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九年,秋雨连绵。
梁文谦紧了紧身上单薄的青布直裰,油纸伞在狂风中摇摇欲坠。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泥泞的官道上溅起浑浊的水花。他脚下的麻鞋早已湿透,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的声响,冰冷的雨水渗入趾缝,刺得生疼。
“这雨来得真不是时候。“梁文谦低声自语,抬头望了望铅灰色的天空。他本该在酉时前将抄好的《贞观政要》送到城西赵员外府上,换三钱银子的润笔费,好给病榻上的母亲抓药。如今被这场秋雨耽搁,怕是赶不及了。
梁文谦本是书香门第出身,祖父曾官至礼部郎中。奈何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如今二十有五,却连个秀才功名都没考上,只能在各大书肆接些抄写的活计勉强度日。城南的街坊都道梁家郎君写得一手好字,却不知他夜夜挑灯苦读时,心中那团未曾熄灭的功名之火。
前方雨幕中,一座荒废的文昌阁若隐若现。梁文谦记得这处庙宇,三年前他赴乡试时曾在此歇脚,那时尚有庙祝打理,香火不断。如今看来,已是破败不堪。
梁文谦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庙门,抖了抖伞上的雨水。阁内比想象中干燥,主殿的梁柱虽已褪色,却意外地完好,只有东南角有一处漏雨,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文昌帝君在上,晚生梁文谦冒昧打扰,暂避风雨。“梁文谦对着空荡的神龛作了个揖,这才仔细打量四周。
供桌上的红漆早已斑驳,香炉倒在一旁,积了厚厚一层灰。墙角结着蛛网,几本残破的经卷散落在地。奇怪的是,大殿中央却摆着一张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柏木棋桌,桌上放着一副他从未见过的精美棋具。
梁文谦走近细看,不由屏住了呼吸。棋盘是上等的紫檀木所制,木质细腻如肌肤,十九道纵横线用银丝镶嵌,在昏暗的殿内泛着幽光。黑子如墨玉,温润沉静;白子似羊脂,晶莹剔透。棋罐则是整块青玉雕成,罐身上阳雕着古老的饕餮纹。
“好一副棋具!“梁文谦忍不住赞叹。他自幼随祖父学棋,虽家贫无力置办好棋具,眼力却是有的——这副棋具怕是价值百金,绝非寻常物事。
“公子也通弈道?“
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惊得梁文谦手中油纸伞“啪“地落地。他猛地转身,看到一个佝偻着背的白发老者不知何时站在了殿柱旁。老者穿着一件褪成灰蓝色的道袍,腰间系着一条褪色的杏黄丝绦,脸上皱纹纵横如老树皮,一双眼睛却亮得骇人,在昏暗的殿内如两点鬼火。
“老丈何时进来的?“梁文谦强自镇定,拱手作揖,“晚生竟未察觉。“
老者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黑的残牙:“老朽在此清修多年,倒是公子突然造访。“他蹒跚着走到棋桌前,枯枝般的手指轻抚过棋盘,“既是有缘,不如手谈一局?“
梁文谦本想婉拒,目光却不由自主被那副棋具吸引。他已经半年未曾对弈了,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动。
“在下棋艺粗浅,恐难当老丈对手。“梁文谦谦虚道,眼睛却盯着棋盘不放。
老者摆摆手:“无妨。老朽道号'弈秋',隐居此地方得清净,难得遇见知音。“他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公子请坐。“
梁文谦犹豫片刻,终是坐了下来。他注意到老者的指甲异常修长,呈不健康的青灰色,在棋盘上移动时发出轻微的刮擦声,像是某种甲壳类生物在爬行。
“猜先?“老者问道,声音如同枯叶摩擦。
梁文谦点头。老者从青玉罐中抓出一把白子,梁文谦猜单,结果是双数,老者执黑先行。
第一枚黑子落在天元,发出清脆的“嗒“声。梁文谦不禁皱眉——这开局太过狂妄。他谨慎地在右上角星位落子,老者立刻在左下角小目回应。
棋至十余手,梁文谦额头已渗出细汗。老者的棋风诡谲难测,时而如泰山压顶般势大力沉,时而如毒蛇吐信般阴险刁钻。更令他不解的是,老者的定式他从未见过,既非当今流行的“过氏流派“,也不似古谱记载的“王积薪十三篇“,倒像是某种更为古老、更为原始的弈法。
“老丈棋艺高深,在下佩服。“梁文谦拱手道,同时落下一枚白子,试图救活被围困的三颗白子。
老者呵呵一笑,声音如同碎瓷相击:“梁公子可知,弈道如兵道,落子如布阵?“说着,一枚黑子重重拍下,竟将梁文谦的退路全部封死。
梁文谦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棋盘似乎扭曲了一瞬。他眨了眨眼,却见那枚黑子竟微微陷入紫檀木中,仿佛那不是坚硬的木材,而是柔软的泥坯。
“这...“梁文谦的声音哽在喉咙里。
老者充耳不闻,自顾自地说道:“这副棋具已有三百年历史,传自一位云游道人。“他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棋盘边缘的纹路,“它有个特别之处——能记住每一个对弈者的气息。“
殿外雷声轰鸣,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老者狰狞的笑容。梁文谦这才看清,老者道袍的领口处隐约露出一个奇怪的刺青——一个由棋子和骷髅组成的诡异图案。
“老丈...不是寻常人吧?“梁文谦强作镇定,手指却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老者突然前倾身体,梁文谦闻到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公子可曾听过'生死弈'?“
梁文谦摇头,喉头发紧。
“古时有一种棋局,“老者的声音突然变得飘忽,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对弈双方以魂魄为注。胜者生,败者...“他故意拖长了音调,“形神俱灭。“
梁文谦猛地站起,却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又跌坐回蒲团上。他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双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无法移动分毫。
“别急着走啊,“老者从袖中取出一个暗红色的小布袋,倒出几枚赤黑的棋子,“正戏才刚开始。“
那些“棋子“形状不规则,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光泽。梁文谦突然意识到那是什么——那是凝固的血块做成的棋子!
