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赤壁之战
- 回到三国之辅佐昭烈帝
- 作家uxHfwd
- 8866字
- 2025-04-10 15:00:57
江夏刘备府邸。
刘备手持乌林战报,对诸葛亮爽朗一笑:“子璋用兵如神啊,将游击战运用得如此巧妙。而且周公瑾那边初仗也胜利了,真是好消息不断。”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目光中闪烁着赞赏:“是啊,子龙当年在长坂坡真的是捡到了一个宝啊。”
“嗯,子璋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韬略过人。”刘备放下战报,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方,“当初我曾担心他只是一员猛将,如今看来,竟能独当一面了。”
“主公,陆瑁此人确实不凡。”诸葛亮走到刘备身边,“他能在野狼谷那样的绝境中带领残兵突围,还能在断崖栈道上击退伏兵,这份临危不乱的气度,实在难得。”
刘备点头:“徐晃素来老辣,却被他这般周旋,确实出乎意料。”
“不过,子龙功不可没。”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若非子龙在栈道上那一番奋勇拼杀,恐怕这支队伍已全军覆没了。”
刘备忽然笑道:“子龙、子璋配合得如此默契,倒让我想起当年与云长、翼德并肩作战的日子了。”
府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名侍卫快步入内:“主公,又有捷报传来!陆将军在穿过断崖后,借助林中小路,成功摆脱了徐晃大队人马的追击,还俘获了一批粮草!”
“哈哈!”刘备大笑,“这小子,藏的好深啊!”
诸葛亮也微微一笑:“看来是将徐晃引入了陌生地形。徐晃虽勇,但对荆州山林地势不熟,陆瑁却是在此地生长,熟悉每一条小路。这一仗打得漂亮。”
刘备拿起酒杯,豪迈地道:“来,军师,我们干一杯!为子龙、子璋干一杯!待他们凯旋,我要亲自设宴犒赏!”
诸葛亮举杯相应,却忽然沉吟道:“主公,依我之见,此战之后,不如让子璋单独领一军吧。他已经展现出了非凡才能,日后定能成为您的又一大将。”
刘备眼睛一亮:“军师此言极是!”
刘备重重点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好!等他们归来,便这么办!”
清晨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一条隐蔽的山涧里。
劫后余生的士兵们大多靠着湿滑的石壁或树根沉沉睡去,鼾声和梦呓声此起彼伏。少数醒着的,则默默地处理着伤口,或者低声交谈,分享着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汗水味以及泥土的清新气息,混合成一种疲惫却又带着生机的味道。
赵云靠坐在一棵大树下,仔细地擦拭着他的涯角枪,枪刃在晨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虽然一夜未眠,但他眼神依旧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陆瑁则摊开一张简陋的地图,这是他凭着记忆和对本地地形的熟悉绘制出来的。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对身边的几名什长低声布置着警戒和侦察任务。
“将军,我们缴获的那批粮草清点过了,省着点用,够我们支撑七八天。”一名什长走过来,向赵云和陆瑁汇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还有些药材,正好给伤兵用上。”
陆瑁点了点头:“很好,优先照顾伤员。另外,派人去附近找找水源,注意隐蔽,不要留下痕迹。”
什长领命而去。
赵云将长枪靠在树干上,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走到陆瑁身边,看着地图:“子璋,接下来有何打算?”
