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军与正道: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考察
- 胡军华
- 1545字
- 2025-04-22 17:40:07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研究
中央苏区的形成、壮大正是中共红色政权理论形成、成熟和践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开展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制度构建并付诸实践,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中,也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实践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需要坚持,更需要中国化,需要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汲取营养,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一种现实的追求,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则是一种理论上的旨趣。本文通过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历史经验的追溯、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研究,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发展创新落实到“反复说”“接着说”与“重新说”的三大层面。
2.有利于推动中央苏区历史研究的均衡发展
中央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中央苏区史诗般的历史是我党历史上一幅雄壮、绚丽的画卷。中央苏区孕育的苏区精神是我们党为后人留下的有着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的传家之宝,是铸就我们的国魂、党魂、军魂、民魂的精神内核。[16]因此,中央苏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17],所以对中央苏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学界重视。由于其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历史价值,学界对中央苏区历史进行了全面性或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出版了大量论著。尤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突出,但针对妇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专题研究则更少。本文针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能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中央苏区历史的专题研究,也有利于实现中央苏区历史研究的均衡发展,围绕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在学术上也具有拾遗补阙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探析历史源流
2011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深入赣州指导妇女工作,实地考察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之一的兴国县长冈乡、瑞金市等地,并特别指出:“苏区时期卓有成效的妇女工作实践,是我们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源头。”[18]本书通过研究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有利于深入探析历史“源流”,廓清历史迷雾,汲取先贤智慧,启迪工作实践,促进妇女工作。
2.有利于弘扬苏区精神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使用并全面概括了“苏区精神”概念,强调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19]。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特别贡献、特大牺牲、特殊困难处境、特大发展意义、特殊举措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此,作为一名来自赣南的有良知的大学政治教师理应奉献绵薄之力,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0]研究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与苏区精神关系,也是弘扬和践行苏区精神、支持赣南发展的具体行动。
3.有利于把握妇女运动时代主题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郑重宣告了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重申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13年10月,习近平又要求牢牢把握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使我国亿万妇女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担当。[21]目前,苏区妇女需要解放的问题依然很多。因此,投身于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相关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认真把握妇女运动时代主题,丰富妇女发展内涵,探求妇女解放“正道”,这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