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拯救大兵曹嵩!曹操:顾牧这人能处
- 三国:摆烂谋士,曹操偷看我日记
- 粥糊剑
- 2054字
- 2025-04-29 09:30:55
【乱世之中,能在史书上留下些许笔墨的诸侯,没一个是傻子。】
【袁术和陶谦肯定早就注意到了曹老太爷和曹家夏侯家宗亲尚且待在谯郡老家的消息。】
【从正常角度去分析,借道陶谦明显比借道袁术更容易。】
【陶谦老了,就算他年轻时候再猛,现在也已是个垂垂老矣的老朽,不敢也不会轻易与曹老板起冲突。】
【但在我看来,借道陶谦,是在逼曹老太爷他们去死!】
【袁术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就是陶谦和曹老板和和睦睦。】
【伺机杀死曹老太爷,并嫁祸给陶谦,引起曹老板和陶谦之间的战争,这才最符合袁术的利益。】
【至于如何嫁祸,陶谦麾下的部将张開,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家伙曾参与黄巾,算是一路不大也不小的渠帅,后来被陶谦诏安。】
【但在陶谦麾下,却始终没有当黄巾渠帅那么逍遥自在。】
【袁术何许人也?】
【名为四世三公,实则却非常喜欢招募各路山贼流寇。】
【什么雷薄、陈兰、李丰、乐就,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山大王出身?】
【真正算是良家子的,恐怕也就只有纪灵和刘勋。】
【所以,袁术和张開,算是王八对绿豆,越看越顺眼!】
【再者,袁术有钱。】
【张開那种土包子,肯定抵挡不住专业对口和钞能力诱惑。】
【因而,借道陶谦,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来曹老太爷被杀害的消息。】
【与其赌这一层风险,倒不如直接派出使者,向袁术借道!】
【同时也要向其他诸侯那儿散播消息,让大伙儿都知道这件事,尤其是袁绍那儿!】
【袁术要脸,和曹老板又是旧相识。】
【若是在他的领地,公然传出曹老太爷被杀害的消息,这让天下各路诸侯怎么看他?】
【所以,就算是为了面子,他也得保证曹老太爷的安全。】
【当然,袁术不是傻比,他知道曹老太爷是潜在人质,肯定不能轻易放给曹老板。】
【但谁说,一定要把真的曹老太爷交到袁术手上?】
【正式出发之前,直接来一手偷梁换柱,给个假的给他,不就行了吗?】
【找个长的完全一样的人,几乎不可能。】
【但要找个有六七成相似的,却并不难!】
【再给那个替身上点妆,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至于其他曹家夏侯家宗亲,袁术基本没见过他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替身,把他们换出来。】
【即便袁术最后意识到不对劲,那也为时晚了。】
【要体面的袁术,能承认自己被曹老板骗了吗?显然不能呀!】
【知道被骗的他,也只会像某些网恋被骗的呆比,默默咽下这口气。】
【不过,替身一定得找靠谱的。】
【如果是我,应该会在兖州的那些死囚里挑选,承诺给死囚的家人们土地和钱财,让他们心甘情愿去赴死。】
洋洋洒洒,上千个字的日记写完,顾牧长舒一口气。
他已经计划好了,明天就让满宠把这个计划献给曹昂。
他顾牧,只想隐藏于幕后,在合适的时机离开曹营,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
【恭喜宿主完成日记,获得诸葛连弩图纸x1】
日记系统的提示音传来,顾牧的书桌上随之出现了一份诸葛连弩图纸。
“诸葛连弩……这玩意儿是亮子发明的吧?”
“话说,现在的亮子,有十三岁没?好像差不多吧。”
“既然这图纸出现在了我这儿,再叫诸葛连弩就不合适了。”
“算了,先进仓库吃灰吧。”
顾牧把诸葛连弩图纸扔进了系统空间。
把这玩意儿献上去,曹老板的疑心病肯定又要作祟。
与其那样,倒不如不献。
当然,顾牧还是把这件事又添在了刚写完的日记里。
【诸葛连弩,进去吃灰吧你。】
【曹老板,这玩意儿和你无缘!桀桀桀桀!】
每天只能获得一次奖励。
顾牧新添的这几笔,算是上一篇日记的补充内容,自然没有产生新的奖励。
但曹老板那边,看到这几笔后,却是瞬间破防!
“顾长珩你特么……”
曹老板咬紧牙关。
这里要说一下,连弩并不是诸葛亮专利,在东汉的时期本身就已经出现了三发连弩。
诸葛亮发明的,是诸葛连弩,又名五发连弩。
在连弩的锻造史上,算是改进,而非首创。
所以,曹操虽然不知道顾牧日记上所写的“诸葛连弩”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但他立马就联想到了连弩这种武器。
“这小子那儿到底有多少好东西?”
“还有他的真实身份……”
曹老板眯起双眼。
忽然,他给了自己一巴掌。
“胁迫这小子,只会适得其反。”
“让昂儿继续和他接触,骗出更多情报,才是正道。”
“曹某,着相了。”
到这儿,曹老板总算明白了顾牧为什么老是编排他“疑心病”。
确确实实,他曹操思考问题的方式,下意识的会把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去想。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那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像现在,顾牧在日记里写的“向袁术借道”。
这样的逆天想法,任凭曹营谋士绞尽脑汁,恐怕也想不出来。
不是他们水平不行,而是这种不要脸的道德绑架行为,只有顾牧这样的不要脸才会!
属于是术业有专攻。
很快,曹操把李典找来。
李典也算是曹操东郡起兵时就跟随在旁的老部下了。
虽然是曹营众将之中最年轻的存在,但李典的办事风格却是四平八稳,十分靠谱。
听完曹操的吩咐,李典心中对曹操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主公,这计策实在是太妙了!”
“属下这就去地牢挑选可用的死囚。”
“但属下没见过老太爷,还请主公也一同掌掌眼。”
曹操挥了挥手:
“这是自然。”
“不过,这条计策,并非曹某所想,而是另有其人。”
李典顿时更感惊奇,一度以为是荀彧程昱戏志才等人的谋划。
可当曹操告诉他真相时,李典满脑子只剩下一句:
“高手在民间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