陆瑁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区域:“我们现在的位置,大致在这片群山之中。徐晃的大队人马肯定还在谷口那边扑火,等他反应过来我们走了西线,再分兵追击,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这里稍作休整,恢复体力。”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怀疑徐晃未必会亲自带大队人马深入这片他不熟悉的山林。他可能会分派几支精锐小队,沿着我们可能逃离的方向搜索。”
“嗯,有道理。”赵云表示赞同,“徐晃用兵谨慎,不会轻易冒险。但那些精锐小队的战力不容小觑,一旦被他们咬住,也很麻烦。”
“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找到更安全的藏身之处,同时想办法迷惑追兵。”陆瑁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最终停在一片标记着复杂等高线的区域,“往北走,翻过这座山脊,有一片叫做‘迷踪林’的地方。那里地势复杂,岔路极多,而且常年有瘴气弥漫,本地猎户都容易迷路,是绝佳的藏匿和摆脱追兵的地点。”
赵云看着地图,眉头微皱:“瘴气?对士兵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会有一些,但我们有缴获的药材,可以配制一些简单的避瘴药物。而且,相比被徐晃的精锐追上,这点风险值得冒。”陆瑁解释道,“更重要的是,徐晃的追兵不熟悉地形,进入迷踪林,只会比我们更被动。”
“好,就去迷踪林。”赵云当机立断,“传令下去,抓紧时间休息,处理伤口,补充体力。一个时辰后,我们出发。”
“是!”旁边的亲兵立刻去传达命令。
山涧里暂时恢复了平静,只有伤兵偶尔发出的低哼声。几个士兵围坐在一起,分食着一块硬邦邦的曹军面饼,其中一个年轻士兵边啃边抱怨:“这曹老板的伙食,也太难吃了,还不如咱们行军带的炒米。”
旁边一个老兵拍了他脑袋一下,笑骂道:“有的吃就不错了!知足吧小子,这可是从徐晃嘴里抢来的!”
几人低声笑了起来,疲惫的气氛中多了一丝轻松。
赵云走到一名正在包扎手臂的士兵身边,蹲下身查看了一下他的伤势:“怎么样?还撑得住吗?”
那士兵咧嘴一笑,露出憨厚的表情:“将军放心,小伤!不碍事,还能杀敌!”
赵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养伤,接下来的路,还需要你们。”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陆瑁再次召集了什长以上的军官。
“都准备好了吗?”陆瑁问道。
众人齐声应道:“准备好了!”
“出发!”陆瑁一挥手,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目标,迷踪林!保持警惕,注意隐蔽!”
队伍再次动了起来,虽然依旧疲惫,但每个人的脚步都比之前更加沉稳。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山涧向上游行进,尽量不留下明显的痕迹。阳光透过林隙,在他们沾满泥泞和血污的盔甲上跳跃,仿佛在为这支绝境求生的队伍,指引着前方的道路。前方的迷踪林,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也孕育着新的生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瑁和赵云带领着这支残兵,彻底融入了荆州的山林。他们以迷踪林为依托,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对本地路径的熟悉,如同鬼魅一般,不断袭扰曹军的后勤补给线。曹军的运粮队,无论是百人小队还是数百人的队伍,一旦进入山区,就可能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有时是狭窄山道上的滚木擂石,有时是密林深处射出的冷箭,有时甚至是夜晚营地莫名燃起的大火。陆瑁的战术灵活多变,打了就跑,绝不恋战,让负责清剿的曹军小部队疲于奔命,却连他们的影子都难以捕捉。
“报!将军,昨日西山道运往主营的五车粮草被劫,护送兵士伤亡过半!”“报!将军,南溪口的小型囤粮点昨夜被烧,损失军粮三百石!”“报!将军,派去搜山的斥候队失去联络,恐怕……”
类似的坏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徐晃的案头,让他焦头烂额。他增派了兵力,加强了警戒,甚至亲自带队围剿了几次,但陆瑁就像滑不留手的泥鳅,总能在合围之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骚扰虽然不至于动摇曹军根本,但积少成多,不仅造成了实实在在的物资损失,更重要的是,严重迟滞了前线粮草的转运效率,也让后方部队士气低落,人人自危。
消息很快传到了赤壁的曹操大营。因为上一仗的失利,曹操被迫退到了赤壁。
中军大帐内,气氛有些压抑。曹操看着地图上被标记出来的几处遇袭地点,脸色阴沉。
“徐公明是怎么回事?区区一股江东残兵,窜入山林,竟能搅得我后方不宁?”曹操的声音不高,但透着明显的不悦。
下方一名负责粮草调度的官员硬着头皮出列:“丞相,荆州山道崎岖,我军多为北方将士,不熟地形。那伙贼兵……呃,是江东兵,行踪诡秘,出没无常,防不胜防。徐将军已经尽力围剿,但山林广袤,搜寻不易……”
“够了!”曹操打断了他,“我不想听借口!粮草乃三军之命脉,如今水路有周瑜阻隔,陆路又被这些山鼠啃噬,长此以往,我八十万大军,难道要在此坐困愁城吗?”
