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在巷口猛地颠簸了一下,老张差点没握住车把。手机支架上的手机歪向一边,导航地图里的蓝色箭头在错综复杂的小巷中迷失了方向。他慌忙捏住刹车,车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惊飞了墙根下觅食的麻雀。
“第一次跑单吧?“旁边一辆贴着“蜂鸟配送“贴纸的电动车刹住,骑手是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头盔带子松松垮垮挂在脖子上,“前面左转第三个门脸就是'老陈家牛肉面',你导航导到后街去了,那条路封了大半年了。“
老张感激地点点头,后视镜里看见自己皱巴巴的蓝色工装服,胸前的“美团配送“logo歪歪扭扭——那是他凌晨在家用熨斗反复烫了三次的结果。跟着小伙子拐过弯,果然看见红底黄字的招牌下排着长队,厨房窗口飘出的热气里混着牛肉汤的香味。
“13号订单!“穿白大褂的老板娘嗓门像个小喇叭,案板上堆着二十多个塑料袋,老张盯着手机上的订单号,突然发现自己根本分不清哪个是“中辣“哪个是“微辣“。身后的骑手不耐烦地按了按喇叭:“大哥,找不着就问啊,别堵着道!“
老板娘斜睨他一眼,随手拎起两个袋子往台面上一甩:“21号和 13号,自己看备注。“老张这才注意到订单详情里用红色字体标着“不要香菜““多放醋“,手忙脚乱地把袋子塞进保温箱时,发现保鲜盒盖子没扣紧,汤汁在塑料袋里晃荡,惊出他一身冷汗。
第一单的配送地址在市中心的商务楼。老张跟着导航骑到楼下,才发现电梯口贴着“外卖员请走货梯“的告示。货梯里堆满了纸箱,上升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数字跳到 18楼时突然剧烈晃动,吓得他抓紧了保温箱把手。
“叮——“电梯门刚开一条缝,就听见手机里传来客户的催单电话:“我的外卖怎么还没到?都超时二十分钟了!“老张顾不上擦额角的汗,踉跄着冲出电梯,脚下的运动鞋在光滑的地砖上打滑,差点摔在走廊里。
开门的是个穿西装的年轻姑娘,妆容精致的脸上满是不耐:“下次再超时我就投诉了。“老张刚想解释,门“砰“地关上了。手里的订单小票上,送达时间显示提前了三分钟——原来系统计算的是骑手到楼下的时间,而他在找电梯上浪费了十分钟。
回到电动车旁,老张这才发现后背的衣服全被汗水浸透了。早春的阳光照在脸上,却让他觉得比昨夜的寒风更刺眼。手机接连弹出三个新订单,他盯着屏幕上的“接单“按钮,手指有些发抖。
“老张!“熟悉的声音传来,抬头看见同栋楼的邻居王叔正拎着菜篮路过,“你这是...送外卖呢?“
老张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王叔以前总夸他是“坐办公室的文化人“,此刻却看见他戴着头盔、穿着工装,脚边的电动车歪歪扭扭停在路边。他想打招呼,喉咙却像塞了团棉花,只能勉强扯动嘴角。
“不容易啊,“王叔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儿子也跑过外卖,说这行全靠腿勤眼尖。你别着急,慢慢熟络了就好。“说完从菜篮里掏出个苹果塞给他,“拿着,补充点体力。“
攥着那个还带着菜市场泥土气息的苹果,老张突然觉得眼眶发热。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妻子发来的消息:“第一单顺利吗?中午回家吃饭吗?“他低头回复:“顺利,中午不回了,多跑两单。“
下午三点,老张在便利店啃着冷掉的包子,手机里的 APP显示他已经跑了五单,其中三单超时。屏幕下方弹出一条系统通知:“您的配送准时率低于 70%,请注意提升效率。“旁边坐着的老骑手见他皱眉,笑着递来根烟:“别在意,新人前三天都这样。我带你走几条近路,保准比导航快。“
跟着老骑手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老张发现墙根处有个仅容电动车通过的缺口,穿过去就是美食街的后巷。“记住了,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下午五点到七点,这些时间段主干道必堵,得走这种小巷子。“老骑手熟门熟路地避开坑洼,“还有啊,遇到商家出餐慢,别干等着,催后厨的时候语气得软,递根烟比啥都管用。“
夕阳西下时,老张的保温箱终于空了。电动车的电量只剩下一格,他坐在马路边的台阶上,看着手机里的收入明细:12单,共计 118元。手指划过屏幕,看到银行账户里的余额,想起早上出门时儿子趴在窗台上喊“爸爸加油“,突然觉得这数字格外滚烫。
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五金店,老张停下来买了卷绝缘胶带。电动车的刹车线昨天被他捏得差点断掉,他蹲在路灯下仔细缠绕,发现车筐里不知何时多了个小纸条,是中午送的那家牛肉面店老板娘写的:“下次来取餐报我名字,优先出餐。“
夜风吹来,带着些许暖意。老张跨上电动车,车把依然有点歪,但他已经能熟练地避开路上的坑洼。手机屏幕亮起,是林芳发来的照片:餐桌上摆着他爱吃的糖醋排骨,明明举着满分的数学试卷,对着镜头比耶。
“叮——“新订单的提示音响起,老张看了眼地址,是家新开的甜品店,要送到离他家不远的小区。他嘴角微微上扬,点击接单,电动车的车灯照亮了前方的小路。这一天的疲惫仿佛都化作了车轮下的影子,被甩在身后。
或许,明天会更好吧。他想着,加速驶向渐浓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