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信刘关张!

京兆,长安城。

随着李傕郭氾带来的六万大军被收编,刘协久违地睡了一个安稳觉。

一觉醒来,他便看到趴在床边睡着的蔡文姬。

看着对方精致的睡颜,他撩了撩对方丝绸般顺滑的秀发,心里很是舒畅。

他没有让对方现在就侍寝,毕竟他现在的身体还只有十二岁。

虽说民间有很多男女十三四岁就已经成婚甚至生孩子了。

但前世学习了大量医术,他很清楚十八岁以前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提前行男女人事,很可能影响身体的发育,从而导致寿命缩短,乃至影响之后的一生。

所以现在先和这位才女培养培养感情,等时机成熟时,自然能水到渠成,一步到胃!

刘协继续躺在龙榻上,一手轻抚蔡琰的脸蛋,一边思考下一阶段的目标。

如今长安城已基本被他掌控,王允也不再居功自傲,吕布也与他颇为亲近。

内忧已经解决,接下来就该考虑外患了。

现如今四方豪强割据。

幽州公孙瓒,冀州袁绍,兖州曹操,荆州刘表,扬州袁术孙策,益州刘焉,交州士燮,凉州马腾韩遂。

这些都是他潜在的敌人。

除此之外的其他小势力,暂时不用太担心。

当然,根据前世的信息,马腾算是这些人里相对而言最忠心大汉的。

再加上贾诩李傕等人皆是凉州人,或许他能直接说服马腾归顺朝廷,不需再对凉州用兵。

当然,在那之前,他得先将整个司隶校尉部占稳再说。

而在控制司隶前,又得先将整个京兆乃至三辅地区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安城这座大本营的安危。

想清楚战略目标后,刘协又开始总结目前麾下已有的猛将与谋士。

吕布和贾诩、李郭二人自不用多说。

皇甫嵩和朱儁虽然也是优秀的将领,但可惜年纪都挺大了。

可以领军,但很难委以重任。

而且朱儁现在还在河南尹的中牟县没有回来。

除此之外,吕布手下的张辽、高顺,以及张济的侄子张绣,都是前世有过辉煌战绩的猛将!

这些人很值得重用提拔。

至于其他的人,刘协暂时还没想到。

倒是目前还不在他麾下,也未曾发际的刘关张等人,很值得他招揽过来!

刘备都是次要的,但他手下的关羽和张飞是真的很能打。

此刻的刘关张,应该正在公孙瓒麾下的青州平原郡。

若给对方书信一封,或许能说动对方来朝廷效力!

他自然知晓前世的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对于曹魏和东吴,他一直都厌恶至极。

但对于给了大汉最后体面的蜀国,他却怎么都恨不起来。

他知道刘备有野心,但如果对方能来他麾下做事,相信对方会比很多人都要忠诚!

某些枭雄,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有僭越称帝的打算。

只要将他们想称帝的苗头扼杀,不给他们自立为王的条件,他们也就不会往那方面想了。

想到这里,刘协当即从塌上坐起身,打算给刘备写信。

然而刚坐起来,他便看到趴在床塌边的蔡琰已经醒了过来。

因为一直趴着睡,对方的脸颊一边白皙,一边通红。

粘在脸上的发丝不仅没有影响气质,反而多了股凌乱美。

刘协笑着问:“昨晚睡得还好吗?”

蔡琰捏了捏有些酸胀的脖子,虽然睡得不舒服,但还是回道:

“尚可……”

刘协叹了口气:

“今晚和朕一起睡榻上吧,你若休息得不好,如何能照顾好朕?”

蔡琰脸上浮现一抹红晕,却又无奈道:

“妾身不过是个美人,陛下身边还有伏贵人伺候。

“妾身若与陛下共卧一塌,岂不惹得贵人不高兴?”

蔡琰口中的伏贵人,自然就是他前世的第一位皇后,伏寿。

提及这位姑娘,刘协便不自觉想起对方和她父亲伏完通密信的事。

虽然伏完自己作死,把密信到处给人看,以至于惹祸上身。

但不管怎么说,伏寿都是他的第一任皇后。

彼此间也一起经历过李郭之乱与曹操的压迫,是共同患难过的夫妻。

只不过算上前世的记忆,他后来近二十年的人生里,对方都不在了。

即便再深厚的感情,经过二十年的消磨,也会被淡忘。

而且为了不让伏寿的蠢父亲掌握太多权利,这一世,他不考虑再立伏寿为皇后。

就让她在宫中陪伴自己,也能过上极好的生活。

刘协理了理蔡琰凌乱的发丝,故作威严地说道:

“朕的后宫,朕说了算。

“伏贵人若有不满,朕自会宽慰她,你不必过分在意她的感受。”

见这位小皇帝人小威大,蔡琰不禁心头一暖。

不过她总觉得这位小皇帝比表面看上去要成熟许多……

是因为帝王的孩子都早当家吗?

不待蔡琰多想,刘协继续说道:

“去为朕准备笔墨纸砚,朕要书写信件。”

蔡琰应了一声,立刻去书案前做准备。

刘协很快将招揽刘备的书信写好,再度让黄门左丰替自己跑腿。

看着左丰离去的背影,刘协暗叹一声,祈祷刘皇叔他们愿意来。

若能得关张两位猛将,那他兴复汉室的难度又会减少许多。

不过青州路途遥远,想得到回信也得一两个月以后了。

在这之前,他得先对长安城附近用兵了!

刘协当即对门口的侍卫道:“去,将贾仆射请来。”

之前封赏李傕郭氾时,他也顺便提拔贾诩为尚书仆射。

虽然品级不高,比不上王允之前垂涎的录尚书事,但也相当于它的副手了,职权相当重。

贾诩起初惶恐不受,但刘协好言相劝,最终说服对方答应下来。

不多时,贾诩便来到宫中,对正在用早膳的刘协躬身行礼:

“微臣见过陛下。”

看到贾诩到来,刘协热情地招了招手:

“来来来,贾仆射陪朕用些早膳。”

贾诩本想拒绝,但看着小皇帝殷切的目光,不好拒绝圣恩,于是在对方身边恭敬地坐了下来。

刘协一边喝着白米粥,一边问道:

“如今长安城内逐渐平稳,朕欲发兵平定京畿,不知仆射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