帐下众将谋士皆不敢言语。
程昱上前一步,沉声道:“丞相,陆路转运艰难,风险日增。江东水师虽强,但我军兵力数倍于敌,战船亦已打造齐全。依臣之见,与其在陆上与这些宵小纠缠不清,耗费兵力,不如集中力量,先行水战,一举击溃周瑜主力。只要掌控了长江水路,粮草转运畅通无阻,荆州、江东便唾手可得,那些山林里的残兵败将,自然也就成了瓮中之鳖,不足为虑了。”
曹操目光扫过帐下众人,见大多表示赞同。他手指重重地敲击着地图上的赤壁位置。陆瑁这只小小的苍蝇确实叮得他心烦意乱,也让他原本就打算速战速决的心思更加坚定。水路受阻,陆路被扰,尽快打通长江,彻底解决掉周瑜这个心腹大患,成了眼下最迫切的选择。
“好!”曹操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传我将令!命各部水军加紧整备,三日后,全军登船,水陆并进!我要亲率大军,踏平东吴水寨,让周郎小儿知道,谁才是这长江的主人!”
命令迅速传遍了曹营,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全力运转。无数战船被推入江中,旌旗遮天蔽日,士兵们磨砺兵器,检查装备,一股肃杀之气笼罩了整个长江北岸。
对岸,周瑜早已收到了消息,同样在积极备战。
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惊天水战,因为陆瑁在后方山林间那看似微不足道的骚扰,而被悄然加速。赤壁的风,似乎已经带上了浓烈的火药味。最终的决战,即将来临。
长江北岸,曹营连绵数十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无数士兵正在将领的指挥下,将一批批军械、粮草搬运上巨大的战船。江面上,新造的楼船艨艟排列整齐,船帆如林,气势磅礴,仿佛一座座移动的水上堡垒。士兵们虽然对即将到来的水战不无忐忑——毕竟大多是北方旱鸭子——但在曹操“踏平江南,指日可待”的鼓动下,以及对自身兵力优势的绝对自信,士气还算高昂。
中军大帐内,曹操正与众将商议进攻细节。地图铺满了整个巨大的案几,上面密密麻麻标记着水文、风向和敌我双方的部署。
“明日卯时,以蔡瑁、张允为前部先锋,率水军主力正面冲击!文聘率偏师从侧翼包抄!其余各部按计划跟进!”曹操手指点在地图上,语气斩钉截铁,“务必一战击溃周瑜水寨!”
“丞相英明!”众将轰然应诺。只有少数如程昱等心思缜密之人,看着江面上那些用铁索连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适应风浪的“连环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与此同时,长江南岸,赤壁大营。气氛同样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肃杀。周瑜站在江边高台上,眺望着对岸连绵不绝的曹军营火,江风吹动着他的儒袍,猎猎作响。
“都督,一切准备就绪。”老将黄盖走上前来,声音低沉而有力,“只待东风起,便是我江东健儿扬威之时!”
周瑜微微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鲁肃:“子敬,孔明那边可有消息?”
鲁肃道:“已有回报,孔明先生已在七星坛做法,言称三日内必有东南风。”
“好!”周瑜眼中精光一闪,“天助我也!传令各营,严阵以待,火攻船准备!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山林深处,陆瑁和赵云也收到了探子传回的消息。
“曹操要总攻了?”陆瑁放下手中的一根烤熟的野兔腿,眉头紧锁。
“看样子是的,北岸调动频繁,战船尽出,声势浩大。”赵云擦拭着枪尖,语气凝重,“没想到我们这边的袭扰,反而逼得他狗急跳墙,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一名士兵跑过来:“陆将军,赵将军,抓到一个曹军的探子,鬼鬼祟祟地在林子外围打探。”
陆瑁和赵云对视一眼。
“带过来。”陆瑁道。
那探子被五花大绑地推了过来,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发抖。
“说,你们丞相是不是要对江东发起总攻了?”陆瑁盯着他,声音冰冷。
“是……是……”探子不敢隐瞒,“丞相下了死命令,三日内……水陆并进,踏平……踏平赤壁……”
“果然如此。”赵云沉声道,“看来决战就在这几日了。”
陆瑁挥了挥手:“带下去,看好了。”
待探子被押走,陆瑁重新看向地图,手指在曹军后方几个可能的粮道节点上划过:“决战在即,曹操后方必然更加空虚,但同时,警戒也会更严。这对我们来说,是危险,也是机会。”
赵云明白他的意思:“你是想……趁他主力东进,再给他来个狠的?”
