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奥运记录:从夏奥到冬奥
- 季成 杨帅编著
- 1072字
- 2025-04-22 12:13:14
(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1916年原定在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降临,奥林匹克运动陷入了停滞。好在国际奥委会抓住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喘息之机,举办了5届夏季奥运会和4届冬季奥运会,确立了奥运会的基本框架。
在此期间,不能忽视1924年冬奥会的创立。冬季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天雪地等严酷自然条件下的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锻炼价值重大,这是夏季体育运动不可替代的。1924年法国夏蒙尼冬季奥运会的举办丰富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另外,1928年,女子田径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这是女子体育运动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1930年,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理事会协商决定,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为田径、体操、防御项目(拳击、摔跤、击剑、射击)、赛艇、游泳、马术、现代五项、自行车、举重、帆船,组委会可选择项目有草地网球、水球、冰球、手球、篮球、回力球。国际奥委会决定奥运会持续16天,除团体项目外,每个项目只允许来自一个国家的3名运动员参赛。女子项目是体操、田径、游泳和击剑。至此,奥运会形成了现代竞技的基本项目。
诸多竞赛组织方面也形成了标准。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展示奥林匹克五环旗,开幕式放飞和平鸽,运动员宣誓,首次使用400米跑道。
1924年巴黎奥运会开始使用50米的游泳池。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为冠军、亚军、季军设置高度不同的领奖台,正式设立接待运动员的奥运村。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行圣火传递,组委会拍摄纪录电影,首次电视转播。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这一时期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体现,与“重在参与”的精神相辅相成,鼓励人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与1950年之前相比,1950年后奥运会的规模扩大,竞技运动的水平快速提高,奥运会举办地也不再局限于欧洲和美洲。1956年和1964年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亚洲日本的东京分别成功举办了第16和第18届奥运会。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本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席位,这不仅为中国体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舞台,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而且对奥林匹克运动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共举办了5届夏奥会和6届冬奥会,分别是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实际于2021年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在困难和挫折中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平、友谊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