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不甘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203字
- 2025-05-18 07:35:06
高览在万般无奈下,选择了率众投奔徐州朝廷。
他们从临济县东门杀了出去,一路南下抵达了桓台县外。
王融自然是代表朝廷,对高览的到来欢迎至极。
不仅让高览继续带领高氏部曲,同时还请封高览为偏将军。
更像当初对待张郃一样,让高览写信回河间,朝廷要征辟一些高氏子弟。
“朝廷需要像将军这样的人,需要像河间高氏这样的望族。”
他把高览请进城中,设宴款待,又让张郃作陪。
高、张二人相见,皆是唏嘘感慨。
起先,冀州河间张氏、河间高氏遣张郃、高览二将作为代表,率领族内的部曲私兵,投资冀州牧袁绍。
两家本想借着袁氏的平台,使得家族快速做大,扶摇直上。
哪知加入了袁氏麾下之后才明白,像他们这样想法的各地大族,多如繁星。
颍川荀氏、郭氏,河北审氏、辛氏、崔氏等等,比权势、比兵马,哪个不比河间国的张氏和高氏强?
大家都是带资入组,别人的资产、部曲等软硬实力更强,自然更受袁绍器重。
后来,袁绍遣张郃、高览南下支援青州战事,两人本以为打赢了青州的战争,就能靠着军功崛起。
谁知青州就是一个泥潭,谁来都没用。
青州人大部分都选择了效力朝廷,还怎么打?
在这种局势下,张、高二将先后投了朝廷,马上受到重用,背后的家族马上获益。
比起在袁绍麾下的待遇,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为了回报王融和朝廷的栽培,高览把临济县中的军事部署、兵马数量、粮草储存等一切消息,都如实告知王融。
“临济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储粮了,人心惶惶。”
高览解释。
“冀州那边明确回应不会有太多的援军南下支援青州战事。”
“袁本初要求兖州的曹操发兵南下攻打徐州彭城,意欲逼迫卫尉的兵马回援徐州。”
“如今卫尉没有回师徐州,说明兖州曹军奈何不了徐州。”
高览一阵庆幸,加入徐州朝廷是对的。
方今的徐州势力,再也不是当初任人宰割的徐州势力了。
抱成一团的徐州人,联络各路人马,予以大量好处,用利益为线,拧成一股绳。
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这其中,朝廷的名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朝廷不是落户徐州下邳,如果天子不在下邳,徐州军断然没有今日这般光景。
高览想起当时沮授、田丰等人多次劝谏袁绍前往关中、洛阳去接天子到冀州。
偏偏袁绍拒绝了,认为天子到了冀州,袁绍将受制于朝廷。
看看现在的徐州,是什么情况?
人家徐州人吃尽了好处!
倘若袁绍当时听了建议,把天子迎到冀州,再凭借袁氏四世三公的强大背景,哪里还有徐州人什么事?
可能这就是命吧,高览如此想着。
“朝廷若是要攻临济,某愿为先锋。”
高览请命。
反正已经选择了投效徐州朝廷,不可能再回到袁氏那边,高览索性一刚到底。
“临济城不需要攻打,它的防线就快要崩塌了。”
王融说道。
他只请高览、张郃两人每天率军在城外来回转悠就行。
别的什么都不用做。
......
临济城中。
由于张郃、高览先后投了徐州朝廷,成为了袁氏敌人,袁谭气得病倒了。
他躺在床榻上,旁边站着审配。
“先生,我袁氏四世三公,实力雄厚,何以在青州折戟沉沙?”
袁谭问审配,事情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这个地步的?
审配沉默了,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以前的袁氏,可以登高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自从出了袁术那档事之后,对袁氏声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再加上徐州朝廷那边的王氏和陈氏,当家人又是懂得联络人心,懂得拉拢吸附手段的人,实在是难缠。
“在徐州兵马没有进入青州之前,本州各郡各国,不说人人都唯袁氏马首是瞻,可也有七七八八吧?”
袁谭苦恼说道。
这是他得以不断战胜田楷的主要原因。
袁氏就是最好的利刃,推锋必进!
“谭甚至还记得,刚进青州时,本地士人豪强站在官道两侧,欢迎我袁氏入驻青州时的场景。”
那种勃勃生机,犹在眼前!
而此刻病倒在床的袁谭,只觉得青州要成为他的葬身之处了。
“谭不甘,不甘啊!”
袁谭真的很想马上回到冀州,回到袁绍的身旁。
但如果这么做了,他丢失了青州,就再也无法在袁绍面前站直身子,又谈何取得袁绍的全方面信任和托付呢?
袁谭不甘,审配又何尝不是呢?
河北审氏,举族投资袁绍,本以为袁氏能够以冀州为基础,荡平幽州、青州、并州,再携四州之地数十万兵马南下。
届时横扫中原,跨过长江,一统汉域,建立不世之功。
审氏也必将借此大放光彩。
结果呢?
北方的幽州,在公孙瓒和刘备的坚持下,袁氏兵马硬是打不进去,南方的青州,又被王融带人一路收复北海、齐国。
可谓是南北受挫!
审配也不明白,为什么局势会到了这般地步?
“大公子,临济县的储粮不多了,需早作打算。”
最后,审配摇了摇头,提醒袁谭。
乐安郡内虽然有济水之利,但仓促间征募不到船舰来运粮,再加上济水大部分流域都被徐州水师控制...
从各地运来临济的粮草,只能走陆路。
偏偏临济县北部又有张飞的兵马在驻扎,随时会截断粮道。
临济县袁军,举步维艰啊!
“早作打算?先生是要放弃临济,放弃乐安吗?”
袁谭问。
审配脸色微变,但还是郑重点头。
“且回平原,以黄河天险阻拦敌军北上,待时机成熟后,再挥师南下,收复青州失地。”
这是审配的计划。
平原更加靠近冀州,也更能获得冀州各地门阀的出兵支持。
“冀州人不会眼睁睁看着平原国丢失,不会允许徐州兵马进入冀州地界。”
“他们无论如何都会发兵援助的。”
审配就是冀州人。
袁谭想了很久,他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将撤离之事,全权交给审配处理。
他对青州人失望之极,把所有的希望,重新寄托在冀州人身上。
审配当即遣使去往徐州军营寨里,约定日期在临济城外的济水江畔,与徐州朝廷共同商议接下来的乐安郡归属问题。
王融点头同意,送走了使者。
“他们终于愿意妥协了?”
不少人面露喜色。
王融摇头,说道:“约期商议是假,弃城而去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