“我...我要走了...“梁文谦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发现自己的右手不受控制地伸向白玉棋罐,取出一枚白子。
“走?“老者发出夜枭般的笑声,“棋局一旦开始,就必须下完。这是...规矩。“
梁文谦的手颤抖着,白子却精准地落在棋盘上。他绝望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停止这局棋了。
“三十年前有个举人,“老者落下一枚血棋子,那棋子竟自行移动了半分,将梁文谦的一条大龙死死围住,“他也像公子一样,以为能随时抽身。“
殿外风雨大作,梁文谦听到某种东西在屋檐上爬行的声音,窸窸窣窣,像是无数细小的爪子在瓦片上刮擦。
“后来呢?“梁文谦听见自己问道,声音陌生得不像是自己的。
老者露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他的魂魄现在就在这枚棋子里。“说着,他用指甲轻轻敲了敲一枚血棋子,那棋子竟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梁文谦的视线开始模糊,棋盘上的线条扭曲变形,仿佛活物般蠕动起来。更可怕的是,他感觉有什么东西正从自己体内被一点点抽走,就像沙漏中的细沙无声流逝。
“感觉到了吗?“老者深吸一口气,露出陶醉的表情,“读书人的精气神最是纯粹...尤其是像公子这样心怀壮志却郁郁不得志的。“
梁文谦想要呼救,却发不出声音。他的右手自动伸向棋罐,取出一枚白子,颤抖着落在棋盘上。棋子落下的瞬间,他仿佛听到无数凄厉的惨叫在耳边响起。
“他们都是之前的对手,“老者解释道,同时落下一枚黑子,这枚棋子深深嵌入棋盘,发出沉闷的“咚“声,“每一个输家都会成为棋局的一部分,为老朽续命延年。“
梁文谦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掀翻棋盘。黑白棋子四散飞溅,几枚血棋子落地后竟如活物般滚动起来,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声响。
老者勃然大怒,身形骤然膨胀,道袍下伸出无数细长的黑色触须:“你敢毁我棋局!“
梁文谦闭上眼睛,等待死亡的降临。然而预想中的痛苦并未出现。他小心翼翼地睁开眼,发现殿内空无一人,只有散落一地的棋子和那张翻倒的棋盘。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梁文谦跌跌撞撞地冲出庙门,头也不回地向城里跑去。他没注意到,一枚黑色的棋子诡异地滚动着,跟上了他的脚步...
七日后,几个樵夫在文昌阁发现了梁文谦的尸体。他跪坐在棋盘前,手中紧握一枚白子,脸上凝固着极度惊恐的表情。奇怪的是,他的对手席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枚深深嵌入棋盘的黑子,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光泽。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人们试图移开梁文谦的尸体时,那枚黑子突然裂开,里面流出一缕暗红色的液体,如同凝固的血液...