“不错!”陆瑁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曹操想一口吃掉江东,我们就从他屁股后面,再狠狠咬下一块肉来!让他知道,这荆州的山林,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他看向赵云,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带着几分少年意气:“子龙,敢不敢再陪我玩一次火?”
赵云哈哈一笑,豪气顿生:“有何不敢!就让咱们,给这场赤壁大火,再添上一把干柴!”
山风呼啸,吹过林梢,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奏响序曲。无论是长江主战场,还是这荆州的山林深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一片即将被战火点燃的赤壁水域。一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决战,已然箭在弦上。
夜色深沉,山风带着寒意,吹拂着每个士兵疲惫的脸庞。陆瑁借着微弱的月光,手指在简陋的地图上一点:“乌山口。这里是曹军囤积后续攻势所需粮草器械的一个重要转运点,距离赤壁主战场有段距离,守备相对不会像前线那般森严,但也不会松懈。徐晃的主力肯定被调去防备我们之前的袭扰路线,或者已经东进,这里反而可能是个灯下黑。”
赵云凑近看了看,点头道:“此处地势险要,只有一条主道出入,两侧是峭壁,易守难攻。强攻恐怕伤亡不小。”
“我们不强攻,”陆瑁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夜袭,放火。子龙将军,你带精锐,负责制造混乱,吸引守军主力。”他指向地图侧面一条几乎看不见的小径,“我带另一队人,从这条猎户都少走的绝壁小路摸进去,直奔粮仓。只要火起,曹军必然大乱,我们趁乱撤退。”
“够险,也够直接。”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就这么办!”
士兵们得到命令,迅速开始准备。有人检查弓弩,有人将火油分装在小皮囊里,还有人将布条缠在鞋底以减少声响。一个年轻士兵一边给自己的短刀缠布条,一边小声对旁边的同伴嘀咕:“你说,咱们这算不算给周都督那边,提前放个‘祝融烟花’?”
旁边的老兵没好气地拍了他后脑勺一下:“少贫嘴!把家伙事弄利索点,待会儿别拖后腿!这可比上次断崖刺激多了,那边的守军,可不是临时凑数的弓箭手。”
队伍再次悄无声息地出发,如同融入黑夜的幽灵。翻山越岭,穿过密林,终于在后半夜抵达了乌山口附近。远远望去,山口营寨灯火点点,隐约可见巡逻士兵的身影。
按照计划,赵云深吸一口气,长枪一摆,低喝一声:“随我来!”如同一道银色闪电,带着十几名最精锐的士兵,直扑营寨大门。
“敌袭!”凄厉的喊叫声划破夜空。
营寨瞬间炸开了锅。铜锣声、呼喊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赵云如猛虎下山,长枪挥舞,所到之处,曹兵人仰马翻,硬生生在寨门处杀开一条血路,将大部分守军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与此同时,陆瑁带着另一队人,正攀附在几乎垂直的崖壁上,小心翼翼地向上移动。这条小路极其艰险,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他们屏住呼吸,借助岩石缝隙和藤蔓,一点点接近营寨后方的粮仓区域。
终于,陆瑁第一个翻上寨墙,悄无声息地解决掉两个打着哈欠的哨兵。后续士兵鱼贯而入,直扑那几座巨大的木制粮仓。
“动手!”陆瑁一声令下。
皮囊被划开,刺鼻的火油泼洒在干燥的木料和草料上。几支早已备好的火把被点燃,狠狠地扔了过去!
“轰!”
