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朴素的心灵

朴素的心灵

——诗集《生命的微笑》简评

徐岩

我的感觉是慢慢地变化着,就像这来得极快的十一月。大风将树的叶子涤荡殆尽,我知道,这大风将天空和土地切开一道伤的时候,冬天就要来了。

很多人在逃,逃进他们温暖的家园;很多的意念也在逃,逃进日渐萧条闭锁的灵魂寓所。

这时候,我的手抚在一本淡白色的书上,就像捧着涅克拉索夫《河道上的人家》一样,心灵受到缓缓地震动,简单的眼泪朝着沉实的去处。除此以外,我还能做些什么?

“月亮缺了圆/圆了又缺/可人那圆滑的脸/却从未变过”,这闪烁着金属般光泽的句子,将我引进一条沉沉的隧道,就像一些金属的碎片,切进我疲惫的胸腹,四溢的光夺走属于人类的懦弱和空虚。你也许认为这是一把刀子,一把印有血痕的利刃,在切割你无足轻重的残骸,但是,那一道耀眼的锋芒,又是多么的灿烂莹目。

我和杨佳富还未谋过面,甚至还没有通过一页薄薄的信笺去互相温暖彼此的心灵,但我们却用各自以心血营造的诗歌做了最深最真挚的问候。就像他从遥远的南疆寄来这一本带着他体温的诗集,敲门的声音实属一种可贵的氤氲之光。使我感觉到这位彝族兄弟,是坐在那厚重的红土地上,将无边的福音带给我,他无形之中洒下的泪水,成为我追随诗歌的缘份。我缓缓地走进佳富的精神世界,一种源于冬天的智慧通过我的眼睛,深入了内心,触手可及的爱语很巧妙的铺陈于纸上,轻轻地托起我的心,一种内在的意象使我们在认可之中,低下头颅。“今夜/她在石阶上垂钓凝思/微风拨一片蓝色的音响”“不知是睡得深沉/不知是江水的清凉/她始终未能敲醒我的梦/一个水晶般美丽的童话/飘向了星光低垂的远方。”《月梦》,这些情味浓厚的句子,使人不无感触,某种恋情一直困惑着自己,使你无法接近,又无法摆脱,这种直率实际上是诗人内心冲突和孤弱的呼吁和补救。我们终于发现,这精神境界之外的那种超凡脱俗,是隶属于这一些青年诗人的,真的别无他说。

太阳出来了,这是冬日的太阳,它暖暖的手指透过书页轻抚我的灵魂,海德格尔对世界的知觉令我钦羡不已,我试着走进佳富的《生命的微笑》中,让旷达、轻灵的感观融汇在很清纯的小诗之中。“我的船常常在夜晚/挣脱岸/试图漂向很远的地方/我常常梦见远方的岛/梦见壮烈的雷声”《大盈江的梦幻》,这是一种超然的年轻诗人的饱经了苦恋之后,毋庸置疑的宁静之悟,是一种爱情和忧患意识的互补,面对这些呈现在人类精神世界之上的软语,我们可以漠然相视、可以轻浅一笑、可以浑然不觉,但我们在近乎于神圣的诗歌面前,注定要反复聆听这美妙的天籁之声,却无法让内心平静,这绝不仅仅是一种轻松的习惯。不难看出,这是诗人用一把锋利的语言之刃,割破了他磨砺了多年的情感之手,让阳刚的鲜血染红他背后的虚空,之所以这样,横亘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精神寄托才会让我们读来不言而喻。

其实,我们别无选择,就是这些透射着光芒的诗句,使我们在阅读中羞愧万分,我们很明朗的知道,诗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就像聂鲁达对诗始终持“太阳”的特性之说一样,这是与他的地域文化和价值取向不能分割的,他认为:无论以竖琴和酒神赋予诗歌浪漫的色彩,还是制造一种博大的辐射,抑或神之极至的氛围,在这一氛围里即包含着无数的失落、苦涩和孤独与无奈,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将自己的心血之果,构筑在最普通最原始最大众的感知里,从而使人们找到原始的美好与纯真的情感。我们看佳富的《诺言》一诗:“听到你的诺言/让我杞人忧天/明知是一个骗局/也走向了你的深渊。”他用独特的感觉对情缘做倾述,在理念上施加了一种压力,让思维的触角穿透心灵的体验,一点点的引发我们的泪水。

佳富的诗就是这种心平气和之句,透着满实与素朴,读来可人,就像他递过来的一杯清茶,使我们领悟到一种关怀之举。然而,正是这种朴实的语句,却贯穿着他独有的行动哲学,隐藏着多年以来的一种渐渐复归的价值。如他的《心灵的阳光》、《爱之旅》、《发现》等诗,也恰恰体现到了这一点,这是一种给人们多折的爱情提供精神力量的过程。这种刻骨铭心的寂寞和奇幻的寓意,将一种秋水般的理想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带给我们,使我们面对果实之时,心境豁然开朗。

我想佳富在做这一小辑诗的时候,也是使心及至整个灵魂里程消瘦了一回的。所以他才用自己真正的血孕育出了生命的微笑。尽管它们还透着淡淡的稚嫩,但也足以称一束火,生命和青春之火,用来温暖我们朴素的心灵朴素的心灵