梁文谦的尸体被发现后,在小小的县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县太爷派了仵作来验尸,却查不出任何外伤,只得报了个“暴病身亡“结案。梁母哭得昏死过去三次,最后变卖了家中仅剩的几亩薄田,才给儿子置办了一口薄棺。
下葬那日,阴雨绵绵。当棺木缓缓落入土坑时,一枚黑色的棋子从梁文谦紧握的指缝中滚落,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泥泞中。
三个月后,新任的县学教谕周子陵到任。这位年方三十的举人老爷学问渊博,尤其酷爱弈棋,在府城时就以棋艺高超著称。到任没几日,便听闻了梁文谦暴毙的奇事,更听说了那座香火断绝的文昌阁。
“竟有这等事?“周子陵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本官倒要去看看。“
一个阴沉的午后,周子陵独自来到了文昌阁。推开吱呀作响的庙门,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目光立刻被大殿中央的棋桌吸引——桌上摆着一副精美的棋具,黑白分明,仿佛刚刚有人在此对弈。
“奇怪,这荒废的庙宇里,怎会有如此贵重的棋具?“周子陵走近细看,手指轻抚过光滑的棋盘。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大人也喜弈棋?“
周子陵猛地回头,看见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不知何时站在了殿柱旁。老者穿着褪色的道袍,脸上皱纹纵横,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
“老丈是?“
“老朽道号'弈秋',在此清修。“老者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黑的残牙,“大人若不嫌弃,不妨手谈一局?“
周子陵本想拒绝,目光却不由自主被那副棋具吸引。他自幼痴迷棋道,见到好棋具便挪不动步子。
“也好。“周子陵在棋桌前坐下,“不知老丈棋艺如何?“
老者笑而不答,只是抓了一把白子猜先。周子陵猜单,结果却是双数,老者执黑先行。
第一枚黑子落在天元,发出清脆的“嗒“声。周子陵不禁皱眉——这开局太过狂妄。他谨慎地在右上角星位落子,老者立刻在左下角小目回应。
棋至中盘,周子陵额头已渗出细汗。老者的棋风诡谲难测,每一手都出乎意料。更令他不安的是,老者的眼睛始终死死盯着他,那种被窥视的感觉令人毛骨悚然。
“大人的棋,像极了一个月前那位梁公子。“老者突然说道,声音如同枯叶摩擦。
周子陵心头一震:“老丈认识梁文谦?“
“岂止认识,“老者落下一枚黑子,那棋子竟微微陷入棋盘,“我们还下过一局...生死弈。“
周子陵的手突然僵在半空。他这才注意到,棋盘边缘刻着几个几乎不可见的小字——“落子无悔,生死由天“。更可怕的是,那些黑子中,有几枚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像是浸透了鲜血。
“你...你对梁文谦做了什么?“周子陵的声音开始发抖。
老者缓缓抬头,浑浊的眼球突然变得异常明亮:“他输了,所以他的魂魄现在就在这里。“说着,他轻轻敲了敲一枚血棋子,那棋子竟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周子陵想要起身逃跑,却发现自己的双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他的右手不受控制地伸向棋罐,取出一枚白子,颤抖着落在棋盘上。
“这才对嘛,“老者发出夜枭般的笑声,“棋局一旦开始,就必须下完。这是...规矩。“
殿外突然阴风大作,吹得破旧的窗棂“咯咯“作响。周子陵感觉有什么东西正从自己体内被一点点抽走,就像沙漏中的细沙无声流逝。
“读书人的精气神最是纯粹...“老者深吸一口气,露出陶醉的表情,“尤其是像大人这样前途无量的年轻官员。“
周子陵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掀翻棋盘。黑白棋子四散飞溅,几枚血棋子落地后竟如活物般滚动起来,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声响。
老者勃然大怒,身形骤然膨胀,道袍下伸出无数细长的黑色触须:“又一个不知好歹的!“
周子陵转身就跑,却在庙门口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重重摔在地上。他回头一看,绊倒他的竟是那枚本该在梁文谦棺中的黑棋子!
老者的触须如毒蛇般缠上周子陵的脚踝,将他拖回殿内。周子陵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
“你以为你能逃得掉?“老者的声音变得扭曲失真,“每一个进来的人,都会成为棋局的一部分...“
次日清晨,县衙的人发现周教谕一夜未归,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文昌阁中发现了他的尸体——他跪坐在棋盘前,手中紧握一枚白子,脸上凝固着极度惊恐的表情。而在他对面的蒲团上,放着一枚深深嵌入棋盘的黑子,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光泽。
消息传开,文昌阁闹鬼的传闻愈演愈烈。县太爷下令封了庙门,再不许人靠近。然而每逢阴雨天气,附近的村民仍能听到阁中传来棋子落盘的“嗒嗒“声,有时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叹息...
一年后的某个雨夜,一个衣衫褴褛的游方道士路过此地。听闻文昌阁的怪事后,他冒着大雨来到阁前,从褡裢中取出一张泛黄的古符贴在庙门上。
“尘归尘,土归土,“道士低声念咒,“棋局已了,何必再害人?“
符纸无风自燃,化作一道金光没入门缝。阁内突然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接着是棋子散落一地的声响,最后归于寂静。
从此以后,文昌阁再无异响。只是每逢清明,总会有几枚不知从何而来的黑白棋子出现在阁前的石阶上,排列成一个未完成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