火焰瞬间腾起,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粮仓熊熊燃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
“走水了!粮仓走水了!”留守的曹兵惊慌失措地大喊。
“撤!”陆瑁果断下令。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乌山口营寨彻底陷入混乱。一部分士兵忙着救火,一部分被赵云缠住,还有一部分不知所措。赵云见火起,不再恋战,长枪一扫逼退敌人,大喝一声:“走!”带领手下,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迅速脱离战场,与陆瑁的人汇合。
两队人马汇合后,头也不回地钻入茫茫夜色之中。身后,乌山口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他们撤出十几里地,寻了个隐蔽的高坡喘息。回头望去,乌山口的火势依旧凶猛。而更远的东方,赤壁的方向,夜空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一片异常明亮的红光在那里跳跃、蔓延,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似乎也能感受到那股焚天煮海的热浪。
“看来……东吴那边也开始了。”一名士兵望着东方的红光,喃喃说道。
陆瑁抹去脸上的硝烟,看着那片映红天际的火光,又看了看身后乌山口冲天的火焰,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又畅快的笑容:“曹操想水陆并进,我们就让他的后院也‘热闹热闹’。这把火,烧得不亏!”
赵云站在他身边,涯角枪斜指地面,枪尖在火光映照下闪烁着冷芒。他望着赤壁的方向,沉声道:“决战已至。我们虽然不在主战场,但也算为大都督,送上了一份‘厚礼’。”
荆州的山林间,这支小小的队伍再次隐匿起来,但他们刚刚点燃的火焰,无疑为那场即将决定历史走向的赤壁之战,增添了更多变数和混乱。曹操的怒火,恐怕要烧得更旺了。
天色微明,晨曦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布满露水的林间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瑁和赵云带着队伍,已经远离了乌山口,找到了一处更为隐蔽的山坳暂时休整。这里有一条细小的溪流,可以提供饮水,周围的密林也能提供良好的掩护。
士兵们大多累得瘫倒在地,顾不上潮湿的地面,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昨夜的急行军和激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体力。几个伤兵在同伴的帮助下清洗伤口,重新包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和草药味。
“将军,昨晚咱们干得漂亮!”一个脸上还沾着黑灰的士兵,咧着嘴对正在检查地图的陆瑁笑道,“乌山口那把火,烧得可真痛快!也不知道烧掉了曹贼多少粮草!”
另一个士兵接口道:“是啊!还有东边那场大火,乖乖,那才叫吓人!隔着这么远都看得清清楚楚。”
“是啊!”众人纷纷附和,疲惫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期待。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赤壁方向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火,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陆瑁抬起头,看向赵云,两人眼中都有着同样的判断。
“看来赤壁之战,我们这边胜算极大。”赵云走到溪边,掬起一捧清凉的溪水洗了把脸,“曹操水战失利,必然要从陆路撤退。他从乌林那边过来,吃了子璋你的亏,现在赤壁又败,后路还被我们烧了一把……”他顿了顿,“他撤退的路线,很可能会经过这附近的山区。”
陆瑁点头,面色凝重起来:“是的。曹军大败,溃兵必然众多。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扩大战果的机会,也是更大的危险。溃兵虽然失了建制,但数量庞大,而且败军之将,往往更加凶狠。”
“你是想……继续打?”赵云问道。
“打,但要换个打法。”陆瑁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曹操主力撤退,必然有先锋探路,有大队居中,有后卫断后。我们人少,不能硬碰。但可以像狼群一样,吊在他们后面或者侧翼,专门挑那些掉队的、小股的辎重队下手。能抢则抢,不能抢就骚扰,让他们撤也撤不安稳。”
“好!”赵云赞同,“就这么办。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痛打落水狗’!”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虽然疲惫但眼中重新燃起战意的士兵,“不过,我们自身的补给也快见底了,伤员也需要休养。”
“嗯,”陆瑁应道,“所以更要打了。从敌人那里获取补给,是眼下最快的办法。至于伤员,找个更安全的隐蔽点安置,留一部分人手照顾。我们主力,继续袭扰。”
他站起身,走到士兵们中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弟兄们,赤壁大胜在望!曹贼败局已定!但我们还不能松懈!曹操大军正在撤退,这是我们痛击敌寇、缴获物资的好机会!愿意跟着我,继续给曹贼添堵的,就抓紧时间休息,养足精神!”
