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苏家三人石窟重聚

与此同时,石窟内。

苏明月坐在火堆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洞口。每次听到外面有动静,她就会紧张地站起来,然后又失望地坐下。

“月月,别担心。”苏远山轻声安慰,“你祖母聪明着呢,不会有事的。”

他心里懊悔不已,都怪自己太过自信。按照打探到的消息,贼人不该这么快就突破封锁线。看来他把朝廷的军队想得太厉害了。如果早知道会这样,他就该提前让村里人撤离。

现在好了,村子里走散了那么多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想到这里,他的心就像被刀绞一样疼。

苏明月抿着嘴不说话。她知道爹爹是在安慰她,可心里的担忧却怎么也放不下。

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

苏明月警觉地抬起头,身体瞬间绷紧:“爹,你听!好像有人来了!”

苏远山立刻紧张起来,连忙让女儿去叫醒其他人。火堆旁的人们纷纷惊醒,迅速收拾东西,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很快,躲在石窟中的青西村人都警惕地守在出口两侧。苏明月和苏家几兄弟手持火铳和连珠竹弩,严阵以待。他们的呼吸声在寂静的石窟中格外清晰。

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细碎的说话声。

苏明月的手指扣在扳机上,汗水从额头滑落。她知道,一旦来的是贼人,他们就只能拼死一战了。

当陈玉梅的身影出现在出口时,苏明月愣了一下,随即扔下武器,泪流满面地扑了上去:“祖母!”她紧紧抱住心爱的祖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好孩子,好孩子...”陈玉梅紧紧抱住孙女,看着周围熟悉的面孔,终于安心地笑了。她的泪水打湿了苏明月的衣襟。

孙婆子也找到了自己的儿子,母子相拥而泣。周围的人们纷纷围上来,或是询问村里的情况,或是关心他们一路上的遭遇。

只有钱氏抱着发烧的孩子,带着另外两个孩子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地看着这温情的重逢场面。她的眼中满是羡慕,随即又低下头,轻轻拍着怀里的孩子。

苏远山注意到了钱氏一家,连忙让人腾出一个干燥的角落,又找来毯子和清水。他走到钱氏面前,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先安顿下来吧,孩子的病要紧。”

钱氏点点头,默默地带着孩子们走到角落里。

天色渐明,山间的寒气却愈发浓重,穿透单薄的衣衫,刺痛着每个人的肌肤。

苏明月紧紧挽着陈玉梅的胳膊,生怕祖母会再次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她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却浑然不觉。山风吹乱了她的发丝,遮住了她布满血丝的双眼。

火堆被重新点燃,跳动的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疲惫的脸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干柴发出噼啪的响声,偶尔窜出的火星在空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弧线。

张巧云靠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休息,昨日的惊吓让她行动不便。她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还残留着未干的冷汗。林秋菊蹲在火堆旁,专注地搅动着锅中的稀粥,粥香渐渐飘散开来。

“祖母,你再说说,当时到底是怎么逃出来的?”苏明月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闪烁着担忧和好奇。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工具包,那里面装着她最新改良的竹弩设计图。

陈玉梅轻抚着孙女的发丝,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说不尽的疲惫。“多亏了你给的竹弩,要不是能连发,我和孙婆子怕是早就...”她的声音戛然而止,仿佛被什么哽住了喉咙。

“娘!”林秋菊连忙打断,手中的木勺重重地敲在锅沿上,“别说这些不吉利的。”她的眼眶微红,转身假装去找盛粥的碗。

众人围坐在火堆旁,听陈玉梅讲述着在长安县的惊险经历。她说到流寇突然闯入村子时,大家的身子都不自觉地绷紧了。当她描述如何在慌乱中用竹弩击退两个歹徒时,孙婆子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那时候,我就想着要是能见到明月,一定要好好谢谢她。”陈玉梅的声音哽咽,“要不是她改良的竹弩,我们...”

苏明月紧紧抱住祖母,眼泪无声地滑落。她想起临走前给祖母演示竹弩使用方法时的场景,那时谁能想到这件武器真的会派上用场?

“月月的竹弩改得好啊!”孙婆子抹着眼泪说,“要不是跟着玉梅姐,怕是...”她说不下去了。火堆旁的气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林秋菊端着热粥走来,试图缓解这份压抑:“娘,先喝点粥暖暖身子。这是用山上找到的野菜熬的,虽然粗糙些,但能填饱肚子。”

陈玉梅接过碗,突然打了个哈欠。这一天一夜的奔波,让她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苏明月见状,立刻扶着祖母起身:“祖母,我陪你去休息。”

在一旁铺好的草褥上,苏明月紧紧依偎在祖母身边。陈玉梅很快就睡着了,但她的眉头始终紧锁,似乎在梦中仍在经历着那场噩梦。

火堆旁,钱氏蹲坐着,怀里抱着发烧的孩子。孩子的脸烫得吓人,细密的汗珠布满了小脸。钱氏的眼中满是焦虑,不停地用袖子擦拭孩子的额头。

苏远山从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取了些酒精出来,这是他们逃难时带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医用物品。他蹲下身,将酒精递给钱氏:“用布蘸着擦拭额头和腋下,应该能退烧。”

“多亏有远山大哥帮忙!”钱氏声音哽咽,连忙叫来其他两个孩子道谢。孩子们怯生生地站在母亲身边,眼中还带着惊恐的神色。

苏远山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孙婆子的哭声。

“我的五两银子啊!”孙婆子一边抹泪一边数落着逃走的儿媳妇,“那可是我攒了好几年的钱啊!”

其他人也跟着抹眼泪,有人想起了被烧毁的房子,有人惦记着丢失的粮食,更多的人是在为那些未能逃出来的乡亲们伤心。

昨日还好好的家园,今天就只剩下一片灰烬,这样的打击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苏远山站在远处,望着这一切。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夜色渐深,山风呜咽着穿过树林,带来一阵阵寒意。火堆旁的人们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啜泣声。

苏明月依然保持着抱着祖母的姿势,她的手臂已经麻木,却不敢松开。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生命是多么脆弱,而亲情又是多么珍贵。

远处传来几声狼嚎,惊醒了半梦半醒的人们。苏远山立即拿起火把,警惕地巡视四周。其他人也紧张起来,下意识地往火堆旁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