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沙特阿拉伯卷是一本聚焦于沙特国情和中国与沙特双边关系的研究报告集,作者分别来自于中国的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中心、党校、中资企业等方面。他们围绕沙特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等基本国情、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中沙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数据翔实,分析客观,观点鲜明,结论中肯,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我首先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和祝贺!

我经常感到需要了解沙特某些方面的来龙去脉和数据资料,也时常遇到别人就这些问题的问询。我深感有一部既全面解读沙特又包含最新资料的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客观地说,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沙特仍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国家。我相信,这部沙特研究报告集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它是一部关于沙特问题的论文集,是从事中东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中沙合作人士,乃至于对沙特有兴趣的读者的资料库、参考书或读本。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来的,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总纲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习近平主席外交思想的组成部分。八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在世界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正在朝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继续推进。这本研究报告集的作者们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习主席的思想,紧扣国家的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之一的沙特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高质量的研究报告集,是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现实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工作的极好体现,将为中国和沙特建设好“一带一路”提供更坚实的学术和信息支撑。

对沙特的研究是该书的一大部分内容。沙特的确值得深入研究。沙特在中东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来讲都是一个大国,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沙特在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生产和出口方面在世界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沙特又是一个在中东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国家,它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大国,是G20中唯一的阿拉伯成员国。沙特还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国家和重要方向,是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对中沙关系的研究是该书的另一部分内容。由于工作关系,我与沙特有过不少交集。既有短期到访又有在国内接待沙方官员来访的经历,也曾两次驻沙特达6年。在我整个驻外经历中,沙特是我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国家。套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沙特是我的第二家乡。在这里,我想从个人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述几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

中沙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很特殊。沙特是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最晚与中国建交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中国的了解。两国在正式建交前先开展了良好的军事合作,之后才过渡到正式建交。这在中国外交史上不说是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十分罕见的事情。沙方曾亲身全程参与这一合作的哈立德亲王写道,沙特国王法赫德曾对美国特别是其驻沙大使对中沙军事合作的无理干涉给予严厉的回应,美方被迫“召回”了这位大使。多年后,我在利雅得见到也曾参与这一合作的班达尔亲王时,他以非常愉快的口吻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我在和沙特军方朋友的交往中,时常听到他们对中国军人忠于祖国、纪律严明、精益求精、训练有素的由衷赞扬之语。军事合作促进了两国的相互信任,为双方建交和发展各领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沙是1990年7月21日建交的,仅仅在十余天后的8月2日凌晨,伊拉克萨达姆总统就悍然出兵侵占并一举吞并了科威特。这一突发事件成为中沙这两个刚刚建交国家面临的难题,也可以说是一次考验。当时,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希望中国能出面去做萨达姆的工作,劝其从科威特主动撤军,争取通过和谈解决危机避免发生战争。在此是战是和的紧要关头,中国政府决定派钱其琛外长于1990年11月出访伊拉克,同时也访问沙特等重要阿拉伯国家,同它们就局势交换意见。我有幸成为钱外长随行代表团的一员。沙方对钱外长来访很重视,不仅通报了许多重要情况和看法,还请钱外长在面见萨达姆后再度来沙特,以及时了解伊方态度。钱外长当即同意了沙方的请求。虽然由于萨达姆执迷不悟,误判形势,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并使伊拉克人民遭受多年制裁苦难,但中国在这次国际重大危机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举世瞩目。中沙在延宕多年的伊拉克问题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协调与合作。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地位和公正立场受到沙特的高度赞赏。

我有幸参加的中沙另一次重要双边访问是1991年7月李鹏总理在中东六国之行中访问沙特。在中沙建交仅一年后进行的这次访问受到沙方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沙方给予了很高礼遇。沙特国王和王储分别会见李总理,与之会谈。此外,李总理还参观了沙特的经济项目,推动两国经贸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合作。在此次访问后,中沙石油合作快速增长。1995年,中方从沙特直接进口石油。中沙商定的逐步增加从沙特进口石油的目标实际上一再提前达成并大大超过。进入21世纪后,沙特几乎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石油来源地。

我参与的中沙之间又一次重要的双边访问是1998年10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的中国之行。当时沙方高层访华的愿望很强烈,但王储坚持他要走在最前列(法赫德国王因病不能出访)。王储对与中方的会见与会谈安排很高兴,他代表沙方向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授予沙特最高级别的勋章。他在访问中国伊斯兰协会时表示,一个好穆斯林,应该既信仰真主,也忠于自己的祖国;应正确理解教义,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阿卜杜拉成为国王后不到半年就于2006年1月再次访华。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后,沙方向中方提供了5000万美元现金援助和价值1000万美元的物资援助,是当时中国收到的最大单笔援助,对中国人民抗震救灾表示了很大的同情和支持。

2000年我开始第一次常驻沙特,时间长达3年,得以近距离地观察这个国家。当时,中沙合作开始向承包和劳务领域拓展,中资企业处在“走出去”的初期,面临着重重困难。沙特中资公司的员工仅有约2000人。中方石油、电信、建筑等企业通过实干逐步赢得了沙方的信任,打开了局面。

我再次到沙特常驻并担任中国驻沙特大使是在2016年。这时候恰是沙特开始经济和社会重大变革的时期,王权在向第三代过渡,启动实施“2030愿景”,经济多元化迈出实质性步伐,社会改革举措接踵而至。习近平主席于2016年1月访沙时和萨勒曼国王一道亲自宣布将中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相应成立了两国高级别联合委员会。该委员会级别之高、涉及领域之广、工作效率之高(迄今为止已召开三届会议,签署数十项合作协议),在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关系中都是不多见的。沙特早已是中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从2015年起成为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沙特承包工程,高峰时劳务人数达4万人。2017年3月,萨勒曼国王回访中国,中沙两国元首再次相见,达成丰富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北京举办的沙特文物展已历时3个月,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此次文物展闭幕式并发表讲话,国王还陪同习主席逐一参观展品。此外,萨勒曼国王还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出席了北京大学的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分馆落成典礼。这些活动为此次访问增添了文化和人文交流亮点。在3年里,穆罕默德王储两次来华出席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会议,中方也有多位国家领导人访沙。2019年3月,在我离任沙特的那一天,萨勒曼国王会见了我,他愉快地回忆起与习主席的会见,积极评价了两国关系。按沙方惯例,国王很少会见外国离任大使。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沙方对两国高水平关系的重视和满意之情。我为自己曾为中沙关系发展做出了绵薄之力而自豪。

中沙正式外交关系已走过31年硕果累累的路程,这得益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亲自关怀和推动,以及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携手努力,其中,当然包含了两国学术界的参与和贡献。未来仍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中沙关系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建设中沙友好合作大厦需要群策群力,这本研究报告集就是一块坚实的砖。

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前大使李华新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