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八册)
-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编委会编
- 1670字
- 2025-04-29 19:24:21
第3课 战国称雄
有个齐王,成天只知道喝酒听音乐。淳于髡向他进谏:“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廷里,三年不飞也不鸣。你知道为什么吗?”齐王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做比喻说他毫无作为。回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经典诵读
公元前356年,田因齐即位,为齐威王。他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整顿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成就了一代王业,成为战国七雄之冠。
悬赏纳谏
齐威王在相国邹忌的劝说下,广开言路,悬赏纳谏,成为战国时期的一代明主。除淳于髡外,他还接受了平民琴师邹忌的进谏。邹忌借讲琴理谈治国方法,指出了上下一致,国家才会昌盛的道理,还劝威王不要再沉溺于洒色歌舞,要广招人才,发展生产,操练兵马。齐威王幡然悔悟,拜邹忌为相。
整顿吏治
齐威王经过调查,召集七十二名地方官到朝廷,用烹刑诛杀了没有政绩、只知贿赂收买朝廷官员求得赞誉的阿大夫以及接受贿赂的官吏,又奖励给虽在朝廷内倍受毁谤却政绩优秀的即墨大夫一万户的封邑。齐威王逐步建立起了赏罚严明的法律。从那以后,齐国的大臣都认真办事,诚实做人,再也不敢文过饰非。齐国得到治理,国势渐趋强盛。
强化军事
齐威王重视军事理论的建树,将古《司马兵法》与司马穰苴兵法合二为一,修建成《司马穰苴兵法》;重视军事人才的任用,任田忌、孙膑为将领,加强军事训练,使齐国军队成为列国中的一支劲旅。
选贤任能
齐威王继承自姜太公以来形成的尊重人才的传统,第一个把人才提到国宝的高度,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贤才。
公元前333年,齐威王在与魏惠王“比宝”的谈话中,把大臣檀子、田朌、黔夫、种首比作“国宝”。他一方面选宗室中有作为的人为官,如田忌做将军;另一方面又选拔大批门第寒微的人士委以重任,比如出身赘婿、受过髡刑且相貌丑陋的淳于髡,平民出身的邹忌、残疾人孙膑等。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与世长辞。今临淄区齐陵街道境内的牛山东麓有四座巍峨高大的古墓,依山而立,一基四巅,东西并列,绵延相连,其中之一就埋葬着这位知错能改、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
知识链接
一鸣惊人
齐威王刚当国君的时候,他将国家交给几个卿大夫治理,自己只知道喝酒、听音乐,变着法子玩耍,朝廷中的大事一概不闻不问。虽然韩、赵、魏等国都来攻打过齐国,可齐威王照样吃喝玩乐,不把国事放在心上。
当时,齐国有个稷下先生,名叫淳于髡。他看到齐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乱,国势危急,但又怕得罪君主,于是便用隐语进谏。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栖在大王的宫廷里,三年不飞也不鸣。大王,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齐威王立刻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说他呆在宫廷里,毫无作为。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来,威王请邹忌做相国,并采取了—系列措施,齐国逐渐强大起来。

门庭若市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但邹忌向他的妻子、爱妾和客人问自己与徐公谁美时,都说他比徐公漂亮,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数日之后,进谏者一天天减少了。一年之后,由于齐国政治得到彻底改善,燕、赵、韩、卫等国家听说齐威王悬赏纳谏的事情后,都纷纷到齐国进行朝拜,愿与齐国结成同盟。

拓展活动
1.比一比,赛一赛
举行讲成语故事比赛,讲“一鸣惊人”“田忌赛马”“增兵减灶”“围魏救赵”等齐威王时期的成语故事。
2.齐王纳谏成为历史上的美谈,请思考“纳谏”对当时齐国的强盛有什么意义?
【参考资料】《齐文化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