告身,冷笑道:“这鸟太尉为了稳住主公,倒是舍得下血本。”
武松最近看三国志,遂学刘备问计诸葛亮之语,问道:“君谓计将安出?”
李助常以诸葛亮自诩,这一下正好搔到他的痒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捋着稀疏的山羊胡,摇头晃脑说道:
“有上下两策,下策便是兵不血刃拿下阳谷县,趁朝廷没有反应过来,再拿下东平府,席卷山东。”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阮小七、林冲和杨志三人听了只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即时替武松应了这下策。
花荣心中惊骇,“原来这武二郎胸怀大志,一门心思想着造反。”
就听李助不慌不忙说道:“下策之所以是下策,就是因为就算我们开始十分顺利,可一旦朝廷反应过来,派出大兵来剿,只怕不易应对。”
武松忙问上策。
“筹集粮草,训练士卒,厉兵秣马,以待天时。哼哼,这鸟太尉自以为得计,主公何不虚与委蛇,晃晃悠悠往东京走上一遭?
去了也不需和他见面,只路上拖延个个把月,这准备时间不就出来了吗?”
武松笑道:“不错,如今我们已将县城三面围定,阳谷县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计议已定,武松笑对众人道:“哪位兄弟愿意陪我去东京看看那花花世界?”
阮小七大为意动,直把双眼来瞧林冲。下山之时晁天王有过交待,一切都听林冲安排。
林冲叹道:“我面上刺有金印,出入小城倒是无碍,东京城防备森严,只怕难以陪二郎走这一遭。小七兄弟和花荣兄弟若是想去,我自会去回禀天王,想必天王不会介意。”
阮小七大喜。
武松问花荣道:“如今花荣兄弟已知我之志向,是想与我这反贼割袍断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