“愿意!”“干!”“让曹贼知道咱们的厉害!”
士兵们纷纷响应,士气高涨。之前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连番的胜利,尤其是昨夜那场痛快淋漓的夜袭,已经让他们对陆瑁和赵云充满了信心。
山林再次恢复了暂时的宁静,只有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但这平静之下,酝酿着新的风暴。一支精悍的小部队,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猎手,正等待着庞大的猎物,露出疲惫和破绽的那一刻。曹操的荆州之行,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如今,恐怕只剩下狼狈的撤退和无尽的麻烦了。
就在陆瑁和赵云在乌山口点燃烽火,遥望东方天际那片惊人红光的时刻,长江赤壁主战场,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水上大战,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
连日来的西北风,终于如诸葛亮所预言的那般,悄然转为了东南风。江面上,波涛开始涌动,风力逐渐加大,吹拂着曹军连环战船上无数的旌旗,也吹动了南岸周瑜大营中每一个士兵的心弦。
时机已到!
江面上,数十艘蒙着油布、内藏硫磺焰硝、灌满鱼油、堆积着干柴芦苇的“诈降”船只,在老将黄盖的亲自率领下,乘着越来越猛烈的东南风,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曹军水寨。船头插着青龙牙旗,士兵们高喊着“黄盖来降!”,直奔曹军舰队中军。
曹营水寨中,士兵们大多还沉浸在即将大胜的美梦中,对这支“投降”的船队并未起疑。毕竟黄盖与周瑜不和、受刑挨打的消息早已传遍,加上船队打着降旗,又是顺风而来,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
然而,就在这些“降船”靠近曹军连环大船,即将进入弓箭射程时,异变陡生!黄盖一声令下,所有“降船”上的士兵同时点燃了引火之物,随即迅速跳上跟在后面的小艇,奋力划桨撤离。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那数十艘满载易燃物的船只,如同数十条巨大的火龙,瞬间撞入了曹军那用铁索连在一起、动弹不得的庞大船阵!
“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和燃烧声几乎同时响起。干燥的木材、浸满油脂的帆布、以及船上囤积的军械粮草,在烈火和东南风的共同作用下,火焰顺着铁索蔓延,从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巨大的楼船、艨艟,顷刻间就被烈焰吞噬,变成了一个个漂浮在江面上的巨大火炬。
“着火了!快救火!”“船被锁住了!解不开啊!”“跳水!快跳水!”
曹军水寨彻底陷入了地狱般的混乱。无数士兵被烈火包围,惨叫着在甲板上翻滚;有人被烧得焦头烂额,不顾一切地跳入冰冷的江水,却往往因为不习水性或被拥挤的落水者拖拽而溺亡;铁索限制了船只的移动,使得灭火和逃生变得异常困难。火光映红了江水,浓烟遮蔽了天空,焦臭味、惨叫声、兵器落水声、战船断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大火甚至蔓延到了岸边的曹军大营,引燃了帐篷和囤积的物资,岸上也成了一片火海。
中军大船上,曹操望着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惨败景象,脸色煞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引以为傲的、号称投鞭断流的八十万大军(实则约二十余万),他精心打造的连环战船,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被这滔天烈火化为乌有!
“撤!快撤!”曹操身边的将领们嘶声力竭地呼喊着,护着面如死灰的曹操,在一片混乱中寻找小船,狼狈地向岸上逃窜。
与此同时,周瑜早已指挥东吴水师主力,趁势发动总攻。战鼓擂动,杀声震天,无数江东战船如同猛虎下山,冲向溃不成军的曹军,痛击落水狗。
赤壁之战,以曹操的惨败而告终。数十万大军,或葬身火海,或溺毙江中,或在混乱中被杀、被俘,侥幸逃上岸的,也已是士气全无,狼狈不堪。
曹操带着残兵败将,顾不上收拾局面,仓皇向华容道方向撤退,试图尽快逃离这片噩梦般的荆州水域。而他撤退的路线,恰恰要经过那片布满了未知危险,并且潜伏着陆瑁和赵云这支“山中饿狼”的荆州山林。一场水上的决战刚刚落幕,一场陆地上的追击与反追击,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